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人民网北京3月18日电(申佳平)保障粮食安全是国家大事,是“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悉,国家发改委日前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和大豆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相关工作的通知》 (以下简称《通知》 ),要求大力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推进粮食豆合理轮作。
首先,《通知》要求全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 主产区要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主销区要稳定和提高粮食自给率,产销平衡区要确保粮食基本自给。 黄淮海等冬小麦主产区要重点应对小麦迟播等不利影响,配合有关部门加强春季田间管理,促进幼苗恢复。 双季稻主产区要大力开展集中育秧、插秧机播出等社会化服务,切实稳定早稻面积。
东北地区要统筹处理好大豆、玉米关系,科学布局种植结构,发挥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作用。 西南地区要挖掘撂荒土地潜力,着力扩大玉米种植面积。 西北地区要努力稳定和扩大春小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农业设施,扩大农副产品供给,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发挥大力推广良种、有效发挥良种好机会等作用,推进深松深耕、秸秆还田等重大技术措施落地,提高整地播种质量。
据了解,为支持各地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从今年起,国家发改委已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渠道,支持部分地区开展大豆油材料生产基地建设,并会同有关部门基本具备指导条件的地区率先开展盐碱土壤等后备资源综合利用试点
《通知》建议各级发改委进一步增强工作主动性,切实加强项目前期工作,大力实施大豆油扩种行动,推进粮食豆合理轮作,统筹支持粮食油料协调发展。 大力推进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推动玉米大豆兼容发展。 聚焦农机农艺融合、良种良法组合等简单栽培技术,开展盐碱土壤大豆栽培示范。 在高标准农田、病虫害防治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多考虑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需求,尽量降低复合种植生产成本。 要积极支持南方冬闲田扩大油菜种植,因地制宜扩大花生、油茶种植面积,多产油,提高生产能力。
同时,努力保障“菜篮子”产品的生产和有效供应。 统筹蔬菜生产流通规划,抓好“南菜北运”基地和北方设施蔬菜产区蔬菜生产,促进蔬菜总量稳定和结构平衡。 要密切研判生猪供需情况和生猪周期走势,及时采取政府储备等针对性措施,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支撑政策,稳定基本生产能力,防止生猪生产大幅下滑。 加快牛羊肉和乳业生产,做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示范工作。 稳定水产养殖面积,提高渔业发展质量。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农产品交易会、电商平台、直播带来商品等形式,促进产销衔接。
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中,《通知》要求加强农田水利设施运行管理,压实管理责任,健全管理机制,确保工程设施长效。 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明确划分耕地用途,严格执行耕地利用优先顺序。 耕地主要用于粮棉、油、糖、蔬菜等农产品和饲料生产,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粮食生产。 加强与财政部门、农业部门等的沟通,地方政府债券要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三农”领域项目。 实行“藏粮藏技”战略,结合本地区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加快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规划,努力扩大农业领域有效投资。
“化肥是粮食的‘粮食’,化肥供应稳定价格直接关系到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稳定。 》《通知》建议,切实保障化肥生产要素供应,在符合环保和安全生产要求的前提下,推动停产企业提前再生产、达标生产,尽量提高企业生产开工水平。 积极协调解决本地区春耕肥储备、夏管肥临时储备企业在贷款、运输及货源等方面的困难。 加快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机深施肥、水肥一体化等科学施肥技术,加快推进绿色高效新型肥料使用,支持肥料集成统一施肥等专业化服务发展,提高施肥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和肥料利用率,加快推进化肥减量增效。
此外,充分发挥“三农”政策激励作用,切实加强政策宣传解读,促进粮食稳产增产。 加强政府网站、主流媒体等渠道,发布当地“三农”政策动态、农产品生产供需等信息。 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技术,及时发布产销动态等市场信息,促进本地区农产品供给平衡。 各地发改委要密切关注粮食和大豆生产形势,深入分析、协调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总结本地区农业生产促进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来源:人民网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