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美国的粮食亩产量大吗,美国农作物产量排行榜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609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农业生产国,生产规模大,粮食产量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8亿吨,美国为5.7亿吨,两国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 中美两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从农作物种类来看,中美有很多相似之处,农业生产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总产量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具体到亩产有细微差别。首先是小麦亩产。 我国多年来稳定在750~800斤范围内,2021年全国平均亩产为775斤,2020年也达到766斤。 统计网站sta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中国和美国都是当今世界重要的农业生产国,生产规模大,粮食产量高。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2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为6.8亿吨,美国为5.7亿吨,两国合计占世界总产量的40%以上。 中美两国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 从农作物种类来看,中美有很多相似之处,农业生产以小麦、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总产量也居世界领先地位,但具体到亩产有细微差别。

首先是小麦亩产。 我国多年来稳定在750~800斤范围内,2021年全国平均亩产为775斤,2020年也达到766斤。 统计网站statista的数据显示,2001~2021年美国小麦平均单产最高纪录也分别为456斤( 2016年)、2020~2021年为430斤、384斤,整体保持在350~500斤之间。

2001~2021年,美国小麦平均单产

我国小麦平均亩产是美国的1.7~2倍,差距一目了然。 但在玉米和水稻单产上,我国不仅没有优势,反而被美国甩在了后面。 根据农业部的数据,2020年美国玉米平均产量达到亩产1479斤,2021年也同样达到1439斤,平均亩产稳定在1400~1500斤之间。 在我国,同水平单产多发生在黑龙江、吉林、山东、河北等玉米优势产区,但综合全国4332.4万公顷玉米种植面积,2021年平均单产839斤,美国单产更是我国的

水稻的情况也大致相似。 同样根据Statista的统计数据,2021年美国水稻平均单产为1152斤,打破了历年高产记录。 同一年,我国水稻平均亩产948斤,相当于美国的79%,差距也很明显。

由此可见,我国小麦亩产水平处于领先地位,玉米和水稻生产状况截然相反。 结合总产量来看,中美两国的常规作物也同样不相上下。 我国小麦、水稻总产量高于美国,居世界第一。 美国玉米总产量高于我国,居世界第一。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农业生产力相当,光靠亩产、总产量很难分优劣。 换个角度看,从资源存量和生产方式来看,美国农业优势凸显。 首先,美国农业的资源存量优于我国,土地、气候的先天优势更为明显。 美洲西高东低、南北纵列分布,中部大平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基地之一,培育了著名的“玉米带”、“小麦带”。 大平原面积广阔,北起五大湖,南接墨西哥湾沿岸平原,从北到南贯穿整个美国中部,覆盖国土面积的50%左右。 这个地区地势低洼,土壤肥沃,农耕条件得天独厚。

在气候方面,美国本土大部分是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充足,48个州的平均降雨量达700~800mm。 中北平原还具有冬夏炎热、季节温差大的气候特点,适合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生长,为农作物连年高产奠定了“保底基础”。

与美国相比,我国陆地面积更大,但地形更复杂,约70%被高原、丘陵和山地覆盖,平原地形只有12%,适宜耕作的土地面积比美国少。 我国优质耕地分散在长江中下游、黄淮海、东北等平原地区,各地气候条件差异很大,难以集中发挥规模优势。 在气候方面,我国以季风性气候为主,降水季节性分布不均,给农作物生长带来了不利影响。

其次,美国农业机械化程度更高,智慧农业快速发展,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美国农业生产建立在强大的工业基础上,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播种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农机设备,小麦、玉米等主要农作物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收获质量。 另一方面机械化的普及提高了美国农民的生产能力,增加了农场的经营规模。 2017年农业调查显示,美国农场数量为204万个,平均每农场经营耕地178公顷,每100公顷只需要一个劳动力。

美国的机械化进程不是单纯增加机器数量,而是提高智能化水平,以卫星定位遥感技术为基础,发展精准农业、智慧农业。 无人农业机械可完成播种、浇水、喷洒农药、施肥、收获等工作过程,先进的传感器可采集农田、土壤、天气、植物生长等相关数据,智能分析农作物健康状况,便于技术人员推荐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生产方案。

不可否认,美国不到1%的人口可以满足全国3亿多人的粮食需求,可以向海外大量出口农产品,与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 与美国相比,我国机械化率低,智能化水平不好,农业生产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国土地条件不同,我国耕地不具有“大而平”的特点,呈现出细碎化和小规模经营的特点,地形条件复杂,客观上不利于农机的快速普及。

另一方面,机械化率的高低也与农作物自身的特性有关。 我国三大主力粮食中,综合机械化率最高的作物是小麦,其次是玉米,最后是水稻。 首先来看看小麦吧。 优质小麦品种的推广,使小麦生长性状更加统一,株高、行距整齐度得到改善,标准化栽培更好地适应了机械化作业。 据统计,2020年,我国小麦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7%,耕、种、收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9.67%、90.88%和95.87%,在三大主力粮食中率先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相比之下,玉米机械化推广存在难点,2020年综合机械化率仅为89.76%。 其中,农田耕作和玉米播种可以在大型农机上进行,但最重要的收获环节是机械化困难。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国各地玉米种植标准不统一,推广品种、种植行距、成熟期、收获期存在差异;二是玉米在机耕过程中存在适应性差、性能不稳定、田间损失率高的问题,专用农机设备有待改进

我国机械化率最低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2020年综合机械化水平只有84.35%,薄弱环节处于播种阶段。 我国水稻的播种方式以人工插秧为主,劳动成本高,主要是因为机械插秧要求在配套的育秧盘内育秧,而我国水稻插秧多由农户单独育秧,不符合机械插秧的要求。 在水稻播种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称赞,80%的稻田采用机械中继,20%的稻田采用飞机提水喷洒,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据美国水稻网站报道,全美稻农总人数为5563名,负责的水稻面积达113万公顷,这与美国克服插秧机械化难题有直接因果关系。

总体而言,中美两国主要粮食生产各有优势,在粮食总产量上,我国略胜一筹。 细分为各类农作物,两国产量指标互有高低,不分伯仲。 但在资源存量方面,我国土地条件、自然气候优势不及美国,实现规模化生产存在一定困难。 就生产方式而言,美国机械化无疑是最大的亮点,生产效率高,单位成本低,配套技术有效。 全面吸收美国的成功经验也不是一件明智之举,希望结合我国自身资源存量基础和农业现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稳步提高效率。 相信未来,“中国式农业”终于可以探索出一条高效的生产之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