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目前大豆总体处于花荚鼓粒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正确合理的田间管理对大豆高产十分重要,具体管理措施如下。
一.水肥管理
密切关注天气状况,对降雨过大、能出水的地块及时疏通田间排水沟,加快排水喷洒。 高温、无雨天气持续时,应及时灌溉,每亩灌水量20立方米左右,尽量减少花荚脱落。 对生长表现为脱肥或生育期推迟的地块,喷施叶面肥可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抗病能力,提高粒重。 叶面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每亩用量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5公斤。
二.防治病虫
多雨和干旱的天气会加剧病虫害的发生。 中后期要重点做好大豆灰斑病、霜霉病、疫病以及大豆食心虫、蚜虫等病虫害防治工作。 要按照防治为主、防治为辅的原则,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制定防治方案。
三.适时收获
大豆叶片大部分脱落、茎枯萎、籽粒含水量小于18%时,可进行收获。 收获时,应做到残茬不结荚、不掉枝,最大限度减少田间损失和收获综合损失率,确保颗粒回仓。
来源:烟台农科院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