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大豆栽培过程中必须重视在大豆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应用,保障大豆的健康生长,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1栽培技术1.1种子处理
首先,要科学地选择物种。 在选择种植时,应考虑大豆种植区域土壤性质和气候特征等因素,重点考察豆种产量和病虫害防治能力,优先选择高产优质品种和具有较强抗逆性和适应性的豆种种植,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户经济效益。 其次,必须重视种子的处理。 种植前要清除种子中的残种和病种,留下健康饱满的种子进行播种。 将种子放在通风阳光充足的地方晾晒1~2天,可以降低大豆病虫害发生概率,提高种子发芽率。
1.2整地和施肥
种大豆之前需要耕地。 过程中发现耕地底质不足,应适当灌溉建立底质。 耕地同时应施底肥,底肥应以有机肥为主,确保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养分。 在大豆生长过程中,要结合生长情况适时追肥,提高大豆生长,促进大豆产量的提高。
1.3适时播种
大豆种植要重视播期控制,保证充足的生长时间,是保证大豆高产质量的重要途径。 播种前,先用5%的辛硫磷颗粒,按每公顷1公斤的比例在土壤中翻耕,降低蝾螈和蜈蚣的危害。 播种时注重控制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和大豆品种决定种植密度,一般控制在每公顷10万~15万株,种植深度3~5厘米为宜。 此外,还可以利用免耕机栽培大豆。 这样既能保障种植质量,又能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率,降低人工劳动量,减少大豆种植成本,提高农民经济效益。 可以通过免耕机进行宽窄栽培,宽窄行间距可以控制在40~50厘米,窄行间距可以控制在20~30厘米。
1.4除草
杂草不仅与大豆争夺水分养分,而且容易引起病虫害,影响大豆健康生长,导致大豆减产和品质下降,因此在大豆生长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田间杂草,保障大豆健康生长。 从大豆播种到出苗期间,可以喷洒乙草胺来抑制杂草的生长。 大豆出苗后,可采用相关除草剂喷洒,进一步提高除草效果。 喷洒苯达松药剂可以很好地去除苍术等多种阔叶杂草。
1.5加强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是保障大豆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只有在大豆生长的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才能起到理想的管理效果。 大豆苗期既要重视补苗工作,又要重视间苗生根,保障大豆出苗率。 大豆分枝期,要做好追肥,为大豆生长补充营养,提高大豆产量。 在大豆鼓粒成熟期,需加强肥水管理,此时的肥水管理直接影响大豆产量,为大豆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保障大豆高产。
2病虫害防治技术大豆生长过程中,较常见的病害有灰斑病、根腐病、霜霉病、褐纹病,较常见的虫害有食虫虫、蛤喇、蚜虫及玉米螟等,病虫害不仅影响大豆产量,而且对大豆品质因此,在大豆种植过程中必须重视病虫害的防治,保障大豆的健康生长。
2.1农业防治技术
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首先要重视科学选择,选择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同时注重选择适合本地区生长的品种。 这样可以促进大豆的健康生长,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大豆种植过程中应避免重茬迎茬,加强轮作以降低病虫害发生概率。 此外,加强大豆田间管理,及时清除田间杂草和病株,避免病毒扩散带来严重后果。
2.2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是防治大豆病虫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播种前需要用化学药剂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 在大豆生长发育时期,应结合病虫害发生规律,及时施用相应药剂防治病虫害。 另外,要重视药物的用量控制,避免药物残留和环境污染。 如大豆霜霉病的防治,可应用乙基磷酸铝300溶液或甲强龙800倍液体喷射进行防治,可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对于大豆蚜,可喷洒氧化乐果40%乳油1000倍液,或喷洒10%溴氰菊酯乳油15~2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防治,这些措施均对大豆蚜
结语如上所述,大豆是我国主要的农业作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大豆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保障大豆的产量和品质,在大豆的栽培过程中必须重视栽培技术及其在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应用,提高豆农收入,保障大豆的健康生长。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