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绿色的春耕使广袤的田野跃动(田地追踪高质量春耕探访) )。
编者按:清明谷雨水紧锣密鼓,浸种春耕不会耽误。 全年保障粮食丰收,必须打好春耕生产第一仗。 目前,似火如荼的春季农业生产正从南向北逐步展开。 今年春耕生产有什么新特点? 生产经营有什么新模式? 农民耕田有什么新的追求? 田间地头用的是什么新技术? 本报记者走进多个主产区,观察今年春耕生产新形势。
“春得一犁雨,秋收一万粮。 ”3月下旬,安徽省天长市涧镇张营村雨后天晴,喝了一场绵绵春雨。 油菜花开得一片,碧绿的小麦蓄力拔节生长。 禾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平东林忙于春季治理。 “农时不等人,小麦绿色生产要坚决推进啊! ”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各地各部门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输送技术过硬、装备精良,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年内开展5000万亩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和4000万亩轮作休耕春耕时节的田地,到处是绿叶。
善于田野加减运算,优质产品多了起来
春耕,优质高效是主基调。
“前几天追了小麦节肥,现在是穗粒形成的关键时期,油菜上也有荚长粒。 到了五月下旬,水稻就插秧。 ”平东林是90后,几年前从城市回到家乡开始合作社,成为了新的职业农民。
从2018年开始,合作社在张营村流转土地1200多亩,开展稻麦(油)轮作。 “建设好土地,必须走绿色发展之路。 ”平东林深有感触,目前田间种植的小麦为“镇麦”系列,该品种为中麦,穗粒大,抗病性好。 油菜有机质丰富,每年收获堆田发酵,可减少底肥10斤。
这几天,水稻还处于备土育秧阶段,150亩稻虾田热闹非凡。 “冬天投放的龙虾,一个月前就已经上市了。 日产量一百多斤。 今年价格很好。 每斤能卖20—25元呢。 ”平东林说,曾经饲养小龙虾的水田,土浸一冬,土质松软,清塘后,不需要犁地,可以直接机栽秧苗。
春耕,关键是管好投入品。
生产稻虾,还必须严格管理肥料。 “合作社采用高效有机肥和生物农药,虽然成本高了很多,但效益高,也能一田双收。 ”平东林说,大米加工后再销售,每斤比普通大米贵2元。 去年,一亩稻虾田的净利润达到2650元,大家都尝到了甜头。
搞好田间加减运算,田间优质产品多起来。 去年,中国新认证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2.2万个,农产品例行监测合格率达到97.8%。
绿色春耕、循环农业是亮点。
“换了田地,田地到处都是宝。 ”今年春耕,平东林还有一件喜事:合作社投资新建的秸秆碳化造粒厂将正式投产。
“农事层出不穷,产生的大量秸秆还没有完全消化,这下可好了。 ”平东林说,秸秆经过高温蒸罐等一系列工序形成碳粉,部分可以制成炭基肥、水稻苗培育基质。 其他部分挤出颗粒,制成生物质燃料。 据估算,秸秆加工项目每年可为张营村集团带来3.6万元的固定分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农业绿色发展。 各地继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产品和技术,加强畜禽粪便污染资源化利用,全面实施秸秆综合利用和农用薄膜农药包装物回收行动,不断推进循环农业。
“网络农业技术”走进田地,助力农民节本增效
田头,互联网给绿色春耕插上了翅膀。
“赵小姐,我打算在茶园里种大豆。 请看是这样做的。 ”3月14日一大早,四川省旺苍县大两镇金光村脱贫户蒲守国来到黄茶园,给“春耕之家”的微信群拍照发去。 没过几分钟就收到了回信。 “是的。 是的。 但请注意,这几天容易春旱,新种的茶树一定要浇好根。
蒲守国口中的“小赵”叫赵大春,是旺苍县农业和农村局培训的97名农业技术人员之一,帮助村民解答春耕中的技术问题。 “乡下人只要一根手指,问题一到群里,随时随地都可以帮他们答疑解惑。 ”赵大春说。
“在茶树上种大豆,作用不小。 ”赵大春说,豆苗生长后,枝梗繁茂,减弱了杂草的长势。 在制药代替除草的同时,可以固氮,增加地力。 据测算,1亩茶园混种4公斤大豆,可减少尿素用量10公斤,茶树长得更好,茶叶质量更好,可比常规栽培法多采集茶叶10公斤多,增产25%左右。
在线农业技术指导,帮助了越来越多的农户掌握了生产技能。 “在微信群里看农活、学手艺、专家点对点上门指导,增产增收更有保障! ”金光村茶农赵万勇家有五亩茶园,今年和几个老乡一起,打算把村里头两年新盖的黄茶园搬走,用这种配套模式,效果很快就出来了。
目前,大两镇已有98户脱贫户、10户种植大户、16户科技示范户加入“春耕之家”微信群。 全县通过微信平台累计开设春耕春管“微课堂”300多次,为1万多农户解决了2526个春耕生产技术难题。
新技术下田,更浓田野“绿”之意。
“农业技术的普及,就是指给农民看,带农民去。 利用春耕时节,大力推广绿色生态技术,为全年农业生产确定了绿色主基调。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任魏启文说。
今年3月以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印发春季主要农作物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和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案,重点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肥替代化肥等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化。
目前,我国农作物化肥农药施用量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畜禽粪便污染综合利用率超过75%。 约55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与农民一起为春耕生产披上新绿。
智能农机提高质量,农民耕田更容易
春灌,亩产千斤。 进入山东平度市50万亩粮食绿色优质高效示范区,平整的机耕通道、标准化渠和林网纵横交错。 在田庄镇西寨村种植谷物的大户侯松山正在给小麦浇青水。 麦苗迎风挺立,郁郁葱葱。
“以前种谷物,最头痛的是给田地浇水。 ”侯松山说,小麦从播种到丰收要浇三四遍,一个人一天只能浇四五亩地,三千亩地光人工费就要六万多元。
2018年,当地政府推进水肥一体化项目,侯松山动迁地块1000亩纳入项目范围。 每亩政府补贴500元,筹措200元左右,建设了标准化输水管道、出水栓和机井等农田灌溉设施。
“一口井可以管理二千三百亩土地,一关闸就可以浇水,晚上也不耽误。 ”侯松山表示,卷盘式灌水机灌溉场地均匀,水肥一体化系统能实现精准滴灌,两者配套使用,每亩比大水灌溉节约两成水,人工干预后每亩也能节约100多元,增产近200斤
面向全国,各地完善农田生产基础设施,转变生产方式,不断提高土地、肥水利用率,有效促进集约化生产经营。
现代化装备助力绿色春耕。
甘肃省山丹县西屯村实行“一家一户田”高标准田间改造,零散地整田。 “今年,我承包了900亩土地,既省工又省油。 ”登农牧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刘登成感慨道。
在河南商水县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农田设有田间气象站、土壤墒情监测站和物联网监测设备,农民只需在手机上点击一下,即可完成灌溉、施肥等智能化管理。
去年,我国建设高标准农田8391万亩,高效节水灌溉2395万亩。 农业农村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完成1亿亩高标准农田和15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建设任务,确保到2022年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
随着宜机化改造,更多绿色智能机器将进驻大田。 在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中塘村,水稻插秧的同时,精量施肥机轰鸣,种好的秧苗和肥料同时留在田里。 据现场技术人员介绍,“该插秧机设有定量施肥装置,插秧时,将机箱里的肥料颗粒通过导管准确地压在苗根上,一次完成插秧和施肥两个工序。 ”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进入机械化主导的新阶段,主要粮食作物农业收入综合机械化率均超过80%。 农业和农村农机化管理司副司长王甲云表示,今年要继续深入实施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用秸秆覆盖避免少耕播种的机械化技术提高质量,进一步提高地力,可持续促进稳定粮食丰收。
本报记者郁静典李晓晴
来源:人民日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