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当前,正值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为积极应对大豆玉米中后期脱肥、倒伏及旱涝、病虫危害,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专家领导小组会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分区域、分播期研究一、西北和长江流域春大豆春玉米带状间作区目前,带状复合栽培的早熟大豆已处于结荚鼓粒期,部分晚熟大豆进入花荚期,玉米多处于吸雄吐丝期,部分进入灌浆乳熟期。 内蒙古、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受季节性降雨追肥影响,大豆生长过快,出现叶片肥大等现象,玉米、大豆锈病、萤叶甲、玉米螟、斜纹夜蛾、黄蜂等病虫害时有发生。 中后期侧重于三项措施。 一是防病。 加强大豆玉米后期病虫害管理,统筹防治西北地区大豆食心虫、双斑萤叶甲和长江流域玉米螟、玉米锈病。 为了结合病虫害防治促进荚的增粒,提出无人机统一喷洒杀菌剂、杀虫剂和叶面肥,如40%唑嘧磺隆悬浮剂氨基酸水溶肥磷酸二氢钾4%高氯蛋氨酸微乳剂等。 二是及时控制繁荣。 对大豆繁荣地块,立即开展化学调控,防止贪青晚熟; 对于明显的花荚脱落和大量无花荚的植物体,人类工作旺盛,可以从主茎尖采摘2-3厘米的嫩梢,及时清除不结荚或荚比较少的植物体。 三是促进软弱和坚强。 对苗势较弱的玉米,叶面喷施氨基酸或腐植酸水溶肥料,可以促进苗势的转换。 二、西南夏玉米带状种植区四川、重庆等地种植夏大豆正处于苗期,春玉米开始收获。 受7月持续高温晴天影响,大豆普遍生长势弱、株细枝少,部分地块存在缺苗断垄现象,尤其是撂荒今年新品种大豆成苗不佳、出苗后死于干旱等现象。 另外,受高温和病毒感染的影响,大豆蚜虫、病毒病、红蜘蛛等病虫害也有少量发生。
中后期侧重于三项措施。 一是玉米适时收获。 利用整机宽度1.6米以下的窄两排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及时收获玉米,实施秸秆粉碎还田; 人工收获田地,在收获穗后,应立即砍掉玉米秸秆就地还田,避免玉米秸秆成为大豆的阴影。 二是大豆出苗变强。 建议玉米收获后采用无人机或人工统一喷洒杀虫剂和生长调节剂。 例如8%淀粉酶98%磷酸二氢钾氨基酸水溶液肥料2.5%高效氯氟氰基丙烯酸酯等; 大豆植株较弱的地块,雨后可喷施2-3公斤尿素。 三是病虫害防治。 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防治病虫害时,在有条件的地方安装智能LED集成波段太阳能杀虫灯性引诱剂引诱芯装置,可以诱杀斜纹夜蛾、玉米螟、金龟科害虫等。 化学防治应利用无人机统一防治1-2次。 例如,2.5%高效氯氟氰菊酯5%蕨麻尿素12%美托洛尔10%恶唑5%按推荐剂量使用。 注意害虫耐药性,交替用药。 三、黄淮海夏玉米带状间作区目前大豆处于花期,玉米处于小号期前后。 受7月持续降雨影响,土壤湿度适中,大豆玉米生长良好,部分地块大豆生长旺盛,玉米褐斑病、顶腐病、玉米螟等病虫害有一定发生。
中后期重点“四防一补”:防范高温干旱。 高温干旱严重影响大豆开花授粉、玉米穗发育,出现高温干旱且近期无有效降雨的,应及时灌溉降温,使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70%—83%。 防治涝渍害。 暴雨连阴雨天气下,农田积水应及时排除,雨过天晴,土壤和空气湿度下降,促进植物正常生长。 防止被强风刮倒。 大豆玉米植株较高、叶片生长旺盛的地块,除苗期化控制外,大豆开花期还应利用无人机统一喷施5%对映体唑、30%聚唑丙酸酯等; 可以利用降低玉米株高的调节剂,如胺鲜脂和乙烯利合剂,定向喷施在单个玉米株高较高的田间。 玉米开花期以前遭遇大风、倒伏的,可以不采取措施,通过植物体自身调节恢复; 开花期以后严重倒伏的,可人工适当扶正,两行支撑,增加田间通风透光。 防止病害和虫害。 大豆重点防治斜纹夜蛾、蚜虫、黄蜂、赤蜘蛛、食心虫、病毒病、灰斑病、霜霉病等,重点关注大豆“病青”的监测和防治; 玉米主要防治玉米螟、粘虫、草地贪夜蛾、玉米螟、顶腐病、褐斑病、南方锈病等。 以智能LED集成带杀虫灯和性引诱剂等绿色防控为主,病虫害发生较重的砌块可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增效剂、调节剂、微肥“五合一套”防治1-2次。 补充化肥中的少量肥料。 对前期玉米施肥不足、生长势弱的地块,应及时追肥穗肥,亩产尿素15—20公斤或高氮复合肥20—25公斤; 在污染危害较大的田间,在增加化肥的基础上,喷施磷酸二氢钾或氨基酸叶面肥,促进秧苗情绪转换。 大豆病虫害防治与化学控制相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腐植酸、氨基酸等水溶性叶面肥。
(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领导小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