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从用行动诠释新时代工匠精神的“中国好人”许启金,到渴望打造“乡村不灭蜡烛”的95岁退休教师叶连联,从为转移大侠而英勇牺牲的基层纪检监察干部李夏,从背负脑瘫孙女读书梦的六十岁老人汪桂月。
自2008年中央文明定期评选“中国好人”以来,安徽省“中国好人”连续13年蝉联全国之冠。 他们厚植精神文明沃土,用“凡人英雄”的故事,汇聚温暖阳光,点亮人间美好,凝聚起新征程上昂扬奋进、向善的力量源泉。
平凡的人们最感动我了
奇石、云海、黄山松。 八月的黄山风景如画,游人如织,人们为眼前的美景所陶醉。 这时,旁边的悬崖上,一个黑色的男人像“蜘蛛侠”一样飞过屋顶,在墙上走,捡垃圾。 他把绳子工李培生安置在“中国好人”、黄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园林开发分公司。
今年是李培生在黄山风景区工作的第25年。 “以山为家,以路为友”的李培生,已经把自己融入黄山。 这些年来,他累计绳子长达1800公里。
“这是我第一次在悬崖上工作,我也很害怕。 黄山悬崖,最高处的垂直落差高达十几层楼高,居高临下令人目眩。 ”李培生说。
20多年来,李培生从别人嘴里的“李”变成了“李”。 皮肤变黑了,皱纹变多了。 不变的是一颗炽热的心。 帮助捡起掉在悬崖下的手机和钱包等贵重物品。 义务咨询员、旅游摄影师、宣传推介黄山; 协助防洪抗旱、森林防火,保护景区安全。
2012年,李培生入选“中国好人榜”。 “这个荣誉不是给我个人的,而是给所有在山上忙碌的兄弟姐妹的。 ”李培生说。
第十九代黄山迎客松守松人胡晓春是李培生的兄弟姐妹之一。 “保护迎客松,就是保护我的‘亲人’,让我觉得自己像个长辈。 ”
看起来平凡的工作,比想象中要难。
每天早上6点起床,每小时巡更接客松,每天巡更7次,每天写迎客松日记……12年来,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黄山山顶上,胡晓春每天坚持“一人一棵树”相守,平均每年300多棵树
2021年,胡晓春入选“中国好人榜”。
李培生、胡晓春是数以万计“中国好人”的缩影。 他们的故事平凡而伟大。
“蜡烛的光照不到。 我是个小萤火虫。 我希望我的最后一口气是在三尺讲台上喊道。 ”粉笔、两袖清风、“中国好人”,安徽和县退休老教师叶连联的一生感动了无数人。
搪瓷茶缸用了30多年,衣服穿了几十年,缝修补补,叶连联创办了“保护未成年人的家”,没有向学生要过一分钱,离家远的学生也经常在叶连联家里免费吃饭住宿。
“保卫未成年人家园”的墙上,有一面锦旗——“乡村永不熄灭的蜡烛”。
就像在歌里唱的那样,谁是真正的英雄? 平凡的人们最感动我了。
不要埋没身边的善行义举
“我们的孩子可能谁都考不上好大学,但我希望他们成为各行各业的有用之人,热爱生活,懂得感恩。 ”为千余名留守儿童搭建起温暖“家园”的“中国好人”、黄山市歙县育鸿学校创办人汪育红说。
所有好人,都是点燃信仰和希望的明灯; 善举都是爱的接力。
经常哭泣的孩子冲进汪育红的办公室,悔恨地逃进她的怀里。 听了她轻松的话,孩子们破涕为笑,又冲了出来。 这样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出现。 十五年来,汪育红目送着这么多学生带着希望和从容离开。
春风化雨。 在安徽好人馆,人们静静地驻足观看、聆听,感受每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带来的心灵震撼。
“我们将通过图片、实物、视频等方式向观众介绍道德典范和中国好人的先进事迹,展示礼遇好人、关爱好人的做法。 ”安徽好人馆馆长江山表示,近年来,他们与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等19所高校共建德育教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用“凡人英雄”的故事传递真善美的道德力量,激励更多的人积小成大爱
正因为崇尚英雄,才会有英雄;正因为成为英雄,才会有英雄辈出。
创办省市县三级好人馆,凡人好人被拍成短视频、微电影,被拍成小说、歌曲……安徽加强长效机制建设,让好人走进百姓生活,传递真善美,“凡人星光”引领更多身边人向善。
“在挖掘先进典型的基础上,采取‘大有人在、大有人在’的方式,充分发挥大有人在自治组织的作用,从楼房、村居、企业、学校等基层单位抓起,实现村、乡、县、市、省五级好人推选全覆盖。 ”安徽省文明办负责人说。
设立道德基金、创新实施道德信用工程、完善见义勇为奖励补偿……安徽大力建立关爱善人的健全奖励机制,通过一系列务实帮扶奖励措施,让“平凡英雄”感受温暖,“有德者志在必得”
“我想,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社会上的各种‘礼遇’一直都是温暖而感动的。 我相信人与人之间的互助,会让社会越来越好。 ”亳州市民胡建门因勇救落水老人而被评为“安徽好人”,他告诉记者。
据有关部门介绍,安徽省各级“好人”当选各级“两代表一委员”超过1000人。 日前,安徽省选举产生了57位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路丙辉、余静、苏保信等11位“安徽好人”光荣当选。
精神上受到表彰,政策上受到优待,政治上受到照顾。 安徽保障制度、多管齐下、保持正气、弘扬美德,让模范典型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在全社会形成“爱者常爱、敬者常敬”的良性生态。
“正因为‘好人’得天独厚,社会才能建立正气! ”采访中,许多基层干部深有感触地说。
用蜡烛点蜡烛,用星光照亮星光
黄山顶上,有18名像李培生一样的绳子工人。 他们长年在陡峭的悬崖之间穿行,保护着景区的清洁。
“榜样就在身边。 大家在李培生的带领下,把“一尘不染”的精神践行到日常工作中。 ’张华明和李培生是老搭档,在山上工作多年。 李培生多年的辛苦让他产生了共鸣:“作为保护黄山环境的一员,我有责任把‘家’打扫干净,让更多的游客爱上黄山。”
胡晓春的同事丁丁和他一样,也是吴人,2016年来景区工作,从此再也没和他见过面。 “我们办公室外面是观景台。 每当游客丢了东西,老人或孩子摔倒,他总是第一时间冲过去。 ”丁丁说,自己从胡晓春那里汲取了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养分。
学习榜样,做榜样。 这就是“中国好人”榜样的力量。
“如果我没有能力做大事,用大爱做小事、扎根一线、掌握技术,把小事圆满做到极致,也是成功的。”“中国好人”许启金说。
“目前,安徽有5人获得‘时代楷模’称号,25人被评为全国道德楷模,1632人被列入‘中国好人名录’。 ”安徽省文明办主任王芳介绍,“中国好人榜”安徽连续13年蝉联全国第一,贤思齐、择善而从的文明新风深入人心。
江淮大地上,“中国好人”从“风景”到“风尚”,为新时代的“皖美安徽”注入精神内核。
1000多条高压输电线路带电作业、消除各种缺陷和隐患3000多条、电力线技术成果59项、各种专利43项……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让许启金成为行业“状元工程师”。 他成立了工作室,把自己的经验技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弟子们。 近年来,200多名学徒成为爱岗敬业的技术骨干。
徐辉假日小分队、许启金工作室、李二宝志愿服务队……在安徽,“中国好人”、道德模范引领的志愿服务组织深入城乡社区、田间地头,引领社会各界志愿者,让德行之花遍江淮大地
凡人星光闪耀。 正是无数平凡的英雄奋斗,凝聚成新时代中国昂扬奋进的洪流。 (记者王菲、大卫)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