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豆作为我国的重要作物之一,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对于大豆的栽培过程来说,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和栽培技术是栽培过程的中心环节,直接影响大豆的产量。 我国作为大豆的起源中心,品种资源非常丰富,一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大豆的研究利用。 介绍了大豆的筛选和种子处理技术、栽培过程中的关键和栽培技术规程,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品质。
要实现大豆高产栽培的目标,需要通过作物栽培和农业系统工程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在技术上开展集成创新,总结形成配套栽培技术,不断发现问题,改进完善,制定有效的技术规程。 我国许多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有利于大豆的种植,选种和相关种子处理技术也是提高产量的核心环节之一。
1、筛选和种子处理技术1.1筛选
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当地无霜期、土壤和地势条件、雨水条件和栽培方式等进行品种选择,并注意种子类型的转换。 相关研究实践也指出,大豆原种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会出现性能逐渐下降、植株高度降低、分枝能力减弱等问题,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增大,产量下降。 一般需要选择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的优良大豆品种,但大豆种植地域性强,种植前需要进行试种,盲目引进会导致种植失败。 从时间来看,早播时间选择5月中旬,最晚选择6月初。 否则,营养生长周期太短,会影响产量。
1.2种子处理
种子质量的好坏与大豆幼苗生长密切相关,播种前需进行人工选种或机械选种。 选择无杂质和虫害的丰富良种,充分保障种子纯度、清洁度、后期发芽率,不得提高含水量。 需要对几种新开垦的土壤进行根瘤菌接种。 将菌粉和水按合理比例调节后,与大豆种子充分混合,然后置于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对根瘤菌的损伤。 接种结束后,等种子完全干了再开始播种。 播种前需用大豆种子包衣防治虫害,种子药剂处理。 应注意的是,用药时必须考虑根腐病等常见病害带来的不利影响。 拌种为了保持种子养分和固氮能力,可以选择钼肥提高大豆产量。 施肥前种子也需要药剂处理的,在掺钼肥种子完全阴干前不得盲目种植。 部分缺锌地区可考虑硫酸锌拌和均匀,加水后撒入菜籽保证产量。
2、栽培过程中的关键点2.1播种时期对产量的影响
相关研究认为,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推迟播种会对产量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失。 大豆不同品种生育期有差异,在相同条件下,某些生长期长的品种播种时间越晚,产量损失越大,但不能盲目早播。 选择合理播期,充分利用降水和温度优势,光照资源促进花芽分化,吸收养分促进大豆根系发达。 即使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栽培,不同生长期的生产条件也不同,会影响产量。
2.2配套栽培技术
开展播期各项试验研究,有利于优化栽培技术,推广高效栽培体系,对提高大豆生产潜能,促进大豆产区能力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也可提高大豆产业抗风险能力。
3、栽培技术规程3.1环境条件选择
大豆品质既受自身基因控制,又受自然环境和栽培方法的影响。 以往大豆产量和品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面积范围内,需要严格控制环境条件,保证大豆产量和品种性能。 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种植环境条件应避免工业企业直接污染,种植区域大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有关要求。 土壤条件可选择土质疏松、透气性好的中性或弱碱性土壤,土壤肥力中等以上。 其中GB 15618对栽培土壤条件有一定要求。
3.2生产技术
选择适应性广、优质丰产且商品性良好的品种,按GB 4404.2的要求进行选择。 播种前清除所有病粒、虫粒。 整地施肥可选择有机肥、尿素、过磷酸钙、氯化钾等肥料为辅,按NY/T 496要求执行。 要注意的是,生产过程中要根据区域内的气候条件和工作制度,合理选择生产时间和播种量。 播种方式应选择平地垄沟栽培方式,深度控制在5~6 cm,播种后及时耙平,且覆土深度一致,栽培密度合理。
例如,在种植密度方面,不同品种、播种时期、土壤肥力会影响种植密度。 密度对产量的影响与许多因素有关,不同播期产量差异显著。 结合多点密度试验和播期密度试验,认为5月中旬是最佳播种时期。 通常,播放时间稍微晚一点,就可以适当增加密度。 坡地行距为50 cm左右,平地行距为40 cm左右,每洞1~2株。
3.3田间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管理秧苗。 部分地区出现严重缺苗时,应及时补苗。 第一次苗期,应采用定苗和间苗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浅中耕。
3.4病虫害管理
在选种、播种时期,为了防止地下害虫的不良影响,可将5%辛硫磷颗粒剂按25 kg/hm2的比例与肥料一起进行,或用水将50%辛硫磷乳油1.5 kg喷洒在沙上,搅拌后与种子一起喷洒在垄沟内。 在后续花荚期和鼓粒期,可选用阿奇霉素乳油、氯氰菊酯等防治大豆食心虫、红蜘蛛、卷叶蛾等害虫。
3.5收获期
一般来说,大豆植物的茎呈褐色,叶子几乎都掉了,籽粒饱满,有光泽。 脱粒后及时晾晒,籽粒含水量低于13%时可贮藏,环境应清洁无污染。
4、结语大豆具有抗衰老、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和抗血栓等多方面作用,相关研究也表明大豆中的花色苷对修复DNA损伤和保护神经元细胞具有同样的作用。 随着人们对大豆需求量的增加,研究大豆相关筛选、管理和高产栽培技术,不仅可以促进产业发展,而且可以增强大豆功能,为我国农业进步提供技术支持。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