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什么时间种的大豆不起病虫害,大豆结荚后注意防治哪些病虫害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378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目前大豆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东北最有名,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大豆田主要病害的识别和防治知识。大豆根腐病出现根部症状发病症状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成株危害减轻。 病株根部和茎基部形成褐色椭圆形或长条状病斑,甚至累及侧根。 后期根变黑变成褐色,表皮腐烂了。 病株黄色较低,下部叶片早期脱落。 病株一般不枯死,但荚少,粒小。 发病规律该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病原菌可在种子黏附苗出土前发病。 因此,大豆连作地块发病较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易因春季低温和低洼或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目前大豆在中国各地均有种植,东北最有名,世界各地广泛种植。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大豆田主要病害的识别和防治知识。

大豆根腐病

出现根部症状

发病症状根腐病主要发生在幼苗期,成株危害减轻。 病株根部和茎基部形成褐色椭圆形或长条状病斑,甚至累及侧根。 后期根变黑变成褐色,表皮腐烂了。 病株黄色较低,下部叶片早期脱落。 病株一般不枯死,但荚少,粒小。 发病规律该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病原菌可在种子黏附苗出土前发病。 因此,大豆连作地块发病较重,连作年限越长发病越重; 易因春季低温和低洼或连续降雨发病,播种过早、过深,幼苗出土晚、再生慢,耕作粗放地块也普遍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玉米、小麦和马铃薯等作物轮作,及时翻耕、细耙,改善土壤通气状态,减少田间积水。 及时进行中耕培土,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增强抗病力。

药剂防治(播种前使用种子,发病初期喷洒或浇水25%甲霜灵800倍液或2.5%丙腈1000倍液。

大豆菌核病

豆荚的发病症状

病株枯死状发病症状大豆菌核病又称白腐病。 幼苗期发病先在幼苗茎基部发病,向上蔓延,病部呈深绿色湿腐状,有白色菌丝体,病情加重幼苗倒伏、死亡。 成株期茎部或茎基部发生暗褐色不定形或带状病斑,扩大后绕茎一周形成一定病斑,后呈苍白色枯死。 潮湿条件下患部有白色絮状菌丝体发生,其中混有大小不同的鼠粪状菌核。 发病规律大豆菌核病是由核盘菌引起的。 在病源菌充足的条件下,田间湿度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高湿有利于菌核病的发生,干旱少雨发病轻。 经调查重迎茬大豆菌核病发病率,发病率最高的是豇豆,目前油菜大豆田菌核病发病率比常规轮作大豆田高20—50%。 防治方法大豆和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以上; 发病田应在收获后进行深翻,将菌核嵌入土壤深层,并将病残体排出田外,减少病源。

药物防治:目前对菌核病防治效果较好的药物有50%腐霉利、40%菌核净、25%吡虫啉、50%异维酮,用量每亩100g,一般发病初期喷雾1次,7~10次喷洒以上药物时可加入巴斯德,使植物生长迅速恢复,提高防治效果。

大豆灰斑病

出现叶症状

出现荚和茎的症状

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子,也感染茎、荚、种子。 叶上红褐色小斑点后扩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斑点,中间部分灰色,边缘深褐色或黑色。 蒂部感染,椭圆形病斑,中央褐色,边缘红褐色,微黑点密集。 荚尖病斑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灰色,边缘红褐色。 豆粒有斑点的从圆形到不规则的形状,中央灰色,边缘暗色的形状像“蛙眼”。 发病规律大豆苗期低温多雨发病严重,常导致大量缺苗; 大豆茬增加田间菌源加重发病; 密植过多、田间杂草多、植株郁闭、通风不畅或低洼易涝土壤水分饱和的地块种植大豆,灰斑病严重发生。 大豆荚期多雨、湿度大有利于灰斑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应采取避免复发、合理轮作、清除病残体、收获后及时翻耕等措施,减少越冬病原菌。 要根据品种特性适当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杂草,降低田间湿度等。

药剂防治(每亩水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根据病情每隔7~10天防治两次。

大豆霜霉病

出现叶症状

豆荚症状的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幼苗或成株叶片、豆荚和豆粒。 幼苗发病,真叶或其他复叶叶茎部沿叶脉出现较大的绿色斑块,随后全叶变黄枯死。 潮湿时,病斑背面密生着一层厚厚的灰白色霉菌。 成株期复叶散在病斑,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的褪色黄斑,后期变为黄褐色不规则形或多角形枯斑。 病健部分边界明显,发病较重时,许多病斑可合并为更大的块状病斑,该病斑背面也布满灰白色霉菌层,病叶枯萎后可引起早期落叶。 发病规律土壤温度低有利于发病,发病期多雨、潮湿,温度升高交替加重发病,苗期发病与土壤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与其他作物轮作2年以上。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药剂混匀,可选用72.2%霜霉病毒盐酸盐、3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80%三乙氧基磷酸铝可湿性粉剂、70%外显子可湿性粉剂等,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1~0.3%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72%脲锰锌可湿性粉剂150~180g每亩; 或722g/L乌冬面粉威盐酸盐水剂60~70ml,或687.5g/L乌冬面粉威悬浮剂60~75ml; 在水中喷雾时,每隔7~10天喷雾一次。 注意下雨天、大风天、中午炎热的时间段、雾和露水大的时候不能喷药。

大豆紫癜

出现叶症状

出现荚症状的发病症状叶、茎、荚、种子均可感染该病。 羽毛。 初生紫红色小斑点,主要发生在中脉或侧脉两侧,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病斑汇合成不规则形状的大斑。 叶脉上的病斑呈紫褐色,长条状。 严重时叶子变黄,湿度高时叶子正反两面都有紫黑色霉菌。 茎秆。 病斑呈长条状或梭形,红褐色,后期呈灰褐色,有光泽。 严重的整个茎变成黑紫色,上面会长出稀疏的灰黑霉菌层。 荚。 病斑近圆形,至不规则状,无明显边缘,灰斑灰黑色,荚干燥变黑,紫黑色霉菌。 种子。 斑不规则,局限于种皮,不深入内部,症状因品种和发病时期差异较大,多呈紫色,有的青黑色,脐部周围形成浅紫色斑块,严重豆粒全变成紫色,有的龟裂。 发病规律开花期和结荚期多雨,气温高,平均温度12.5-27,发病重; 连作地和早熟种发病重、种植密度过大、通风透光差也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调匀种子。 与禾本科或其他非寄主植物轮作2年以上,清除宿疾种子,及时播种,合理密植,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加强水肥管理。 沟不要太湿,田地的湿度不要上升太多。 苗期用液肥300倍液喷施一次。 荚胀后和膨粒期分别用200-300倍液喷施一次。 促进植物生长,提高免疫力。

开花始期、蕾期、结荚期、柔荚期取30%碱式硫酸铜400倍液或1:1:160倍式波尔多液、50%聚霉菌水剂1000倍液、50%苯并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36%甲硫基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 min

大豆锈病

发病叶的症状发病症状主要危害叶、叶柄和茎。 症状明显易辨认,可在叶两面发病,初生黄褐色斑,病斑扩散后叶背稍隆起,表皮破裂后褐色粉末飞溅,叶早枯萎。 发病规律降雨量大,降雨天数多,持续时间长,长发病重。 南方秋季播种大豆,早发病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大,鼓粒期为害较大。 防治方法选择抗病品种,注意沟排水,形成高埂、高垄,防止潮湿滞留,采用配方施肥技术,增强植物抗病能力。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40%无菌混悬剂500倍液、或50%甲硫磺隆硫混悬剂800倍液、10%多威乳剂3000倍液等药剂每10天防治1次,连续2~3次。 采集前7天停止用药。

大豆立枯病

发病的幼苗的症状

股票枯死的状态

发病症状大豆立枯病仅发生在苗期,幼苗、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病斑,皮质开裂呈溃疡状,病原菌菌丝初呈无色,后逐渐变成褐色。 病害严重时,外形小,生长缓慢,倚地茎红褐色,皮质开裂,呈溃疡状。 发病规律为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 种子质量差发病重,发霉变质的种子一定发病重; 播种越早,苗圃生长期长发病越重; 害虫多、土质贫瘠、肥料不足、大豆生长不好的块块发病重。 防治方法种植管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3年,避免低洼地种植大豆,或加强排水排涝,降低土壤湿度,减轻发病。 就是施用腐败的有机肥。

拌种(用种子量0.3%的40%氯磷甲酯乳剂、或50%福尔敏双可湿性粉剂熬制,或用25%甲强龙0.3kg熬制大豆种子l00kg。

苗期灌根:可选择40%磷酸铝可湿性粉剂400倍液、25%甲霜灵800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

药剂处理)发病初期喷洒8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1800倍液、54.5%恶霉双1500倍液、或3%恶霉美索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连喷1次

大豆花叶病

出现叶症状

发病症状大豆花叶病是一种病毒病,病害症状较多样,可随病毒类型、大豆品种、侵染时期和环境条件而变化。 常见的有花叶卷缩、沿叶脉的疱状斑、叶边下卷、顶枯、株小、局部或系统性畸形或坏死。 感染大豆花叶病毒后,新叶会出现花叶病毒。 这样可以区别于除草剂引起的局部要害。 发病规律生产中使用毒力高的豆种,且媒介蚜发生早、数量多,植株感染早,品种抗病性不高,播种晚则易流行。 防治方法建立无病毒种子田(无病毒种子田要求种子周围100米内无该病毒寄主作物(包括大豆)。 可见种子田苗期应拔病株,收获前也应拔病株。 收获的种子要求带毒率在1%以下,病株率高或带毒率高的种子不能作为下一年栽培的种子。

虫害防治:应及时喷药,消灭传毒介质。 常用3%啶虫脒乳剂1500倍液、或用2%阿维菌素乳剂3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1000~2000倍液等药剂喷雾

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

线虫为害植株后的症状

发病的囊线虫主要危害根系,发病初期叶缺绿,逐渐黄化,严重时矮化,叶黄化,瘦长,逐渐枯萎死亡。 囊线虫最初侵染根系时,根表出现褐色斑点,根系发育逐渐减弱,根系不发达,根瘤减少,根表皮出现龟裂,易被其他真菌和细菌侵染而引起腐烂。 根内雌性成熟后出现在根表,根上可见白色或淡黄色的小米粒大肉质颗粒,即线虫成熟的雌性。 发病规律性线虫在田间传播主要是田间作业时携带农机和人、畜含线虫或囊的土壤。 其次是灌溉、流水和不腐败的肥料。 种子夹囊可以远距离传播病害,是病害向新区传播的主要途径。 通风良好的砂土和砂壤土或干燥贫棱土壤适合线虫生长,碱性土壤适合线虫的生活和繁殖。 大豆连作和迎茬栽培中,大豆胞囊线虫病发生较重,种植第一期非寄主作物后线虫数量急剧下降。 防治方法病田种植玉米或水稻后囊泡量减少30%以上,是一种有效的农业防治措施。 另外,避免连作、重茬,进行合理轮作。

药物防治提倡给予5%阿维菌素或甲基异磷水溶性颗粒剂。 另外,还可以用3%克丝磷5kg拌土后打孔施策,效果明显。 在虫量较大的地块,3%呋喃唑酮颗粒剂每亩给药2~4kg,或5%哌甲酯颗粒剂8kg或10%半岛电视台颗粒剂2.5~5kg。

大豆病虫害防治史:生育期

防治对象

防治措施

播种期

根腐病、菌核病、紫癜、霜霉病等

15%多福混悬剂的药种比1:40-60

囊性线虫病、地下害虫等

20%大众悬浮剂1:40或30%毒死蜱悬浮剂

杂草

40%辣椒红乙霜200-250克/亩播种后芽前施用

苗期

大豆花叶病

3%啶虫脒乳剂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溶液剂3000-4000倍液氨基酸水溶肥

霜霉病

72%乳油尿素锰锌可湿性粉剂150~180g/亩

蚜虫、盲蝽

10%吡虫啉溶液3000-4000倍液

1.8%阿维菌素乳剂1500倍液或5%甲基生物素乳剂4000-5000倍液

红蜘蛛

5%噻肟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3%炔烃乳剂3000倍液,

花荚期

菌核病、大豆紫癜、灰斑病、叶斑病

70%甲硫基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斑状悬浮剂2000倍液、或50%帕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霜霉病

72%乳油尿素锰锌可湿性粉剂150~180g/亩

蚜虫、盲蝽

45%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高氯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

美洲斑潜蝇、造桥虫、螟、玉米螟、食心虫、甜菜夜蛾、玉米螟等

红蜘蛛

5%噻肟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73%炔烃乳剂3000倍液,

荚结期

大豆紫癜、灰斑病、叶斑病等

70%甲硫基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倍液、或25%斑状悬浮剂2000倍液。

大豆食心虫、玉米螟、造桥虫等

45%毒死蜱乳油1000-1500倍液、25%高氯辛硫磷乳油1000-1500倍液、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液、或1.8%抗生物素蛋白乳油1500倍液

请关注更多文章和视频@三农科普每日持续更新,请阅读转发!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病虫害 图集 大豆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