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2月21日,农业和农村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种植业工作要点》 (以下简称“《工作要点》”),就确保重要农产品供应、推进质量兴农和绿色发展、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出27个工作要点。
《工作要点》强调,坚持底线思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应。
在生产能力上,要加快建设集中连片、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优先建设粮田,全年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到2020年确保建设8亿亩高标准农田。
同时,必须稳定粮食生产。 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 力争将稻谷、小麦等粮食品种的面积稳定在8亿亩。
大豆振兴计划
2019年的一号文件首次明确了实施大豆振兴计划,扩大种植面积的方法。 支持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
《工作要点》提出,推进大豆良种增产合作活动,进一步提高大豆补贴标准,年增加大豆和油料面积500万亩以上。 具体包括:扩大东北、黄淮海地区大豆面积,开发推广高产高油高蛋白新品种。 大力发展长江流域油菜生产,推进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推广和全程机械化。 扩大黄淮海地区花生种植。
种植结构调整:继续推进马铃薯主粮化
在种植结构调整方面,《工作要点》提出,要巩固非优势区玉米结构调整成果,适当调整低效区水稻种植,调整东北地下水超采区井灌稻种植。 继续优化华北地下水超采区和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区种植结构,减少高耗水作物。 适当减少西南西条锈菌源区和江淮赤霉病易发区小麦。 合理调整饲粮结构,发展青贮玉米、苜蓿等优质饲料生产。
《工作要点》说要推进土豆主食开发。 组织科研、生产、加工等部门联合攻关,促进马铃薯主食产业提升水平。 继续开展马铃薯主食产品和产业开发试验,优化原料薯供应,筛选出干物质含量高、功能性成分强的加工专用型品种,为加工企业提供稳定可靠的原料薯源。 优化主食加工工艺,完善产品配方和工艺,提高全粉含量,开发色香味俱全的新一代主食产品。 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新建主食加工生产线,扩大主食加工产能。 广泛开展宣传,组织主食产品消费体验、特定群体营养餐、大众群体放心餐活动,推动主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学校。
此外,还需要增加绿色和优质农产品的供应。 因地制宜发展多元化特色产业。 落实《全国道地药材生产基地建设规划(2018-2025年)》,加快特色道地药材基地建设。 稳定设施蔬菜面积,优化区域布局,保障蔬菜均衡供应。
绿色发展:聚焦三大主题化肥农药管理
在推进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种植业法制建设三大主题上,《工作要点》都聚焦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和农药监管。
化肥方面,要深入开展化肥零使用量增长行动,保持化肥使用量负增长,确保到2020年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普及化肥减量增效,增强科学施肥意识。 同时,深入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 在苹果、柑橘、设施蔬菜、茶叶优势产区继续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将试验规模扩大到175个县。
农药方面,要深入开展农药零使用量增长行动,转变病虫害防治方式,大力推广化学农药替代、精准高效用药、药物轮换等科学用药技术。 加快新型植保机械推广应用步伐。 粮食主产区和果菜茶优势区主要农作物害虫防治率达到30%以上,力争保持农药使用量负增长。
《工作要点》建议促进种植业提质增效,推进种植业标准化生产。 加快制定肥料安全性标准。 完善农药标准框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加快制定农药分析方法通用标准。 优化产地环境。 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试点,防治农药包装废弃物污染。
同时,《工作要点》强调要严格农药使用监管。 开展高毒农药和老农药风险监测评估,建立禁止使用和淘汰农药预警机制。 率先对果菜茶规模生产主体实施农药使用记录制度,加强对高毒、高风险农药违规使用的打击,提高科学用药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在推进种植业法制建设方面,《工作要点》提出要完善农药登记审批制度,严格审批标准,规范审批程序,实行信息公开制度。 优化肥料登记审批制度,简化审批事项,下放部分肥料品种审批登记权限。 同时,加快立法进程,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的公布。 研究制定肥料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 《肥料管理条例》加强立法调查,积极推进立法进程。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