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张尚武胡希望
金色的秋天,享受丰收。 10月28日,第23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在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在高级粮食展区,“洞庭天下水,湘米天下粮”的标语十分醒目,背景倒映着洞庭湖地区的机器收获影像,洋溢着丰收的气氛。
卖场展示的玉针香米、稻虾米、蛙畑米,参观者们频繁驻足。 该台展示的凤凰苦荞、新田大豆、新化糁子、安化小种子花生等干燥杂粮也令人耳目一新。
“湖南好粮油”充满活力
展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湘米产业以“湖南好粮油”为龙头,走“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路径,全省粮食年总产量稳居600亿斤高位,湘米质量“脱胎换骨”,大规模种粮积极性高
“柜台上的展品都是‘湖南好粮油’产品。 ”省粮食物资储备局专家刘仲秋告诉记者,目前全省共有28种产品被评为“中国好粮油”,110种产品被评为“湖南好粮油”。
(今之香米1号。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缓行摄)
近年来,湖南省持续开展“湖南好粮油”活动,示范企业要求标准化生产、良种良法配套、产地环境安全、产后储运加工优化。 以“今香”米虾米为例,稻虾共生,引水灌溉,土壤检测达标,要求稻谷低温活性贮藏,细小加工粒过硬,保证了大米的自然清香,蒸煮米饭味绵长。
依托“湖南好粮油”,湘米产业品牌矩阵初步形成。 在农博会展馆,省重点打造的“洞庭香米”“湖湘杂粮”“湖南米粉”三个省级公共品牌亮相。 “常德香米”、“南县稻虾米”、“华容稻”等区域通用品牌各具展会特色,“金健”、“瑶珍”、“吉娃”等多个企业品牌汇聚展会人气火爆,湘米产业充满活力,扎扎实实高端
(瑶珍香米种植基地。 通讯员摄影)
以农业为先,以科技为力
这次农博会是首次开设农业馆,吸引粮食生产者前来咨询。 来自双峰的谷物生产者王向华说,政府补助农民种植粮食,优质稻越来越值钱,所以来农博会看看,想为明年选种子,多赚钱。
种业馆主要推广优质杂交水稻品种,令人振奋。 桃优香占、泰优553、隆晶优2号品种,排样米粒细长、通透,米质达到国家一等优质米标准。
( 10月11日,隆回县羊古坳镇雷峰村超级稻农民专业合作社,专家对该合作社栽培的杂交米新品种甬优7860高产试件进行现场测定生产。 贺上升摄)
“杂交米曾经口感不好,难以开拓市场。 目前,新一代高级杂交稻米质已实现“脱胎换骨”。 ”省内水稻育种专家王建龙表示,随着耐盐碱杂交水稻选育的突破,湘米将加快扩张,实现洞庭鱼米香天下。
优先农业,赋予科技力量。 农博会推出智慧农业沙盘,展示现代农业发展成果。 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水稻种植生产全程数字化。
( 4月11日,在益阳市赫山区智慧农业育秧厂,技术人员正在观察秧苗生长情况。 郭立亮摄)
据了解,中联重科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率先在西洞庭管理区、大通湖管理区、贺家山农场和沅江市草尾镇推广智慧农场,开发“数字大米”,成为第一批“数字湘大米”。
“把人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让种田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农博会的农机馆里,充满了各种新机具、新技术。 通过耕耘整机、插秧机、收割机、植保飞机等新机具,实现水稻从生产到收获全过程机械化。
( 2021年7月22日,长沙市望城区高塘岭街道新阳村全能农机专业合作社无人农场,全国首个双季稻区无人农场迎来水稻“夏收”。 辜鹏博摄)
在农机馆门口,省农机事务中心配备专门人员,为旱作大户现场办理购房补贴。 双峰县种粮大户王向华看中了“久保田”插秧机,详细咨询了价格、补贴和机具性能,高兴地说:“政策好,机械化种田能赚钱,农民愿意干。”
(一审)胡信松; 二审:李志林; 三审:邓梅辉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