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世界油菜看中国,中国油菜看湖北。 从油菜种植面积来看,湖北位于世界油菜最大产区——长江流域中心,油菜种植面积连续23年位居全国第一。 2022年湖北夏收油菜籽面积1728.65万亩,油菜籽产量274.2万吨,比上年增加22.4万吨,增量全国第一,是名副其实的油菜生产大省。 从菜籽油质量来看,湖北生产的油菜籽色泽好、籽粒丰富、出油率高,主要生产的菜籽油是公认的高质量食用油。 从机制创新来看,在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的政策背景下,湖北省创新机制,加强政策引导,促进多元投入,湖北菜籽油产业链全链条发力,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油瓶”配以中国油
“双牵引”促进多元投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9月下旬,秋播拉开帷幕。 湖北武穴市大金镇周梓村铮兴家庭农场主杨云广联系农机,购买油菜籽、肥料,准备秋播。 “两季水稻后,这些田地闲着,现在村民们抢着种油菜,地力提高了,收入也增加了。 ”杨云广介绍,今年武穴市菜籽收获价为每斤3.58元,比去年贵了1元,亩产增收200-300元。
收入提高是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提高的主要因素,在湖北机制创新推动多元投入的背景下。 为了让优质湖北菜籽油惠及更多消费者,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和湖北省粮食局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培育菜籽油产业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决策部署,在链长指导下建立“双牵引”机制,结合优质粮食项目建设
在“双牵引”机制下,湖北将加强政策引导,把菜籽油产业链建设纳入粮食流通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制定《湖北省菜籽油产业链实施方案》,分解细化每年目标任务,压实各地责任。 在78个油菜主产县市大力推进统一种植、统一供肥、统一病虫害防治和统一机械作业服务,重视抗灾技术应用,持续推进绿色高效生产模式。 省粮食行业协会和菜籽油生产加工龙头会员企业发挥主体作用,培养龙头,打造品牌,开拓市场。 财政资金不断增加,社会资本积极投入。 2021年湖北省安排菜籽油产业链专项资金5000万元,着力补齐加工不旺短板,提高加工产值,江汉平原“双低”油菜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方案列入2022年国家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名录,获中央财政支持2亿元。 今年9月5日,湖北省提前出台2022年油菜秋冬种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将2022年年产油大县奖励资金的40%加强到油菜统一供应和技术示范政策的实施。 与此同时,技术、信息、人才等也陆续注入菜籽油产业,政产学研融合步伐进一步加快。
新机制促进多元投入,政策红利不断释放。 截至2022年8月,省内重点菜籽加工企业年累计收购菜籽22.2万吨,比去年同期13.3万吨增长66.9%,收购均价6639元/吨,比去年同期6140元/吨上涨8.8%,累计加工量16.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长
图:湖北省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2022年春菜花海)
“一菜多用”,全产业链开花
赏春油菜花,夏榨菜籽油。 近年来,湖北油菜以“花”为载体,以“节”为着力点,统筹建设油菜产业种植、加工、旅游等功能板块,推动产业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
3月,在武汉市江夏区,沿着法花公路、马法公路公路、武深高速法泗出入口两侧,金黄的油菜花海让游客流连忘返。 江夏区法泗街党委书记肖智勇介绍说,采用“油稻”种植模式,沐平收入从原来的800元增加到3000元。 “3月这里连续4周起火,很多人都是开着拖车来的。 街道这边的游客人数在1万人到2万人左右,我觉得观光效果很突出。 ”油菜花成了江夏区乡村旅游的“金字招牌”。 2021年江夏区五里界街道依托2万亩油菜花海,举办首届油菜花节,实现种植、加工、旅游全产业链开发。 依托油菜花带来的流量,江夏区五里界街道群益村村委会和虾友稻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武汉湖水榭生态农业旅游专业合作社,打造“云百姓迟乡”农旅融合型康养留守社区。 “企业入驻村湾让村民受益匪浅”,云稼徐乡项目负责人胡荣介绍。 “七班所有的空房子共有48栋,所以我们租了32栋。 以前无人问津的破旧村湾,如今很受欢迎,成为游客们向往的地方。 “我们发现民宿可以与赏花、种油菜、加工同步。”云稼徐乡项目负责人胡荣介绍说。 “油菜除了赏花榨油外,还是我们非常主要的蔬菜品牌。 它被称为“狮山菜苔”,深受消费者喜爱。 今年发售后供不应求。 ”
在湖北油菜花渐浓的同时,菜籽油加工业也在蓬勃发展。 立足菜籽油加工企业小、散、弱等现状,湖北着力推进资源整合,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为抓手,提升湖北菜籽油产业化水平。 省粮食局加快实施粮食产业龙头企业三年培育计划,与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做大做强整个粮食产业链。 省粮食集团、省粮食行业协会牵头,与多家菜籽油加工企业和种植合作社签署合作协议,组建菜籽油产业联合体,促进油菜籽收购和就地加工,发展订单式生产,打造全产业链。 此外,湖北还将打造菜籽油产业链“两库一表”,确定5家龙头企业、2家科技型企业、3家“特精特新”型企业,跟踪服务重点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
“一菜多用”,在全产业链开花。 截至2021年底,湖北省菜籽油产业链生产总值238.8亿元,其中,一二三产值分别为140亿元、42.8亿元、56亿元。 有省级以上菜籽油加工龙头企业27家,列入重点监测的21家菜籽油加工企业工业总产值14.7亿元,销售收入18.5亿元。
赋能科技,为产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在油菜育种方面湖北也实现了全国领先。 今年4月,在襄阳市襄州区油菜新品种示范基地,专家组对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进行了现场产量测定,理论产量达到419.95公斤/亩,刷新了长江流域油菜高产记录。 “中油杂501”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王汉中院士队伍经过11年攻关选育而成的新品种,具有高产、高油、优质、抗病、不易倒伏、不易破碎、适合机械化收获等优点,油菜的种植密度为: 1
地处世界油菜最大产地长江流域中心,湖北省以强强“一瓶油”为目标,产学研合作紧密,产销融合发力,从油菜“筹码”入手,陆续推出高产量、高含油量的油油菜品种。 “双低”菜籽油油酸含量一般约为60%。 近年来,湖北打造“双低”油菜升级版,在全国率先实现高油酸菜籽油产业化开发。 油酸含量超过72%,质量高,更健康。
栽培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应用。 湖北省大力实施科技服务产业链“515”行动,每年油菜生产关键时期,组织华中农业大学、中油站和长江大学等专家队伍,在荆门、荆州、黄冈和天门等地开展油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试点示范。 “345”模式、免耕飞播等高效模式、有机水溶肥料、新型高效农药等新产品在全省普遍应用。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湖北油菜亩产158.6公斤,比上年增加5公斤。 赋能科技,为油菜全产业链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上图:湖北特色菜籽油产品) ) ) ) ) ) ) )。
擦亮“金字招牌”,湖北优质菜籽油弥漫全国
如今,走进湖北省各大商业超市,打开各电商平台,消费者就能轻松买到湖北优质菜籽油,湖北优质菜籽油销量逐年上升,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这离不开湖北大力推进的粮食品牌建设工程。 近年来,湖北省粮食局高度重视品牌创建工作,打出省级粮油品牌、市县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协同联动的组合拳,有效提升湖北省粮油品牌影响力,促进湖北省优质粮油产品销售。 打造品牌,首要任务是优化顶层设计,进行品牌管理。 去年以来,湖北省制定了“荆楚粮油”和“湖北菜籽油”公共品牌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2021—2025年省级公共品牌共建共享目标任务和措施,确定16家企业的35个产品参与双品牌共建共享。 2021年制定并发布了全国高油酸菜籽油团体标准。 支持省内粮食加工企业参与制定相关标准,积极参与国家局组织的粮食产品企业标准“带头人”行动。 目前已成功将16家企业的35个产品推向市场,今年又有16家企业的36个产品申请加入省级粮食公共品牌共建共享,品牌动力进一步增强。
打造品牌,离不开典型的引领。 2021年,湖北组织开展了“中国好粮油”“荆楚好粮油”产品的复审和评选。 通过产品质量检测、网络投票、专家评审等环节,共确定“荆楚好粮油”108个,其中21个产品获评2021年度“中国好粮油”,总数达38个,居全国第三位。 (含菜籽油“中国好粮油”6个产品,数量居全国第二。
积极的宣传推介也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 今年以来,湖北省粮食局多次召开媒体与企业对接交流会、粮油联合品牌论证会,确定品牌定位,落实财政资金1500万元,创新开展“荆楚粮油”双品牌宣传。 省农业农村厅、省粮食局、省粮食行业协会、湖北电视台等联合开展“2022湖北省十大最美油菜花海、十大特色菜籽油品牌”评选推介活动,“荆楚好粮油,荆楚‘彩’走向未来”“荆楚粮油,飘香万家”“荆楚粮油中国邀请5位院士支持品牌宣传,组织省企业参加第十八届产销合作福建洽谈会,现场销售3436万元,签约3.65亿元。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