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经济效益,推广大豆复合种植模式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36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记者杨璐今年是山东省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管理技术预案》 (以下简称预案)。 该计划旨在指导各地高质量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是今年国家重点示范推进的稳粮扩能项目。 该技术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大豆和玉米的和谐共生,一季收获。 今年,农业农村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1500多万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记者杨璐

今年是山东省大面积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第一年。 近日,山东省农业农村厅公布了《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生产管理技术预案》 (以下简称预案)。 该计划旨在指导各地高质量完成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任务,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

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技术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的,是今年国家重点示范推进的稳粮扩能项目。 该技术可以在同一块土地上实现大豆和玉米的和谐共生,一季收获。 今年,农业农村在全国16个省份推广玉米大豆复合种植示范1500多万亩。

规范播种

播种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的关键,是实现复合栽培增产增效的基础。 要以“提高播种质量,确保播种全苗”为主攻方向,落实模式选择、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度播种、同步施肥等关键技术措施。

选择适合模式。 各地要结合生产实际,选择科学适宜的种植模式。

4:2模式。 进行4行大豆带和2行玉米带复合栽培。 宽290厘米,其中大豆行距40厘米,株间距10厘米,亩产9200粒以上; 玉米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亩播4600粒以上。 大豆带和玉米带的间隔是65厘米。

4:3模式。 进行4行大豆带和3行玉米带复合栽培。 宽350厘米,其中大豆行距40厘米,株距10厘米,亩产7600粒以上; 玉米行距50厘米,边株距12厘米,中间株距15厘米,亩播4400粒以上。 大豆带和玉米带的间隔是65厘米。

6:3模式。 进行6行大豆带和3行玉米带复合栽培。 宽455厘米,其中大豆行距45厘米,株距10厘米,亩产8800粒以上; 玉米行距50厘米,边株距12厘米,中间株距15厘米,亩播3400粒以上。 大豆带和玉米带的间隔是65厘米。

选择合适的品种。 大豆应选用齐黄34、菏泽33号等耐阴抗倒、中早熟、适宜机收的高产品种。 玉米应选用登海605、天泰366等株型紧凑、适合抗病性、中矮秆、耐密植、机收的高产品种。

种子精选处理。 精选粒大、齐、无破损、色泽好的种子。 播种前大豆、玉米进行种子包衣或拌种。 大豆选择含有邻苯二甲腈、甲草胺、噻嗪等成分的复配药剂,玉米选择含有邻苯二甲腈、苯醚甲环唑、戊唑醇、噻嗪等成分的复配药剂进行种子包衣、炼苗

适当进行播种。 玉米带状复合栽培适宜播期为6月10~25日。 收获后,若土壤湿度适宜,应立即抢墒播种; 不够的话,要先培土再播种。 机械播种时严格按规程作业,先减少残茬后播种。 进行一粒精播,播种深度3~5厘米,使播种深度与株行距一致。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豆、玉米播种后进行滴灌、喷灌,使其提前出苗、全苗、壮苗。

栽培肥料并直播。 播种时应采用合适的机器进行种肥同步播种。 大豆亩施专用肥( n(p ) k=12 ) 18 ) 15 ) 10~20公斤。 玉米亩施氮磷缓释肥料( n(p ) k=28 )8) 40~50公斤(控制N8% )。 肥料应在种子下8~10深施。 可以根据土壤肥力,适当调整施肥量。

苗期管理

苗期是大豆出苗至开花、玉米拔节前出苗的生育时期。 生产管理要以“苗全苗均一、苗强、构建合理群体”为主攻目标,切实抓好化学除草、防病害虫防治、优化控制、抗旱排涝等关键技术。

化学除草。 化学除草宜在播种后苗前进行,可采用异丙胺、甲拌磷等药剂进行封闭除草。 苗前除草效果差或未除草地块,在大豆2~3片复叶期选择喹硫平、氟磺胺类等专用除草剂进行定向喷雾; 玉米3~5叶期采用硝苯地平、呋喃丹等药剂栽苗后向茎叶方向喷雾。 苗后除草在喷浆装置上加装物理帷幕,大豆、玉米分离施药,严防漂移药害。 选择茎叶处理除草剂时,应注意对邻近作物和旱作作物选择安全性较高的除草剂品种。

为了防病治病。 苗期易发生根腐病、甜菜夜蛾等病虫害,玉米苗期易发生茎基腐病、二时委夜蛾、蓟马等病虫害。 可采用酚妥拉明、苯醚甲环唑、高效氯氰菊酯、氯苯那嗪、氯胺、噻肟等药物进行针对性防治。

优化控制。 大豆遮阴易徒长,可选用烯炔唑、多效唑吡喃等药物,在大豆分枝开花前水喷雾。 根据玉米生长势在7~10叶期,可整株均匀喷施胺鲜乙烯利等药剂,适度控制株高,增强抗倒能力,改善群体结构。 一控调节剂不得复喷、漏喷、随意增加药量。

防止干旱引起的洪水。 玉米苗期很少浇水,不需要浇水。 但若着急播种后无有效降水,叶片脱水严重时,应立即浇水,并确认秧苗齐全。 强降水造成农田积水时,应及时疏通排水沟排水,避免污染危害。

中期管理

中期是指大豆开花荚果期和玉米穗期。 生产管理应以“增加大豆荚粒数、确保玉米穗足穗大小”为主攻目标,实施水肥管理、防病害虫防治等关键技术,为后期粒重增加创造有利条件。

水肥管理。 大豆、玉米生长中期需多水,土壤含水量低于60%时应立即浇水,浇小水,避免大水漫溢。 发生强降水时,必须迅速排除农田积水。 一旦出现缺肥症状,应及时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补充营养,延缓叶片衰老,提高产量。

为了防病治病。 中期是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对于大豆病毒病、叶斑病、点蜂蝽象、斜纹夜蛾、蚜虫等和玉米大小斑病、锈病、褐斑病、玉米螟、棉铃虫、粘虫、草地贪夜蛾等病虫害,可采用吡唑啉酮酚妥拉明、苯醚甲环酮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杀虫灯上诱杀金龟子、棉铃虫、斜纹夜蛾等成虫。

后期管理

后期为大豆鼓粒期和玉米籽粒形成至成熟期。 生产管理要以“防早衰、促灌浆、增粒”为主攻方向,落实好病虫害防治、叶面施肥、浇水排涝等关键技术,确保粒多、粒满。

病虫害防治。 针对大豆斑叶病、烟粉虱、食虫、玉米螟和玉米锈病、穗腐病、草地贪夜蛾等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精准防治,最大限度减少危害损失。

给叶面施肥。 根据植株生长势向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尿素等,延长叶片功能期,加快灌浆速度,增加粒重。

浇水排水。 大豆鼓粒期和玉米粒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根据土壤湿度适时浇水,防止干旱影响灌浆。 强降水造成农田积水的,应当采取机械排水、挖沟排水等措施,及时排放农田积水和耕层积水。

适时收获

玉米带状复合栽培必须在大豆、玉米成熟期收获。 根据大豆、玉米成熟顺序和种植方式,合理调配机具,适时规范收获。

先收玉米再收大豆。 玉米在成熟期收获。 4:2模式应选择整机宽度1.5米以下的两行自行式玉米收获机,4:3、6:3模式应选择整机宽度小于2.1米的三行自行式玉米收获机。 如果大豆倾斜或倾倒,在玉米收获机上安装分禾器。

先收大豆再收玉米。 大豆的叶子全部掉下来,在摇晃发出声音时收获。 4:2、4:3模式选用切台宽度大于1.4米的自行式大豆联合收割机,6:3模式选用切台宽度大于2.45米的自行式大豆联合收割机。 如果玉米植株倒下,在大豆收获之前人工清理倒下的玉米。

玉米同时收获。 大豆、玉米同时成熟,可通过现有大豆和玉米联合收获机分别收获。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