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沈阳5月18日电(记者武江民) 5月中旬,进入辽宁省铁岭市,正值大豆生产繁忙之际。 田头隆隆作响,大豆播种机来来往往。 在邻接的田地里的垄上,一个月前种的玉米,已经长出了10多厘米的苗,长出了嫩绿的叶子,茁壮成长。
5月11日,铁岭县大豆生产繁忙。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一片田里种着玉米大豆,这是今年铁岭市大豆生产的新风景。 今年辽宁省种植大豆10多万亩,因地制宜推进大豆种植示范点建设。 铁岭市在扩种的2.4万亩大豆中主要推广间作,即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 玉米大豆按不同比例摆放、分批种植,使玉米地弥漫着“豆香”。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宋书宏介绍,大豆种植主要有玉米大豆轮作和间作两种模式。 在间作模式下,玉米和大豆这两个“兄弟”互相配合,两种作物的高度不同,错位组合有助于提高扩繁声誉,提高作物的受光空间。 该模型提高玉米种植密度,既能不延缓玉米正常生长,尽量不影响产量,又能扩大大豆种植面积,提高国内大豆自给能力,使农民实现一季双收。
5月11日,铁岭县正在进行大豆玉米间作生产。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间作模式虽好,但对铁岭市许多粮食生产者来说还是第一次。 铁岭市蔡牛镇张庄合作社负责人赵玉国说,以前镇上大豆广泛种植,今年镇领导向他推荐间作模式时,听到他直言不讳地挥手,并不轻易冒险。
了解大家反映的情况后,铁岭市积极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座谈会,让市农技专家、村干部、粮食生产者坐在一起,搞清楚种植新模式,与省农科院、沈阳农业大学专家对接,到大豆种植示范点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国家扶持力度大、农业技术服务精细、大豆生产者补贴高,让我心里有底了。 ”赵玉国说,4月以来,农技人员住在村里,手把手指导集中统一种植。 他也跟着老农学,赶在专家的忙前,下地“学艺”。 目前,张庄合作社承担的2000多亩大豆扩种任务已经陆续开荒,4行玉米、4行大豆,根据作物生长周期分批种植。
站在田地里,赵玉国一边慢慢测量着行距,一边指挥着农机的转向,每天从早上6点工作到傍晚回家。 望着一片又一片播完的田地,赵玉国的心稍微放松了一些。 “如果播下种子,即使成功了一半。 今年玉米、大豆丰收的话,我们也会大力推进,继续增加间作面积,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
5月11日,农民在铁岭县选择大豆种子。 新华社记者杨青摄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