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从普通农业技术人员到农业科技专家和带头人,她把自己一生所学服务于“三农”,把技术成果展示在田间,把科技论文写在呼伦贝尔大地上。 她就是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王丽君。
1986年,来自内蒙古农牧学院农学院的蒙古族女儿王丽君回到家乡呼伦贝尔。 34冬春时节,她奋战在农业技术推广战线,每年在田间地头工作的日子超过一百二十天。 从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研究到示范推广,从整理编制农村适用技术材料到精准产业扶贫培训,到科普三下乡、田间地头指导,从春季项目地块执行、技术跟踪服务到金秋的实地试验生产和总结分析,哪里需要她?
多年来,王丽君带领团队针对全市不同时期农业生产难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技术试验研究模式、技术集成创新研究,搭建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引领平台,建立“基地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企业”链式技术推广服务模式
“高油大豆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示范和推广工程”是国家大豆振兴规划的主要内容,王丽君从2002年开始主持实施呼伦贝尔市工程。 在项目区内完成8类165个(次)配套技术试验研究和大面积推广,参与开发适合内蒙古东部地区推广的自主知识产权大豆“垄上三行窄沟密植栽培技术”,创造性地解决了制约本市大豆生产的关键技术瓶颈问题,其核心技术是2008年国家知识产权
从2008年开始,王丽君连续11年主持呼伦贝尔市粮食作物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和技术指导,多次刷新本市粮食作物高产纪录,示范推广全市粮食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先进技术应用面积已占全市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2%
通过“内蒙古农作物病虫草害信息化统一防控技术研究应用”,王丽君带领团队累计推广玉米、大豆信息化防控技术478万亩。 她主持了新型有机肥沼肥对蔬菜、黑木耳、玉米、水稻浸种后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为绿色蔬菜、粮食生产优质肥料的筛选和施肥组合优化提供了科学依据。
她带领团队构建覆盖全市主要土壤类型的耕地质量监测网络,搭建耕地资源管理大数据平台,全面掌握全市耕地分布、耕地质量变化等情况,进行种植业地块、耕地地力评价、耕地资源合理配置、土壤培肥和改良利用
“王主任是我们阿荣旗农民尊敬和欢迎的专家型技术人员,今年,她推广的技术模式运用到实际生产中,不仅能抵御自然灾害,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收获。 ”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平翠枝说。
今年如何抗疫、做好春耕准备两手抓? 25年党龄的王丽君将中心17名“党员突击队”成员投入抗疫一线,在农牧业生产技术在线讲堂,通过视频方式向广大农牧民做了第一场演讲,拉开了全市农牧系统在线教育指导服务的帷幕。 从备战春耕生产到田间管理,再到秋收,王丽君团队农业技术指导服务全面跟进,确保2020年农业丰收。
王丽君要求团队成员成为带有泥土气息的农业工程师。 “和王主任去乡下,在农家同吃同住。 在工作中她亲力亲为,技术严谨务实,她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 ”研究生王璐负责土壤肥料工作,在王丽君团队工作了近10年,成长为骨干人才。
截至目前,王丽君带队参加并组织实施了若干各级科研和推广项目,获得国家、自治区和市级科技成果奖励21项,其中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 生产累计推广应用新技术面积9874.5万亩,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她创建出版工作论坛15个,发表技术论文、调研报告17篇,参与玉米、大豆、小麦、油菜自治区及市级地方标准15项制定。 她先后获得“全国农业先进个人”、“全国粮食生产突出农业科技工作者”、自治区劳模、“草原英才”等荣誉。 2018年初,王丽君当选呼伦贝尔市第四届人大代表。
“看到那些奔赴农业生产第一线、农民朋友的笑容,我心里很踏实。 ”王丽君说。 (记者李新军)。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