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源老街印旧痕陶彩忠摄
源古驿道石拱桥陶彩忠摄
源流田园风景美(源流镇政府供图) )。
陶彩忠莫云芳
位于平乐县东南部,距离县城50公里,有一个叫源镇的古镇。 东与钟山县接壤,南与昭平县接壤。 西与平乐县阳安乡相连,北与同安镇交汇,是平乐县最南端的乡镇。 国道323线和桂梧高速公路贯通源头境内,是广东的交通枢纽,有桂北“南大门”之称。 城镇总面积307.52平方公里,共有139个自然村,总人口52457人,是平乐县面积第二大的城镇。 明万年间被称为“猴墟”,后代被称为“源墟”。
立墟“清水寨”俗称“猴子墟”
很多人都在怀疑,这么大的城市的古墟,为什么会被命名为“猴子”。
源古镇位于南北条岭坂东侧,东起南北走向石龙河,西接平乐至钟山323国道。 以石龙河为界,河东为石灰岩山地,河西为以土岭为主的丘陵。
源墟于明代万年来间立墟,始于清水寨,名为“猴墟”。 据说源墟以东有一座也被称为“猿山”的马巷山,在该山的半山腰有长约200米、宽2~3米的两头相通的岩洞。 以前的岩洞里有很多猴子,是广为人知的“猴岩”。 由于清水寨靠近猿山,长期以来,老百姓不称呼雅名“清水寨”,而俗称“猴墟”。
墟市的一些移动被称为“源墟”
随着王朝的更迭,人气发生了聚集的变化,“猴子墟”搬到了一些地方。 明朝末年,搬到老街,然后搬到塘头街。 清干隆期间,又搬到长庆街( 1950年改称解放街)、永庆街(即湖南街,后称红卫街)一带。
老街位于东边通往钟山县的老驿站,沿古道两侧而建,长约200米,宽3米左右,均为石板街。 之后,搬到源村成墟,改名为“源墟”。
源墟老街建有长庆街和永庆街。 长庆大道长约1000米,宽约4米,南北走向。 永庆大道长约400米,宽约5米,东西走向。 长庆大道南端与永庆大道西端相连,两条大道组成一条“工厂”式的大道。 之后在永庆街东端发展,建设了东西走向的跃进街。 到民国三十一年( 1942年),乡公所组织民众集资,在老墟厂北侧三皇庙前新建墟厂,即跃进街现址,修建墟亭7座,每座长约20米,宽约8米。 废墟工厂的正中央建有舞台。 将老墟工厂和长庆街、永庆街的肉行、蔬菜、大米、黄糖、布匹、猪花、竹制品等全部集中到新墟亭进行交易。 此后,长庆街和永庆街不再是集市区,从此人们的经商活动也不再受日晒雨淋的困扰。
解放后,当地政府改建和扩建了原来的墟亭。 3、6、9日是墟期,平乐县内及昭平、钟山等地来的民谚都赶赴源头聚集,旺季每墟上万人,平时墟日也有六七千人。 市场人头攒动,非常热闹。
源镇是平乐县最远的乡镇,经济和城镇设施相对落后。 2013年源镇以建设新型城镇化示范乡镇为契机,对长约2.3公里的主街道进行全面改造,获得桂林市城镇化示范乡镇称号。 如今走进原镇,只见街道宽敞整齐,店面规整,立面上古色古香,富有桂北民居特色……
两座庙与舞台民俗文化兴起
源远流长的平乐县南大门,东南分别毗邻贺州市钟山、昭平两县,是汉族文化与壮、瑶文化的碰撞之地,也是湘、粤文化的交汇之地,呈现出多元文化并存、交流发展的格局。 源古墟有“两庙一戏台”。 两庙是指跃进街东边的“关帝庙”和跃进街西边的“三皇庙”。 舞台之一是建在跃进街墟工厂中间的舞台。
关帝庙供奉“武财神”关羽,关羽是忠义的化身和财富的象征,体现了“和和气致财”的文化理念。 在古代墟市,人们来自五湖四海、士农工商、三教九流,不同身份信仰不同,“关帝”的忠义文化和气蕴理念成为大侠共同的价值认同。 所以,关帝的生日——农历五月十三成了源墟的庙会。 “一年一次,三年一次”成为惯例。 庙会时,人们从关帝庙邀请“关帝”,巡游街道,接受万民祭祀,接下来是调龙队、舞狮队、彩调队、牌灯队、秧歌队等。 游行队伍中有一个叫“红色蛋队”的特别队伍。 “红蛋队”是指3年内添男的房子,每家出一个红蛋台,八仙台立台,周围放200多个红蛋,中间放猪头和整鸡。 用纸串成的龙凤灯,寓意着带领男男女女未婚青年上街,感恩天地,祝愿人繁荣昌盛。
示威结束后,再次请关帝的雕像回到寺庙。 仪式结束后,各自回家。 庙会期间,家家户户摆酒席款待亲朋好友,少则两三桌,多则十几桌。 食谱有肉末、鸡鸭鱼、平乐十八酿等。 庙会的主持人被称为“炮主”(理事长),设有“炮甲”10人)理事。 “炮主”和“炮甲”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筹集资金、安保等事项。 每三年一次,由附近的户主选举产生。
三皇庙供奉着中华文明始祖太昊伏羲、炎帝神农、黄帝轩辕。 “三皇庙”庙会以轩辕黄帝生日农历三月三为中心。 平时,每逢初一、十五,以及重大的传统节日,民们都要去庙里祭祀。 民间对华夏民族人文始祖“三皇”的崇拜,体现了源头百姓以汉族文化为主导。
另外,源古墟有两个馆。 一个是位于长庆街的粤东会馆,向西向东,三进三空间,砖砌。 二是永庆街湖南会馆、二进三空间、砖混结构。
和平乐的许多古镇古墟一样,明清时期,源古墟的客户来自湖南和广东,湖南人大是工匠或铁器商,广东人是盐商和日杂什物商。 另一方面,从当地进口的商品以花生、桐子、茶、大豆、大米为大宗。 一季上市桐子1000担以上,花生700担以上。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以大米、柑桔、月柿、马蹄、板栗、崖茶为大宗商品。
源产柑橘和崖茶在广西成为名牌。 源头国内的“广西农垦国营农场”,是广西规模最大的柑桔出口基地。 近年来,随着以柑桔橙为主的果业蓬勃发展,源头墟果、花卉苗木种植业也成为该镇的特色产业之一。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