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农民日报】
炎炎夏日,在山东省德州市禹城市房寺镇乡邦合作社,德州农科院副院长高凤菊正在指导学生进行自行式喷雾机实验。 她指着空旷田地里整齐排列的田字形,自豪地说。 “这600亩试验田开展大豆玉米复合栽培品种筛选、模式筛选、除草剂试验、肥料试验200多项。 试验一亩三分地,把技术送到广阔的田地里,提出希望,把人民的饭碗打好。 ”
今年,禹城市坚决担负起确保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扎实推进“吨半粮”提升工程、大豆产业振兴战略,推进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面积13.46万亩,超额完成面积任务。 目前全市大豆玉米生长良好,均达到一类苗标准。 禹城市委常委、副市长周蕾介绍说,禹城在黄淮海一亩三分地试验田,第一年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主要任务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黄淮海地区遛弯子、做表率。
聚焦和平与市场主体。 复合种植最关键的是实行土地规模化,要让市场主体尝到甜头。 禹城市实行市级建园、镇级建方、村级建田,在房寺镇建设5万亩示范园,在10个镇街各建设1000亩示范田,在所有行政村各建设200亩示范田。 通过张榜揭牌,其中党支部合作社接收5.3万亩,新型经营主体、企业接收8.16万亩。
收集政策指导和创新实践。 推进“四二式”,种子、农机、垄障是最重要的。 今年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规模推广的第一年,为保障供应和出苗质量,与种业公司签订了47万公斤“齐黄34”大豆供应合同。 发挥国家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优势,设立2000万元专项基金,建设智慧豆田。 成立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定人、定机、定标准。 推广9800亩“减垄增地”种植试验,通过试验增加种植面积10%-15%,节水30%-40%。
召集全民动员和“三沉”。 克服“三夏”高温、干旱等不利天气影响,实行领导干部、科技人员、基层党组织“三下沉”,把技术送到广阔田野。 由市级工作专班带队,市委书记亲自带队亲临一线,监督工作进度。 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德州市农科院专家团队全程指导,农业农村局13支科技服务团队日夜在田间活动。 在镇上设立89个指挥棚,开展为期一个月的蹲点指导服务,做到不漏田、不缺垄。
作者:梁文忠拉普钦
本文来自【农民日报】,只有代表作的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