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进入鼓粒期后,营养生长基本停止,开始向籽粒生长过渡,是干物质积累的时期。 这个时期的管理也非常重要,促进籽粒的生长。 有的农户到了生长后期也不需要追肥吗? 用什么肥料才能保证产量?
大豆到了鼓粒期缺肥严重的话,就会早衰。 不少种植户在采收时发现大豆有脱壳现象,导致减产。 这往往是因为养分不足,籽粒内干燥物质积累少而影响产量。 所以,在大豆鼓粒期,建议再补充一次养分。 由于根系衰老、吸肥力弱,难以满足大豆生长的需要,该时期追肥一般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
1、尿素、磷酸二氢钾大豆籽粒生长需要大量元素,后期需适量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大豆籽粒生长期根瘤菌固氮能力下降,叶面追施氮肥可提高百粒重,尤其是在叶片早期脱落的地块增产明显。 磷酸二氢钾在大豆整个生长期喷施有较好的作用,大豆鼓粒期需要磷和钾,钾不足会导致籽粒不饱满,豆粒生长不均匀。 磷、钾两种元素联合使用,可促进籽粒膨大,增加粒重,提高品质。 大豆生长后期,加入尿素300克、磷酸二氢钾150克,加水40kg混合喷施均匀。
2、硼肥除氮磷钾外还需补充微量元素,大豆常用的有硼、钼肥两种。 钼肥在开花前使用,促进根瘤菌形成,后期喷施效果差,一般不再使用。 很多农户认为硼肥只能在开花期使用,能促进开花。 在大豆粒期,喷施硼肥可以促进豆荚生长,减少空荚,提高产量。 大豆鼓粒期,一般将25克硼肥与氮磷钾肥混合,喷洒均匀,可增加荚果数量和粒重。 大豆粒期喷施叶面肥既能补养养分,提高粒重品质,又是增产技术,连续喷施两次效果更好,间隔一周。 但在叶面喷施大豆时,应注意用量和喷施时间。 下午喷施,避开高温时段,叶子蒸发快。 另外,要避开雨天,雨冲刷后,肥料吸收率很低。
鼓粒期管理的重点是促进籽粒生长、充实籽粒、提高粒重,从而提高大豆产量。 叶面喷施叶面肥还有另一个优点,它可以与防治荚粒虫害的药剂混用,既节约人工又能促进荚籽生长。 此外,还必须保持土壤不易湿润,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