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新华社北京十一月十五日电题:冬闲田里农事繁忙——来自长江流域部分省油菜耕作现场的报告
新华社记者
稳定送种、送服务面积,增加产量……立冬已过,长江流域广袤的田野上,依然一片繁忙景象,不少冬闲田种下油菜,“披绿”过冬,为农民增收贡献力量。
冬天的田地里种了油菜
连日来,在湖南省沅江市共华镇紫红洲村的农田里,村民们忙着耕地、施肥、移植,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
“这段时间,在田地闲置的时候,我都可以种油菜,改良土质,增加收入。 ”在紫红洲村种粮的大户郭新像往常一样早起,去给自家的菜地浇水。 前几天种的油菜上已经出现了点点的新绿。
湖南省沅江市共华镇紫红洲村村民种油菜。 新华社发(何文杰摄)。
油菜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彤小玲介绍,我国油菜种植分为油菜花产区和春油菜产区,其中油菜花超过九成,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各省。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 推广长江流域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优质政策、良种、强科技,鼓励农户扩大油菜种植。
湖北省计划继续挖掘冬闲田潜力,今年再扩大油菜秋冬播种面积50万亩,确保夏收油菜面积达到1770万亩。
“县里为我们提供了农机服务、种子和化肥。 我家五十亩地都种了油菜。 ”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张池村村民刘成红说,今年油菜籽收购价格在3元/斤左右,比去年上涨了几个角,大家种植积极性都很高。
在安徽铜陵市义安区胥坝乡,油菜种植大户黄国华用无人机喷洒一控剂。 “油菜已经长到六片叶子了,必须抑制它的生长,矮化植株,发展根系,防止倒伏。 ”他说。
帮助新技术、新农机增种
安徽省是油料作物的主要生产省份之一。 今年安徽省积极鼓励冬闲田种油菜,比去年增加种植面积110万亩。
“今年下午油菜产量超过400斤/亩,部分高产田块达到500斤/亩。 ”安徽省油料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周可金表示,在扩大种植面积的同时,必须促进增产增收。 两年来,安徽省通过改良品种、改良机具,大大降低了油菜机收损失率,同时推出了综合选育的高产优质栽培模式,使大户具备了栽培的潜力和信心。
新育苗技术、农机装备的应用也在帮助长江流域油菜的扩散。 11月初,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山背村一家智慧农业育秧厂,一棵棵棵青葱的油菜苗长势喜人。 大户大户大户开着农具,上午就种完了十多亩油菜苗。 “如果有培育幼苗的工厂,栽培效率会大幅提高。 明年早稻也不迟,土地可利用了,肥力更好了! ”付给有钱人说。
图为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山背村为种植大户准备插油菜机。 (袁州区网络应急指挥中心供图) )。
宜春市袁州区农业和农村局农业推广研究员高素丽告诉记者,这是今年新引进的技术,将油菜苗培育成机插苗,可以像水稻一样进行全程机械化种植,即耕即种,省时省力。 “为减少旱涝灾害,袁州区采取稻秧种植、集中育苗等方式,引导农户和合作社推进农业收获全程机械化生产。 ”
提高生产能力仍然有很大潜力
为积极扩大油菜种植,长江流域部分省份因地制宜,陆续推出惠农“礼包”。
湖南省今年投入支持油菜生产的资金近10亿元,主要用于油菜生产成本补贴,覆盖96个县(市、区)。 支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承担更多扩种任务,打造油菜“百亩攻关田、千亩示范方、万亩建设片”,推动油菜稳产增产。
据湖北省油菜办公室统计,近三年来,全省油菜种植面积累计增加500多万亩。 油菜产业链逐步延伸,功能也趋于多样化。 “油用”、“花用”、“蜜用”、“肥用”、“菜用”、“饲料用”依托“一油六用”,荆门市沙洋县对油菜产业实施全产业链布局、多功能化利用,7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近30亿元的全产业链
“今年全镇将种植1000亩油菜。 不仅可以提高冬闲田的土地利用效率,明年春天还可以看到美丽的油菜花海。 ”在江西省上犹县营前镇上湾村的高标准农田里,江西鑫禾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营前区负责人周冬平告诉记者,营前镇正在建设“两千亩”的连作油菜基地,使油菜产业成为该镇农旅融合的新亮点。
图为上犹县营前镇上湾村村民抓紧时机种植油菜。 (上犹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与此同时,一些专家表示长江流域油菜扩大种植仍有很大潜力。 据侗小玲介绍,目前全国油菜平均产量为每亩135公斤左右,许多品种含油量在43%左右。 我国已培育出许多高油新品种,未来通过良种良法组合、农机农艺融合,油菜单产和含油量还有提高空间。 (记者侯文坤、陈春园、周勉、水金辰)。
专栏主编:顾万全张武图文编辑:程沛
来源:作者:新华社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