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喂! 王先生,你什么时候来? 我的猪从栅栏里出来。 ”“是的,石先生! 不要卖给别人哦! 下周来。 ”来到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市西舍路镇保甸村委会田口组养殖大户石军花家时,她正在打电话联系外地客户来买猪。
“过去越穷越没有门路,现在越干越有干劲。 通过养猪,我家摘了“贫困帽”,摘了“贫困包袱”。 看这两百多头肥猪,市场价值一百多万元呢。 ”。 石军花讲述了自己的扶贫故事,脸上写满了幸福。
石军花今年35岁,有5个家庭。 几年前,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一家以耕田、打工为生,一家住老祖宗留下的土房,生活困难,被评为贫困户。
2015年,在扶贫政策支持和各级政府的支持下,石军花家办理了5万元无息贷款,开始家庭养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几年后,石军花家的收入一天比一年好,实现了脱贫摘帽,稳了脱贫的饭碗,搬到了干净的新房。 房间里宽敞明亮,融合了温暖,从几年前那种“苦寒”式的“宅边”到“红火”都没有了。
“现在国家出台了肉牛养殖的好政策。 镇党政府邀请了养殖专家对我们进行肉牛养殖政策的讲解和技术培训,教授我们科学的养殖技术。 我对养牛有信心。 于是申请的20万元创业贷款用于肉牛养殖的发展。 ”石军花一边喂牛一边对这里说。 “都是靠党的好政策和各级政府的帮助,不仅脱贫,而且找到了致富的门路。 这一天越来越奔头了。 ”
目前,石军花家养殖的生猪,规模达200多头,预计今年年底出栏200多头,销售额达100多万元。 肉牛养殖7头,预计今年年底上市10头,销售额达10万余元。 “幸福是奋斗的东西。 ”石军花说:“政策这么好,我们要更加努力! ”。
产业蓬勃发展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点睛之笔,是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楚雄市西舍路镇因地制宜,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中心,发挥生态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产业,加快农业品种培优、提质增效、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订单化对接、产业化发展。 完成2000亩大豆有机产品转化认证,分别完成300亩贡菜、西瓜、丝瓜、豌豆、番茄有机认证,利用微信小程序宣传购买有机古树核桃; 新增中药材2000亩,贡品10000亩,花椒200亩; 出栏肉黄牛1万头,种猪3万头小米辛3000亩,新发展香辛红太狼种植1000亩; 新引进培育2家农业龙头企业,规范提升11个农民合作社……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走上生态发展之路。
云南网通讯员何明杰钟皓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