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作者:杨津涛
蚕丝、水稻、茶叶、大豆被誉为中国农业的四大发明。 一些学者认为,“农业四大发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四大发明”。
众所周知,中国有所谓的“四大发明”——造纸技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鲜为人知的是,中国有“农业四大发明”,也就是稻作栽培、大豆生产、养蚕制茶、制茶四大发明。
后者概念的倡导者是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著名农业史学家王思明教授。 他说:“四大发明的说法完全是西方人的概念,强调这些发明对西方重商主义、工业化、社会变革的影响。 ”。 王思明教授说,“农业四大发明”的重要性远远超过“四大发明”。
正在准备争论的“四大发明”——司南至今未能复原,活字印刷在古代几乎已经失去,但“农业四大发明”的发明权几乎可以锁定在中国。 “农业四大发明”和“四大发明”一样,诞生后相继外传。 正如王思明教授在一篇论文中所说:“在长期的中外农业交流活动中,包括《中国农业四大发明》在内的中国历代先民辛勤驯养培育的大量作物,传播到域外,成为全人类共有的财富。”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
首先说一下蚕丝。 古代中国称之为China或Serica,前者的由来众说纷纭,可能是“秦”或“支那”的音译同时用于指代瓷器。 后者因为被认为是“缫丝”音译的——丝绸是中国的特产,所以成为中国的代名词。 中国养蚕缫丝的历史确实悠久,在距今7000~5000年的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蚕茧标本和现存最古老的丝织品。 商朝、西周的墓葬中,经常出土玉蚕。
围绕着丝绸这一重要商品,丝绸之路的雏形正在显现。 特别是公元前2世纪,张诺通西域,中国的丝绸、瓷器、漆器等产品得以顺利地销往西方。 随着产品出口规模的扩大,养蚕、制丝等相关技术,于3世纪左右传入西域地区; 5世纪左右从西域传入波斯; 之后,东罗马也从西域和波斯获得了丝绸技术。 南北朝时代的人知道大秦(东罗马)人养蚕、种桑、织锦。
东南亚广泛栽培的水稻
与丝绸从东向西传播不同,水稻外传路线从中国向东、向南,流行于东南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地。 中国先民驯化水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考古学家发现了丰富的稻谷、稻叶和稻茎,这些稻类的遗存已经与野生稻大不相同。
公元前4000-前3000年,水稻通过越南红河流域传入泰国东北部,此后在东南亚广泛种植; 公元前1000年左右,朝鲜半岛从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引进水稻。 此后,水稻经由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丛书中的《水稻》一书的研究表明,非洲、美洲也有中国水稻的身影。
在美国后来住的大豆
被列为“农业四大发明”的粮食作物中也有大豆。 野生大豆分布在世界各地,但中国的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最相似,表明大豆驯化可能最早在中国完成。 黑龙江、吉林等省考古遗址曾发现距今3000多年的大豆遗存。 著名的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发现了碳化的大豆颗粒。
大豆在亚洲的传播途径与水稻相似,首先从中国大陆传到朝鲜半岛,然后从朝鲜半岛传到日本列岛。 东南亚的大豆种植比东亚晚。 日本利用大豆,发明了味增、纳豆等独特的豆制品。
16世纪左右,西方传教士来到中国、日本,把大豆带回了欧洲。 18世纪中期以后,大豆被引入北美大陆,到1954年美国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生产和出口大豆最多的国家。 虽然南美各国大豆的引进较晚,但多亏了转基因大豆的普及,阿根廷现在每年达到数千万吨,居世界第三位。
被日本人发扬光大的茶
在“农业四大发明”中,丝绸、水稻、大豆主要解决人的基本温饱问题,饮茶不同,多被当作衣食以外的娱乐。 野生茶树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南地区,但长期以来,只有巴蜀人饮茶。 后来,随着秦国对巴蜀的占领,饮茶首先在中国南方,其次在中国北方,逐渐流行起来。
茶叶的外传又与丝绸、水稻、大豆等不同。 茶叶由遣唐使传入日本,佛教思想融入日本,并发明了延续至今的“茶道”。 1000多年后,西方人从荷兰人那里第一次看到了茶。 茶叶在欧洲有很不同的饮用方式,比如英国人在茶里加糖或牛奶,俄罗斯人加蜂蜜。
在这部丛书中,关于丝绸、水稻、大豆、茶叶的外传,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内容,更多的篇幅侧重于中国古人的生产技术创新、食用方法的变化,可以说是中国特色农业史。 令人遗憾的是,《中国农业的“四大发明”》出版后不久,丛书主编王思明教授于2022年1月不幸去世。 王思明教授一生除了研究中国作物外传的历史外,还花了大量心血整理美国作物在中国的历史,编著了《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及其影响研究》。 希望后来的研究者和读者通过这《中国农业的“四大发明”》,更好地了解中国农业史,更好地记住王思明教授的学术贡献。
来源:科普中国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