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咸宁日报-咸宁网
天气一暖,春天的颜色越来越深。 目前,通山县春耕备耕层出不穷,从耕地保护、田间管理,到农资供应、技术指导,到处都是繁忙景象。
科学谋划春耕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耕策划纠正当时。 通山县早谋划、早谋划、多措并举,科学高效开展各项工作,引导农户抢农业,全面掀起春耕备耕农业生产热潮。 各部门统筹安排,确保农业资金供应,加强技术指导工作,为全年夺取农业丰收奠定坚实基础。
在南林桥镇石门村,村民阮会宝一大早就在地里忙碌。 “现在是种春玉米的好时期。 县里送来种子。 我们只负责栽培。 如果天气好的话,一天铺。 ”阮会宝一边挖土、打手机、推膜,一边告诉笔者。
不远处,其他村民也在田地中间忙碌着,整地、观光、打手机同时进行。 整个过程井井有条,乡下到处都是繁忙的春耕景象。
今年,通山县种植玉米8.7万亩。 该县早计划、早部署,采取多种对策确保产量,稳定增收。 广大干部携技术和各种惠农政策深入田间地头,帮助村民做好春耕备耕,为他们答疑解惑,用切实措施帮助他们解决春耕备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
技术现场服务
随着春耕备耕工作全面铺开,各地早计划、早安排,有利于实地了解农户春耕备耕生产情况,了解农户“迫在眉睫、忧在旦夕”的问题,解决实际困难。
农民在地里耕作,农业技术人员应该有时工作。 3月15日,通山县农业和农村局技术人员雷鸣般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农民做好春播、春耕备耕各项工作,帮助农民解决生产难题。
雷鸣说: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农技到户指导,积极引导农民科技备耕,抓好早春作物种植,积极扩大优质粮食种植面积,加强农业资金供给,保障春耕生产,提高春耕备耕科技含量”
县农业农村局组织18名技术人员,牵头成立6个科技服务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农业园区,积极为农企、合作社等农业生产经营主体提供技术指导等服务,科学有序地带领大家开展春耕生产。
新技术大显身手
智慧农业,智慧农机忙碌在春耕备耕一线,为春耕生产现代化增添了新的色彩。
在灌溉、调度、起飞、大路乡杨狮坑村油菜基地,植保无人机在技术人员的操控下稳定地冲进田里进行肥料喷洒作业。 一台无人机工作效率每小时可达30—40亩,是人工的20倍以上,可节约农药使用量30%,用水量90%。 也就是说,在120亩油菜花田里磕药只需要3-4个小时。
“施肥从‘手感’变成‘遥感’! ”他感叹,种植户夏茂树,遥感无人机绕了一圈,地块状况清晰,油菜更有营养,亩产从300斤增加到400斤。
春耕难逢好春光,春耕忙着备耕。 今年,该县春夏种粮面积34.3万亩,计划比去年增加0.61万亩。 其中,水稻15.6万亩; 红薯6万亩,增加0.5万亩; 玉米8.7万亩,大豆、绿豆等豆类1.9万亩。 目前全县农业资源来源充足,渠道畅通,各类物资储备基本能满足春耕生产需要,为春耕准备“稳开门”“顺开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图通讯员唐成) )。
本文来自【咸宁日报-咸宁网】,仅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