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近期国际大豆价格大幅波动,CBOT大豆主力合约最低盘中触及1300美分/蒲低位,较6月中旬盘中下跌1784美分/蒲超过25%。 究其原因,压力主要来自宏观层面。 从6月16日美联储宣布加息的75个基点来看,市场对7月加息和经济持续衰退的猜测没有停止,国际原油导致大宗商品整体大跌。 同时,俄乌冲突有缓和迹象,农产品风险溢价逐渐被挤出。 因此,美豆旧茬平衡表趋紧,新茬种植面积超预期下降,围度优良率连续恶化,多项基本面下期货价格从高位大幅回落。
新作播种面积比预想的下降,供需格局发生了变化
6月30日,根据USDA的年度作物面积报告,大豆数据明显利多。 USDA将2022/2023年的大米豆种植面积下调至估计的8830万英亩,比3月种植意向估计的9096万英亩下调了264万英亩,远低于报告前市场估计的9045万英亩。
图1 )美豆主产州种植面积3月报告V.S6月报告数据源: USDA中州期货研究所
从18个主产州数据来看,除伊利诺伊州、肯塔基州播种面积略有增加外,堪萨斯州和北卡罗来纳州环比持平,预计大部分主产州种植面积均较3月意向有所下降。
下调幅度最大、前期市场备受关注的北部平原三个州:明尼苏达州、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 其中北达科他州播种面积环比下降110万英亩,明尼苏达州下降50万英亩,南达科他州下降20万英亩,共计180万英亩。 北部平原三州播种面积下降主要是由于播种期持续降雨和低温导致进度缓慢,有的地方播种不及时。 但UDSA也在报告中指出,7月将继续监测这三个州的大豆种植情况,并根据需要在8月的供需月报中进行调整。
目前市场对8月份大米豆播种面积的调整有较多的上涨预期。 从时间窗口看,6月中旬以后没有种植面积的概率很高,所以要么扔种子,要么种大豆。 但在今年种植收益较高的情况下,农民需要种植尽可能多的大豆,预计8月份供需月报的大米播种面积将提高到8900万英亩左右。
不仅是北部平原,美国中西部的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密苏里州、五大湖附近的密歇根州、俄亥俄州也有10万英亩以上的降价,但这些产区在栽培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的天气问题。 在这个水平上,USDA在3月的意向报告中较高地估计了大米的播种面积。
图2:2022/2023年美豆期末库存—6月WASDE
图3:2022/2023年美豆期末库存-6月面积报告
此次面积报告显示,美豆新作播种面积的下降将对平衡表产生定性影响。 在其他数据不变的情况下,美豆新品期末库存较前期有所缓和,继续收紧,放缓了美豆供需结构转型的步伐,对新品成长期的天气和单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俄美关系缓和,农产品风险溢价将被挤出
6月面积报告相对利多,但公布后,美豆走势疲弱,即便报告当日盘中收高,尾盘仍以下跌告终。 不仅是宏观的利空压力,还受到CBOT小麦和玉米的拖累。
俄罗斯冲突后,国际农产品价格中枢上升,特别是国际小麦。 由于俄罗斯原本是小麦的主要生产国,合计出口量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在国际市场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受俄罗斯纷争影响最直接的品种。 因此,乌克兰问题开始松动以来,小麦也是推出风险溢价最早的品种,玉米和大豆自6月中旬以来,随着世界宏观主义迅速下跌。
目前国际小麦风险溢价已全部挤出,价格将回落至历史均值附近,后期或在此位置窄幅震荡,限制国际大豆上涨空间。 当然,玉米和大豆还处于生长期,交易天气时间窗口还很长,如果7-8月产区天气不好,后期平衡表需要重新调整,价格上涨仍有空间。
中短期关注产区天气
图4 )米豆优良率追踪
6月中旬以来,除北部平原地区降雨量丰富外,中西部和五大湖附近主产区降雨量均低于历史平均水平。 但由于今年产区温度不高,整体土壤质量和作物生长仍处于良好状态。 截至上周,美豆围度优良率环比持续下降,但同比仍处于历史平均水平附近。 所以,据估计,目前大米豆单产暂时处于51.5蒲/英亩的趋势单产附近。
天气预报显示,未来8—14天,产区降雨有所改善,中西部多地都有所覆盖,但降雨量仍处于历史均值偏高水平,前期土壤墒情较差,美豆围度优良率持续下降。
未来市场交易逻辑将回归基本面
近期整个商品市场行情走势都笼罩在宏观利空和市场情绪的阴影下,未来需要宏观逐步趋稳,等待市场交易逻辑重新回到基本面。
从基本面来看,美豆新品面积意外大幅下跌,市场对后期美豆产区天气和单产潜力要求更高,未来市场交易节奏对天气变化更为敏感。 如果未来产区还没有足够的降雨补充,CBOT主力合约又将回归1450美分/蒲关口。 (作者单位:中州期货) )。
本文来源于期货日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