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要点、虫害防治,把握这些提高产量
一.整地、施肥1 .整地
种稻是东北地区常用的传统耕作方式,耕作垄能提高地温,加深耕作层,增强抗旱能力。 耙吸是平播大豆的浅耕方法。 该方法既可以防止过度耕作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结块,又可以减少深耕机械的作业费用。 打破犁盘是关键,没有打破犁盘者必须成为秋天的深松。 深松耕法采用机械化作业,方法多样、灵活,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耕法。 利用深松铲耕土壤,小翻土层,实行深间隔松,打破平耕法或畦耕法犁盘,形成虚实并存的耕层格局。 大豆幼苗生长需要一定养分,播种前增施n、p、k作为基肥,能较快形成幼苗生长和幼茎木质化,促进壮苗抗病。 初花期是营养与生殖生长同时并举的,此时植株根系根瘤菌释放的氮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 追氮可以促进花的发育和幼荚的生长,进入荚果期可以用0.05%~0.1%的钼酸铵溶液或2%的过磷酸钙溶液喷施在叶面上,每亩含磷酸二氢钾150克
二、选择良种选择良种,首先考虑大豆品种生育期的类型和栽培目的。 大豆生育期长短受生育期光照长短和温度高低的影响,早熟品种短日性弱,晚熟品种短日性强。 各地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耕作制度和种植目的选择生育期和油分、蛋白质适宜品种,以获得大豆优质高产。 一般来说,土壤肥沃、多雨、种植条件好的地区,可选择耐肥喜水茎粗、主茎发达、株高中等、丰产性能好的有限生长习性或亚有限生长习性品种,土壤肥力差或干旱地区,植株大、繁缕强
三、播种在土壤含水量18%~22%时含水量充足,不足18%时不足。 播种时土壤不足严重影响全苗,干旱情况下,有条件的要浇水培土播种。 春大豆距离地表5cm以下,在土壤温度稳定上升到14~16时可播种。 夏大豆播种不受温度限制,早播可延长大豆营养期,多分枝、多结果,播种越早越好。 麦茬夏大豆一般在“芒种”前后6月中旬播种,播种深度一般5 cm左右,过深不易出苗,过浅容易逃回土壤。 播种量:种子发芽率95%以上的大粒品种播种105~120 kg/hm,中粒品种播种75~90 kg/hm,小粒品种播种60~75 kg/hm。
四、种植密度种植密度主要取决于土壤肥力、品种特性、气温及播种方式等。 肥土要稀,瘠土要密;晚熟品种要稀,早生品种要密; 早播要少见,晚播要密集; 气温高的地区要薄,气温低的地区要密。 这些是决定合理密度的原则。 以大豆产区东北地区为例,黑龙江省中、南部每公顷需保苗19.5万-30.0万株,北部需保苗34.5万-39.0万株。
五、田间管理我国农业素有三分种七分管的说法和精耕细作的传统,加强田间管理是保证大豆高产。 大豆田管理的任务是疏松土壤、消灭杂草、追肥、浇水等促进大豆生长。 中耕除草与培土:中耕深度根据根系生长情况由浅入深、浅出。 中耕同时锄草,向根部抱土,逐步培起田埂,有利于抗旱、防跌、排涝。 从秧苗追肥灌水来看,薄地未施底肥时,为使壮苗能在幼苗期追肥,每亩硝酸铵5-7.5公斤,过磷酸钙7.5-15公斤,对促进分枝形成和花芽分化有良好作用,根瘤菌和发育如果土壤短缺得到合理灌溉,可以促进花芽分化形成丰产植株。 大豆第一片叶时进行茎叶处理,防止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根据大豆对水分的要求灌水,根据具体情况分析土壤含水情况,及时灌溉以保证大豆增产增收。
黑土地区获得每公顷3000公斤大豆需要满足的水分条件是:花鼓粒开花期间必须水分充足,土壤水分在23%以上即可,在20%以下时必须及时灌溉。 通常大豆开花盛期至鼓粒初期浇水对产量提高最明显,但事实证明播种前加一次透水对增产幅度提高最明显。 大豆长期缺水会影响产量,要因地制宜及时浇水灌溉,确保增产增收。 合理密植:种植时密度与产量有直接关系,合理密植由地区具体情况决定。 种植多的,密度大,影响发育。 栽培密度少的话,会影响产量。 单位面积光能和地力可以充分利用; 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可以获得最好的经济效益。 因此,科学合理布局密度十分重要,不能简单地说“肥地要薄,瘦地要密”。
六、大豆施肥大豆初期极少吸收养分,中期开始急剧增加,并持续上升。 一般基肥采用有机肥和磷肥混合施用,每亩土杂粪2500公斤,磷酸钙15-20公斤混合施用过。 大豆鼓张期叶面喷施合肥,亩产氮5.33公斤,五氧化二磷0.53公斤,氧化钾1.6公斤,硫磺0.27公斤。
七、病虫害防治大豆蚜等病虫害,为害苗期,以植物生长点、嫩叶、嫩茎、软荚为取食对象,传播病毒,引起叶片皱缩,生长钝化,荚数减少,苗期发生严重,整株死亡。 防治方法:均匀喷洒50%辛硫磷乳油1500-2000倍液或20%杀菌菊酯2000倍液。
八.收获和贮藏收获期因收获方法而异。 人工收获应在大豆黄熟期进行。 没有干燥设施时,应及时摊点晾晒,避免因高水分储存而腐烂的仓库,冰箱应具备通风良好、温度低等优点。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