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圆桌|基因编辑育种展望:竞争激烈,产学研需要共同努力解决种业问题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412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澎湃新闻》记者王晶晶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试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粮食安全危机面前,我国农业急需开发适合国情和需要的“农业芯片”,减少粮食、种子依赖进口。“目前我国依赖进口农产品有三大痛点,绝对量过高,进口国单一,进口作物集中。 ”5月1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刘春明在APEC中青委与果壳硬科技召开的种业新科技在线会议上表示,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主要是大豆、油菜、玉米,其中72.6%来自巴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澎湃新闻》记者王晶晶

世纪中叶,孟德尔通过植物杂交试验发现了生物遗传规律,为农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全球粮食安全危机面前,我国农业急需开发适合国情和需要的“农业芯片”,减少粮食、种子依赖进口。

“目前我国依赖进口农产品有三大痛点,绝对量过高,进口国单一,进口作物集中。 ”5月10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刘春明在APEC中青委与果壳硬科技召开的种业新科技在线会议上表示,2021年我国进口粮食1.6亿吨,主要是大豆、油菜、玉米,其中72.6%来自巴西

刘春明说,中国粮食对外依存度按重量计算不到20%,但按耕地面积计算,需要11.5亿亩耕地。 我国目前有18亿亩耕地,也就是说生产中国粮食的三分之一土地在国外。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到今天,我国以小麦、水稻、玉米为代表的三大粮食增产主要依靠杂交育种技术,与美国相比,粮食亩产还有一定差距。”刘春明说。 刘春明说,中国小麦平均亩产375公斤(美国231公斤,高63% )。 中国水稻亩产471公斤(美国亩产561公斤,低19% ); 中国玉米平均亩产421公斤(美国756公斤,低82% ); 中国大豆平均亩产129公斤(美国238公斤,低85% )。

中国大豆平均亩产相当于美国的60%。 刘春明表示,较大的产量差异一方面是资源存量的差异,一方面是美国转基因品种的广泛应用。 过去20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其中玉米进口的95%以上和大豆进口的90%以上是转基因作物,中国本土转基因作物的产量仅占世界总量的1.5%。

20世纪70年代,转基因技术的出现结束了二战以来的全球粮食危机,但中国对转基因作物的生产和推广态度谨慎,加上少数粮食企业对转基因技术的垄断,给中国的粮食安全带来了压力。

相比之下,作为转基因技术发展的前沿,转基因具有缓解转基因技术安全争议、可控性强、商用领域广、安全价值高等优点,已成为当前种子产业发展的热点。

2016年,“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被列入国务院发布的“十三五”规划。 这标志着中国开始将基因农业技术纳入战略重点,增强中国育种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与其他手段相比,基因编辑优势明显,一个重要特征是定点饱和突变,可以准确修改DNA水平。 ”世界大型先正达集团首席科学家许建平表示,通过删除和插入小片段碱基、准确置换单碱基、置换等位基因等基因编辑技术,可以改变基因表达模式,获得基因新功能。

从技术原理上讲,转基因是插入了外源基因,而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精确改造作物自身的基因组,不插入本来就没有的外源基因片段。

许建平说,早期基因编辑技术开发了一些工具,但发展缓慢,2012年美国生物学家珍妮弗杜德纳( Jennifer Doudna )法国微生物学家伊曼纽尔查彭蒂尔( emanual chappentill )研究小组在细菌免疫方面取得了突破2013年,来自Broad Institute的华裔科学家张锋将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首次应用于哺乳动物和人类细胞,基因编辑技术“起飞”。

目前,种子行业广泛使用的基因编辑技术是CRISPR-Cas9。 以该技术获得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珍妮弗杜德纳在TED演讲时表示,在crispr ( 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palindromicrepeats )系统中,有一个叫Cas9的容器最后,我们的研究主要是了解Cas9蛋白的活动,将其视为一种能够调控其功能,准确去除或插入特定DNA片段的基因工程技术。

许建平表示,基因编辑在种业中的应用可以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的农产品,如培育出的品种可以实现更高含量蛋白质、维生素等的产业链增益,如延长销售时间、产后保鲜和防病; 为了使生产者获得新的利润,例如准确实现高产、抗病、抗旱、抗倒伏等功能。

“基因编辑成本低,周期短,改变的基因少,稳定性好,通量高,能同时编辑多个性状。 ”上海弥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弥生生物)董事长、首席技术官骆超表示,弥生生物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多种优质性状的花生新品种——“超级花生”,打破了国内大豆供应困境。

图来源:上海弥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技术官骆超演讲ppt

骆超表示,花生含量和亩产均超过大豆,高品质花生种植的推广可以在不增加耕地面积的情况下提高食用油供应,基因编辑培育的花生作物不仅除草剂,而且含量和油脂质量也有所提高。 “超级花生”将这三种个性形式组合在一起,同时编辑三种个性形式涉及5个基因,可以有效解决食用油战略安全和蛋白饲料战略安全。

2022年1月24日,农业和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了《农业用基因编辑植物安全评价指南(试行)》。 主要对未引入外源基因的基因编辑作物,根据可能出现的风险申请安全评估。 指南简化了转基因作物商业生产的审批流程,减少了转基因作物在中国商业使用的时间和经济成本。 业内普遍认为,该指引的出台打开了国内基因编辑作物产业化应用的大门。

作物科学亚洲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赵强表示,中国在技术上不落后于其他国家,也有可能在弯道超车,但政策上其他国家有更方便的通道。 寻找更好的基因,国家、科研界、产业界必须合作。

骆超表示,基因编辑技术在主要粮食作物和战略作物方面优势较大,国内有实力的研究机构和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竞争激烈。

巴斯夫农业解决方案部法规和政府事务总监曹祖平表示,基因编辑为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机遇,好的性状需要通过好的品种来实现,性状开发者需要与好的种子公司合作对好的性状进行授权。 他强调,一旦产品准备进入国际市场,就要警惕各国监管方式的差异。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张亮亮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标签: 圆桌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