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7月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出现了1961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强的高温天气,中央气象台连续30多天发布高温预警。 受高温少雨影响,南方多地土壤湿度明显参差不齐,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峻挑战。
高温天气持续对我国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 哪些作物和地区受影响最大?
8月23日,在鄱阳湖畔南昌市进贤县三里乡六零圩,施工负责人指挥挖掘机操纵者挖渠蓄水工作。 刘占昆摄
长江流域降雨量明显偏少
今年7月以来,我国长江流域遭遇持续高温侵袭,流域平均高温热25.6天,部分地区超过30天,比常年同期偏多14.1天,为1961年有完整气象观测记录以来历史同期最多。
7月至8月,长江流域降雨量明显偏少,其中7月平均降水量达141.2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48.2%,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少。 8月以来,江南、江汉、西南地区东部累计降水量不足10毫米。
应急管理部数据显示,7月份以来,长江主干支流来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8成,上中游来水量为1949年以来同期最少,三峡来水偏少4成,长江干流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比常年同期偏低5.2-7.9米,为历史低点
其中,湖北、重庆、四川等地气温高、蒸发量大,土壤土壤缺墒快,旱情发展迅速。
据湖北省气象局数据显示,目前湖北92%以上的区域存在不同程度的气象干旱,湖北北部大部、湖北西南中部、江汉平原东南部及湖北省东南部达到中旱以上,十堰中西部、恩施中部、咸宁东部达到特旱等级。
在重庆,78.9%的土壤水分监测站达到中度以上土壤干旱,其中50.8%达到特旱。
8月18日,中央气象台发布今年首个干旱黄色预警,20日进一步升级发布气象干旱橙色预警。 同时,应急管理部针对湖北、四川、重庆等地区旱情启动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
很多作物都会受到影响
据应急管理部统计,受本轮干旱影响,长江流域饮水困难人口340多万人,部分省市因水电站发电减少,电荒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5550万亩,其中处于生长期的秋凉作物、林果作物受影响较大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对中新社国直通车记者说,南方地区持续高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部分稻谷作物、经济林果作物如茶叶、水果等受到灼热灾害等影响,不仅会给产量造成一些损失,高温少雨还会导致农田水分不足,土壤潮湿
国家气象中心高级工程师郑昌玲表示,高温天气不利于一季稻开花授粉和灌浆、玉米吸雄吐丝、晚稻返青分蘖和棉花开花结果。 目前,安徽中南部、湖北西部和南部、江西北部、四川盆地东部等地一季稻、玉米等秋粮作物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重庆市气象台副首席预报员吴政谦介绍,统计调查显示,重庆市水稻、玉米陆续进入秋收阶段,中低海拔地区水稻进入收获期,进度已超三成,玉米收获进度超八成,受二轮晴天高温天气影响水稻生育后期灌浆时间缩短,粒重下降,总体上对水稻、玉米产量有一定影响,受高温干旱影响,稻田蓄水条件差,影响后期再生稻产量。
他说,重庆的柑橘、茶叶等山地特色作物受灾比较明显。 柑桔素日烧、叶萎、果实生长停滞等现象,部分茶园出现明显旱灾,叶萎干枯,夏茶生长受到影响。 全市大部分地区蔬菜收获加快,红薯叶枯大豆荚少,中东部山区中药材主产区也出现局部干旱,造成损失。
四部门紧急印发通知抗旱工作
近日,中国农业农村部、水利部、应急管理部、中国气象局四部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有关地区全力抓好防灾减灾各项工作,抗击高温热害干旱夺取秋粮丰收。
通知指出,7月下旬以来,南方地区旱情发展迅速,高温热害叠加,给秋粮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农业抗旱减灾形势异常严峻。 各级农业农村、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要加强应急值守,加强沟通会商,精准规划灾情,研判影响。 为持续开展灾害性天气特别是高温干旱预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信息,准确指导抗旱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千方百计提供抗旱水源,水利部门要加强对江、河、湖、库等水源的科学管理,努力保障农业用水需求。
通知要求,要分地区条件实施高温热害抗旱,分阶段采取稳产增产措施。 有灌溉条件的地区,要根据旱情发展情况,落实深水降温、勤灌小水、流水散热等重要水温调节措施。 丘陵地带、“望天田”、灌区基层等水源短缺的地区,应采取机井等提水输水,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增雨。 对受灾严重或断收的地块,可适时补种甘薯、杂粮等晚秋作物,适宜地区中稻可留茬复种。
通知指出,高温热害导致结实率下降的中稻,要抓住有限的灌浆时间,科学增加穗粒肥,增加粒重,努力弥补结实率下降的损失。 双季晚稻正处于孕穗期,重点防范可能发生的伏秋连旱,提前做好抗旱预案,提前安排蓄滞洪源,及时增加孕穗肥,促进生长; 针对南方高温区玉米水分养分消耗大的问题,要实行“一喷多促”等稳产增产措施。 同时,蔬菜、水果、茶叶等作物也要针对高温热害和干旱的影响,落实抗灾措施。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到8月底,南方高温天气将有所缓解,预计25日以后长江流域干旱区降雨也将增加。 但雨后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南部高温热害仍将持续,且与往年同期相比,长江中下游降水量少两成至五成,持续干旱风险较大,需做好伏秋连旱准备。
陈涛表示,通过一些人工灌溉、喷洒等农业措施,对高温天气干旱有一定的防御效果,但天气干旱对农业的影响比较大,后期要继续关注高温少雨的变化情况,随时做好防治准备。
原标题: 《持续高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有多大?》
来源:中国新闻社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