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中国海关总署最近宣布,俄罗斯国内所有产区都在栽培加工用大豆,通过检查检疫后可以进口到中国,可以通过水路、铁路、公路、航空等方式运输。
扩大从俄罗斯进口大豆是中俄两国元首今年6月达成的重要共识。 迄今为止,用于加工的俄罗斯大豆仅限于从与中国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的5个边境地区进口。 这五个区分别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和犹他州。
大豆是中美双边贸易的一大项,也是中美贸易屡试不爽、屡谈不绝的产品。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觉得允许大豆进口到俄罗斯全国,似乎有在大豆贸易中构筑“大三角”框架的意义。
但无论从中国大豆需求还是从俄罗斯大豆供应能力来看,情况并非如此。 完善中国大豆供应体系,最终要靠自己。
大豆是中国粮食自给系统的例外
经过40年的努力,目前我国粮食供应系统自给率较高,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自给率可保持在98%以上。 历史上不断出现的粮食问题,通过这些品种的高自给率得到了解决。
世界耕地10%、淡水资源6%生产的粮食,养活了世界近20%的人口。 任何站在客观立场的人都承认,这确实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但是,有明显的例外。 是大豆。 中国的大豆产量约为1400万吨,但只能满足年增长需求的50%。 近十年来,每年仅大豆需求增长就达650万吨。 目前总需求达到一亿吨以上。 1400万吨的自产自销意味着自给率不足20%,80%以上的大豆供应依靠外部供应。 目前,世界大豆贸易的60%由中国吸收。 2017年进口大豆9500多万吨,2018年稍年轻,进口8800多万吨。
中国大豆供应系统不仅对外依存度过高,还有进口来源过于单一的风险。 基本上需要从美国进口。 巴西、美国和阿根廷是主要进口国。 这三国的产量占全世界大豆产量的80%以上,除了一半产量自己消化外,都用于出口。 根据种植季节,美国大豆每年11月至次年4月出口,5月开始南美巴西和阿根廷重新接力。
美国的大豆可以不间断地供应给中国,这里也是容易发生极化政治的土地。 像美国一样,特朗普时代政治光谱明显两极展开,这将增加大豆国际贸易的不稳定性。
鉴于大豆在农产品中的上游地位,中国肯定必须设法消除任何不稳定性。 因此,扩大大豆进口来源是理所当然的。 允许理论种植面积非常大的全俄罗斯大豆进口到中国是必然的选择。 中俄关系近年来的稳定,提供了机制保证。
俄罗斯大豆跟不上并不意味着美国大豆是不可替代的
允许全俄罗斯的大豆进口到中国,使大豆的进口更加多样化。 但以目前俄罗斯大豆产量来看,对中国大豆需求的补充作用有限。
根据俄罗斯国家统计局的资料,俄罗斯2018年大豆总产量为402.7万吨。 舍弃自用部分,能进口到中国的有限。 目前俄罗斯向中国进口的大豆,大约只有80万吨。
当然,为了应对大豆国际市场的新变化,扩大对中国的出口,俄罗斯采取了鼓励措施,从中央到地方扩大大豆产量。 黑海地区是栽培大豆的好地方。
土地充足,但目前俄罗斯大豆的产量、技术和投入还不够。
除补贴生产外,尽快扩大大豆产量的途径是放松管制,鼓励中国企业在俄罗斯投资,并合作启动其他配套工作。 在这方面,俄罗斯有所缓和,但漏洞还不大。 旧的思维和机制惯性仍然束缚着中俄大豆生产合作的前景。
虽然俄罗斯的大豆产量还没有上升,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的大豆是不可替代的。
中国商务部6月份的信息显示,今年1至4月,中国进口大豆2439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9%,其中,来自美国的431万吨,比去年同期减少70.6%。 也就是说,美国大豆在中国大豆进口中所占的比例已经下降到五分之一左右,但中国大豆油、豆粕的完成价格没有发生大的变动。
因为从巴西等地进口的大豆明显上升,确保了供给量。
同时,美国大豆行业陷入困境。 5月13日美国大豆期货价格大跌后,大豆、猪肉及其制品、小麦等农产品价格断崖式下跌。 美国农业部估计,到8月底,美国大豆库存将达到往年的两倍水平。
种植什么,要看价格走势。 期货价格下跌和高库存造成的损害,不是特朗普实施的临时补贴措施所能挽救的。
中国需要恢复大豆自主权
在大豆这个游戏场上,中国拥有主动权,但从长远来看必须依靠自己。
大豆进口每年需要300多亿美元。 即使没有政治因素的干涉,光是市场价格的变动就有可能导致中国大豆和下游产品的供给体系不稳定。
20世纪90年代中期的中国大豆足以维持自给自足,也可以出口。 从大豆出口国到大豆最大进口国,这一身份的转变在20年里完成。
理由主要有四个。 一是家庭种植不及美国大农业的生产效率。 二是从种植、加工到海运贸易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链,市场博弈能力较低。 第三,传统产品的溢油率比不上美国的转基因大豆,农民从利润上希望种植。 四是美国的农业补贴远远高于中国。
大豆虽然只是农产品之一,但毫无疑问关系到粮食安全。 因此,提高自给率,恢复自主权是必须的。
因此,允许俄罗斯进口大豆,建立多层次供应体系,扩大大豆产品替代作用,进一步提高大豆种植补贴等都是值得做的事情。
目前正在实施的大豆振兴计划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但仅有政府补贴显然不够,更有效的办法是扩大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比例,鼓励更多资本投入。
总之,引进俄罗斯这样农业固有的优秀大企业,确实有助于中国大豆供给系统的稳定。 但从长远看,重要的不是大豆贸易能形成“大三角”般的格局,而是掌握生产主动权。
徐立凡(专栏作家)
狄宣亚校对李立军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