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本报记者肖伟
“作为大发展的新利润增长点,我们非常重视肉牛业务板块的培育和发展。 2021年上半年,我们已经从国外进口了26166头牛。 未来将根据经营计划继续从海外进口。 ”8月15日,鹏都农牧总裁沈伟平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2018年,鹏都农牧与云南瑞丽结缘,打造跨境肉牛产业项目,此后,这片“云南牧场”逐年深耕,在云南这片红色土地上形成一个个“放牧圈”。 肉牛贸易对鹏都农牧的利润产生积极影响,业绩预告显示,今年上半年鹏都农牧预计净利润同比增长62.32%至142.27%。
沈伟平补充说:“我们将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布局肉牛养殖数量达到200万头、消费量为7000千亿元的牛肉市场,力争成为全国最大规模的肉牛养殖、屠宰及深加工企业。”
打造大企业突破国内产业瓶颈
沈伟平在介绍肉牛产业相关情况时表示:“2020年,我国牛肉市场销售规模为7432.93亿元,比2019年的6091.53亿元增长22%。 但我国肉牛产业十分分散,从养殖、屠宰、深加工各环节看,我国肉牛行业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缺乏大型畜牧群体,前十大企业肉牛存栏量占全国总量不足10%。 ”
据肉牛养殖行业期刊《安格斯》报道,2020年,我国肉牛养殖数量居前的重庆恒都、中禾恒瑞肉牛存栏数量均在4万头左右,牧场数量分别为7个和22个,其他畜牧组养牛数量均低于4万头。 在个体养殖业者看来,受限于资金、土地、种牛、管理等瓶颈因素,肉牛养殖数量难以突破200头。 肉牛产业总体呈现养殖分散、规模小、龙头企业不突出、散养大户为主的格局。
沈伟平说,“国内如果有大的市场,就离不开大企业。 否则,就形成不了大产业。 我们计划在3到5年间,从海外非疫区引进200万头优质的可繁殖母牛。 到2021年底,计划销售30万头肉牛; 到2025年底,我们计划繁殖200万头牛。 目前,我们统筹各种资源,加快项目建设步伐,以屠宰、销售30万头肉牛为阶段性目标,为国内肉牛消费市场建设全国性大企业,一口气突破国内产业产能瓶颈。 ”
对于经营模式,沈伟平表示,我们将采取标准化规模的养殖模式,以“公司农民合作社服务金融”的商业模式实现肉牛在云南的全产业链发展,将肉牛产业的业务领域扩展到肉牛养殖、屠宰、深加工及销售领域。
鹏都农牧经过一番考察,爱上了云南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天然高原牧场。 这里气候宜人,植被茂盛,环境封闭,适合大规模养殖肉牛,但没有形成大规模综合性的肉牛牧场群落。 7月18日,鹏都农牧在云南放手一搏,一次引进1万多头能繁母牛后,在云南保山、德宏、临沧、普洱等地做出相应规划,扩大肉牛养殖放牧圈。
高原养牛协同发展区域
马不动之前,饲料先走。 在云南红壤高原牧场实现大规模养牛,必须保证饲料的及时供应和价格的稳定。 对此,鹏都农牧和当地农业科技研究机构早有准备。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说:“云南省拥有丰富的饲料资源,实地采访与饲料深加工相结合,不仅能满足肉牛的饲料需求,还能推动地区协同发展。 例如,在湖北宜昌的实地采访中,当地的木瓜经过处理后成为猪的饲料,猪生产有机肥,有机肥进入果园,木瓜的栽培也在促进。 如果能有效利用云南农业资源,也可以大幅度降低养牛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相关产业二次发展。 ”。
云南农业大学与鹏都农牧合作产业调查。 沈伟平说:“调查情况非常理想,仅云南临沧一地就有甘蔗108万亩,每年可生产甘蔗渣54万吨,当地甘蔗渣资源可满足10万头牛的年饲料需求,并为当地甘蔗渣增收1.08亿元云南有大规模的花产业,花萼也可以作为肉牛的饲料。 ”他补充说,“云南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做肉牛饲料供应链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们动员广大农民种植玉米、甘蔗、苜蓿、麦类、高粱等作物,实行饲料标准化生产,建设专业青贮饲料公司,结合《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生产要素,为云南高原特色畜牧业打造新型”
目前,鹏都农牧已经在云南种植了大量玉米,为肉牛养殖所需饲料做准备。 鹏都农牧还积极探索高原玫瑰、草原苜蓿等作物资源化技术途径,“用优质作物培育好肉牛”的梦想正在成为现实。
推着过河滚石上山打造产业链
200万头牛的愿景目标引起了媒体的质疑。 沈伟平对这种态度很坦然。 “企业家要有推车过河、滚石登山的心态和自觉。 在大消费市场面前,企业要有责任,企业家要有爱心才能大有作为。 ”
沈伟平补充说。 “鹏都农牧并没有反复无常地喊出200万只的愿景。 从公司历史来看,我们进入猪、牛、羊三大畜禽领域,在安徽、广西等地养殖特色羊群,在巴西、新西兰等地种植大豆、牧草,具有合格的“放牛经验”。 从公司产业来看,我们拥有全球供应链系统,分布于农业、粮食贸易业、畜牧业、乳业、食品加工业等领域,能够有效对接中国市场和世界优质资源。 从公司规划看,云南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饲料粮食资源丰富,可轻松对接东南亚劳动力市场,将进口海外优质牛源与上述资源相结合,形成其他地区难以复制的肉牛产业链。 ”
对于这样的规划,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利庠表示:“我们期待未来在云南山区特色肉牛产业中,诞生‘鹏都模式’,充分发挥因地制宜、招商引资、产业辐射、区域带动等有利因素。”
鹏都农牧工作受到云南省的大力支持。 2020年10月9日,云南省印发《云南省支持肉牛产业加快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全力支持云南省肉牛产业发展。 云南“十二五”规划指出,肉牛等特色产业力争实现“五年内翻一番”的目标。
(编辑田冬才山丹)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