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是我国主要粮食品种之一,兼有粮食作物和畜禽养殖业饲料的双重身份,在国民经济和人们生活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 我国的先民从商代开始栽培大豆。 历史悠久,大豆被用于食用油、酱油、豆腐(当然也有辣条)等很多方面。
在中国大豆需求不断增长的20世纪,我国大豆的产量和出口量长期位居世界第一。 张学良统治东北时期,东北大豆是奉系军阀的主要出口商品,依靠这一高额收入,张家养活了20万大军。 在大洋彼岸,美国的大豆产业也在蓬勃发展,1941年农业部启动了第一个政府大豆价格支持计划,鼓励农民生产大豆。 结果,一年后的1942年,美国大豆产量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并一直保持到今天。 到1973年,大豆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经济作物,领先于小麦和玉米。
美国大豆产业之所以领导中国,可以说是依靠美国农业的高度现代化。 科学管理、高产品种,都是美国大豆产量节节攀升的坚强后盾。 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美国大豆的出油率从17%上升到22%。 不要小看这5%的上升。 对榨油企业来说,溢油率每上涨1%,每吨利润将上涨150元。 1995年以前,我国一直是大豆净出口国,但20世纪95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居民肉禽蛋乳鱼等动物源食品摄入量大幅增加,促进了豆粕饲料加工的扩张。 与此同时,大豆油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植物油品种,食用消费占总量的85%以上。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开始大量进口国外大豆。
2004年,美国发动大豆战争的2003年,我国加工能力达到6000万吨,而中国大豆产量只有1000万吨,广泛依赖进口,其中大部分是从美国进口的。 中国有13亿巨大人口,有广阔的市场,但实际上早在1974年,联合国粮食农业第一次世界粮食会议召开,当时西方专家就得出结论,中国养活不了10亿多人。 有缺口,就有利润。 从1974年开始,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路易威登4家绰号ABCD的粮食业者盯上了中国。
随着中国大豆需求的日益增长,美国将目光投向中国大豆市场,2004年,美国农业部率先降低大豆产量,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价格连续上涨,涨幅接近两倍。 大豆价格原本为每吨2300元,2004年4月上涨到4400元。 中国的大豆企业听到这个消息开始惊慌失措,开始囤积大豆,2004年4月,中国企业以4300元1吨的价格收购了800万吨大豆。 随着中国粮食企业开始大量囤积大豆,农业部又提高了产量数据,国际基金紧随其后开始做空,大豆价格突然直线下降。 于是,巨大的价格落差一下子把很多中小企业逼得走投无路。
中国惨败,国内大豆市场在“2004年大豆战争”后被垄断,国内油脂压榨企业损失惨重,近70%的企业停产,大量企业破产。 美国的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夫、丰益五大粮食商借此机会进入中国,低价收购了这家70%破产的压榨厂。 参加中国许多大豆冲压企业。 控制中国大豆加工能力的85%
随着美国控制上游加工产业,他们又向下游的食用油市场伸出了手。 作为美国粮食巨头ADM的“马甲”,益海嘉里占据着中国食用油市场的绝对老大地位,我们熟悉的XX鱼、XX门、XX花等主要品牌都有四大粮食运营商的参股,随后,它们反过来开始操纵中国食用油的定价权。 美国在中国形成了转基因育种、生产、加工、零售、品牌等全过程的产业控制。 我国大豆市场的定价权属于他人,对外依存度极高,也影响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在四大粮食制造商的主导下,大豆油和豆粕的价格从06年开始飙升。 短短两年内,豆粕上涨使肉类和家禽类价格翻了一倍,豆油更是翻了三倍。
由于美国控制着大豆产业,中国豆农种植的大豆收购价格逐年下降。 例如,东北地区的豆农2009年种一亩大豆的净利润从原来的110元左右下降到20多元,变成了零利润。 大豆成为东北地区利润最低的农产品,很多豆农的大豆只能腐烂在自己家的仓库里。 另外,我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购买者,但现在大豆是购买者市场,却得不到定价权。 大豆生产国一般可以将杂质控制在1%以内,但我方与美方签订的大豆进口合同放宽到了2%。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主要大豆产地黑龙江大豆的种植面积迅速萎缩。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产区,产量占国产大豆的1/3。 2006年该省大豆种植面积5905万亩,比2005年减少416万亩,但2008年大豆面积下降到4700万亩以下,进一步减少600万亩左右。2010—2012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到不足4000万亩,同期产量下降到不足400万吨。
目前,中国大豆市场仍被美国垄断,2020年,巴西、美国、阿根廷3个转基因大豆主产国,合计贡献了中国大豆进口总量的97.3%,其中巴西为64.1%,美国为25.8%,阿尔但以嘉吉、邦吉为代表的美国跨国粮商巨头,几乎垄断了南美的大豆贸易,最终导致美国资本垄断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大多数大豆市场。
中国在这场大豆战争中惨败,海外大豆凭借价格和质量优势迅速占领中国市场的农民种植大豆并不获利,耕作面积日益减少,只有中粮等国企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继续通过政府补贴进行播种。
中国正在寻找破事之道。 目前,中国也在采取措施应对,努力扩大种植面积,提高单产水平,改善产品质量,增加大豆有效供给,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通过补助大豆种植、充实大豆储备、多样化进口、降低饲料蛋白含量等一系列“开源节流”组合拳,应对大豆战争。 此外,中国大豆振兴计划正在向“1.4亿亩大豆种植面积”的目标前进,提高单产和质量,确保用于豆制品等的食用大豆的国内自给。
中粮集团近年来一直处于外资联手之地,随着国家支持的提高和技术的投入,中粮竞争力不断提高,此外,中粮还推进进口来源地多样化,提高抗风险能力,仅2019年12月就从俄罗斯进口了3884.33吨大豆。
2019年至2020年前十大新闻集团,中粮集团已有18%的市场份额,未来我们希望彻底挫败美国粮食巨头,重新获得大豆市场和大豆自主权。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