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东兴区田家镇狮子村熊怀著在大蒜田里种玉米,在保证粮食生产的同时增产增收,成为“多收三五斗”的现实赢家。 坚守熊怀著,是内江坚守粮食安全底线的缩影。
在玉米上种下“粮食安全是‘国家的大户’”。 作为悠哉、以吃饭为先”的典型农业大都市,内江是成渝地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之一。 内江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农化”。 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种粮收入有限,直接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 如何找到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最大公约数”,解决“粮食与经济作物之争”的矛盾? 东兴区是中药“川芦笋”产地,素有“中国芦笋之乡”之称。 近年来,东兴区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芦笋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如何避免药材与粮食发生争执? 以东兴区白合镇芦笋种植户徐世华为例,探索“粮药间作”复合种植模式,利用芦笋种植玉米、蔬菜,做到分季产出,粮食不与经济作物“争”。 数据显示,在保障粮食稳产的前提下,东兴区“粮药间作”实现亩产比传统种植高4倍以上。 隆昌市素有“中国西部鱼米之乡”的美称,探索“稻鱼”“稻虾”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截至今年4月,隆昌发展稻渔综合栽培16.55万亩,其中标准化稻田养殖对虾7.6万亩,夯实了粮食安全基础。 中国无花果之乡——威远目前发展无花果种植5.2万亩,1万多户农户种植无花果。 无花果“开花结果”,粮食生产怎么办? 威远也有自己的粮食“模子”! 今年以来,威远依托无花果种植区推广谷物复合种植模式,利用无花果休眠半年左右的“空挡期”种植大豆,实现了“一赚两笔”,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土地资源。 以“无花果大豆”发展为契机,威远今年利用资源存量,推广“樱桃大豆”、“茶叶大豆”、“果林大豆”等间作模式,增加大豆种植面积3万亩。 作为全省丘陵地区机械化改造项目的唯一试点,资中县公民镇在土地机械化改造和高标准改造后,实现了耕地全程机械化作业,既降低了土地种植成本,又有效利用了撂荒土地。 作为该项目建设的受益者,公民镇太平寺村村民林丽群说:“经过改造,农田土壤平整,连片聚集在一起。 大家的耕作收入更高了,村民们都说好! ”。 今年,资中县将继续推进“五良”融合产业适机化改造,完成粮油适机化改造6000亩。 改造后的土地用于粮农、稻鱼产业、粮食蔬菜产业等园区建设。 市中区大力利用农村闲置土地资源,推进弃荒复耕复种,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流转、统一改土、连片等方式,建成蔬菜、大豆、玉米规模化种植示范区22个,2022年该区无论是保障粮食播种面积,还是继续做好荒地闲置管理,还是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都是内江守住耕地保护红线、粮食安全线的具体行动。 数据显示,2021年,内江年粮食播种面积469.4万亩,同比增长2.4万亩,增长0.5%,粮食播种面积创历史新高,粮食持续增产。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