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恩施利川俗称黄豆,大豆营养丰富,其籽粒含蛋白质40%以上、脂肪20%左右,还富含钙、镁、磷、铁等微量元素,可加工食品种类多,用途广泛,加工经济效益高。 对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豆颗粒饱满,结得像饭一样
大豆的种植一般侧重于管理,俗话说:“大豆分三种,七种,足收才能上保险。” 搞好田间管理,是大豆丰收的关键。
一、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制作大豆是光周期性强的作物,是短日照植物。 在花芽形成过程中,长夜短昼能促进生殖生长,抑制营养生长,大豆品种受地区影响较大,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选择优良品种。 一般来说,恩施地区无霜期长的中上等肥力地块和麦垄种植地区应采用中晚熟品种、中下等肥力地块,采用中早熟有限的结夹习性品种。 还应考虑选用耐阴性强、节间短、荚密的品种与其他高秆作物。 避开大豆茬,必须合理调节作物的切入点。 大豆再生缓慢,生长缓慢,植株小,叶色黄绢,易感染病虫害。 特别是被孢霉重,荚少,粒小。 明显减收。
二、合理密植适期播种、适期播种、播种全苗是大豆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只有抓住这一环节,才能发挥田间管理更大的作用,夺取大豆丰收。
恩施地区大豆多在夏季播种,一般生育期110天以上的品种5月下旬在田埂播种,生育期100~110天的品种6月上旬播种,生育期100天以内的品种6月15日以前播种为宜。 早播是早发的前提,能使大豆充分利用光能,是丰收的基础。 在提高早播和播种质量的同时,也要搞好合理密植工作。 种植单一大豆,一般高水肥分区每667米21万株,控制在中等分区,密度1万~1.2万株,行距配置一般宽36厘米,宽24厘米。 播种时要掌握足够的底质,如果不能得到足够的底质,应浇水形成底质后再播种。 播种深度一般为3~5厘米。
播种深度一定,一般3~5厘米,可以提高产量
三.搞好田间管理(一)苗期管理
从出苗到开花,需要30~40天。 苗期长短,主要与播种期和品种有关,一般播种早、苗期长、播种晚、苗期短; 中晚熟品种苗期长,早熟品种苗期短。 苗期主要为长根、茎、叶,伴有花芽分化,以营养生长为主。 另外,地下部分生长快,地上部分生长慢,一般地下比地上快3~6倍。 因此,苗期的主攻目标是培育根系,使其成为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叶色浓绿、壮实的幼苗。 主要管理措施:
1 .查苗补种
大豆出苗后,应及时逐行查苗,切垄30厘米以上的地方,应及时补植或补植。 30厘米以下的地方,切垄两端留2株,可以不再补植或补植。
2 .间苗
在全苗基础上,手工间苗,单株均匀留苗,是一种充分利用光能、合理利用地力,协调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个体与群体关系,促进根系生长,增加根瘤数,简便易行的增产措施,一般采用
大豆间苗一般是一次性的,时间不能早不宜晚。 齐苗后马上进行。 “缺苗胜于缺草”。 间苗太晚了,秧苗挤在一起,互相抢水抢肥,根系生长不好,植株变瘦,间苗已经没有意义了。 间苗方法按计划密度和行距栽种计算株间,沿垄清除驼峰苗、弱苗、病苗、小苗、异品种苗,保留壮苗、好苗,满足苗强、苗匀、整齐均匀的要求。
3 .中耕除草、挖沟培土
初花期以前,增加中耕中耕,不仅可以清除田间杂草,减少土壤养分消耗,还可以切断土壤毛细管,保湿土壤,防止干旱,疏松土壤,促进根系发育和植物生长,结合中耕促进大豆不定根的形成
培土方法:一是结合中耕,人工锄草培土生根; 二是在长出大豆垄之前,可以用小畜力在广阔的行内来回移动。
4 .追肥
大豆分枝期以后,植株生长加快,体内矿质元素积累速度约为幼苗期的5倍,需要养分多。 追肥时期以开花前5~7天为宜; 追肥量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大豆生长状况确定。 如果土壤贫瘠,大豆生长不好,就要多施氮肥。 通常每667米2追赶尿素7.5公斤左右。 大豆生长健壮、叶面积系数大、土壤碱解氮在80mg/kg以上时,无需追加氮肥。 施肥方法宜沿大豆行距进行,施肥后及时浇水,既能抗旱,又能尽快发挥肥效,提高肥力。
苗期长得很好,长势很好
(二)花荚期管理大豆初花至鼓粒为花荚期,需20~30天。 这一期的营养特点是糖、氮代谢并重。 生长的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行。 根、茎、叶生长、开花结荚,是大豆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干物质积累最多,营养器官和生殖器官之间对光和产物的需求竞争激烈,茎叶的生长和花荚的形成,都需要大量的养分和水分,是大豆一生中最需要肥料的其管理任务是为大豆开花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协调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大量形成花荚减少脱落。 主攻目标是增加花朵保护荚。 管理措施如下。
1 .浇水抗旱
花荚期是需要很多水的时期,恩施有句谚语:“大豆开花,水中接触虾”。
这一时期土壤水分不足,水分供应不足,花荚大量脱落,单株荚数、粒数减少,粒重下降。 因此,花荚期干旱应及时浇水、调水、保证水肥供应,减少花荚脱落,增加粒数和粒重。 土壤含水量要求不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
2 .科学追肥
花荚期也是肥胖的时期,养分不供应也是花荚脱落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养分过多,尤其是氮素过多,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不畅,营养生长过于旺盛,有时花荚会大量脱落。 因此,在底肥或幼苗和分枝期追肥充足的地块,植株生长稳健,表现不减,但在此期可不追施速效化肥,进行叶面喷施,及时补充养分以供花荚形成。 如果底肥不足或前期追肥量少的植物生长较弱,可以适当追施速效化肥,但量不宜过多。 盛花期前,可每667米2追肥2~3kg尿素,强化叶面喷施肥。 叶面喷施肥以磷、钾、硼、钼等多种营养元素复合肥为宜。 另外,还可以在气势较弱的地块中加入尿素和生长素等。
花荚期保证水肥供应,减少花荚脱落,增加粒数和粒重
(三)鼓粒成熟期的管理大豆粒从膨大到完全成熟到鼓粒成熟期,需要35~40天。 这一时期的生理特征是以糖代谢为主,营养生长基本停止,生殖生长占主导地位,籽粒和荚壶是这一时期唯一的养分聚集中心。 这一时期的外部条件对大豆的粒数、粒重影响较大,仍然需要大量的水分、养分和充足的光照。 管理的主要任务是用水调肥,生根不使叶片早衰。 主要攻击目标是粒多、粒满。 主要管理措施如下:
1 )合理灌水,抗旱防涝相结合
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也是矿质营养和光与产物运输的重要介质。 大豆期仍需大量水分,尤其是鼓粒前期,要求土壤含水量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左右。 如果少于这个含水量,需要立即倒水。 否则,荚、秕粒会增加。 在抗旱的同时,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涝,防止大豆田长期积水。
2 .补鼓粒肥
鼓粒前期如有脱肥早衰现象应补鼓粒肥,补肥以叶面喷肥为主。
四、及时收获,及时收获是实现大豆丰收的最后关键措施。 收获过早和过晚对大豆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一定的影响。 收获过早,干物质积累尚未完成,粒重下降,青果粒出现; 收获太晚,容易引起炸荚造成的损失。 整个大豆叶子都黄了脱落了,当摇曳的豆瓣发出哗啦啦的声音时,就证明大豆成熟了,必须抢着晴天收割晒干。 为了使大豆色泽鲜艳,提高商品价值,一般不晒株晒粒,晒干后立即收获打入仓库。
如图所示,这种大豆几乎可以在叶子变黄时收获
【结语】:
恩施地区栽培的大豆是一方的经济来源,恩施栽培的大豆也被称为“万能”,在很多食品制作中是不可缺少的。 因为便宜又好吃,所以有很大的销售空间。 如果你想知道怎么种大豆,就看看两个妹妹的这篇文章吧。
#恩施新农人# @乡下的两个妹妹
文/乡下二妹子图/来自网络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