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海洋渔业  2020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凤翔县文化旅游局,凤翔县文广局历任局长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257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打春凤翔民间人称立春为“打春”。 打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开始,是始发站。 “打”是立的意思,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民间一般把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 每年二月四五日,太阳达到黄经三百一十五度就是春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祭、立、建始也。 ”春秋以来,凤翔民间一直把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始发站。 自然界中,在人们心中,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春天是成长,耕耘播种。 春天作为下一年的开始,这是因为从老百姓的习惯中,认识到农历正月的第一天是起点,很容易记住。 民间的农谚有:“春打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打春

凤翔民间人称立春为“打春”。 打春是二十四节气的开始,是始发站。 “打”是立的意思,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民间一般把立春作为春天的开始。 每年二月四五日,太阳达到黄经三百一十五度就是春天。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祭、立、建始也。 ”春秋以来,凤翔民间一直把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的始发站。 自然界中,在人们心中,春暖花开,鸟语花香; 春天是成长,耕耘播种。 春天作为下一年的开始,这是因为从老百姓的习惯中,认识到农历正月的第一天是起点,很容易记住。 民间的农谚有:“春打六九头”、“立春一日,百草还芽”、“立春一年之末,耕田早算”、“几点霜,几点冬,四十五天打春”、“立春下雨,早起

凤翔平民还把打春称为“咬春”。 也就是说,有嚼萝卜、吃春饼的习惯。 《燕京岁时记》中云:“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女人等多买萝卜生食,曰‘咬春’,虽能春困。 ”

苏轼有诗云。 “芦菔根尚含晓露,秋来霜雪满东园,芦菔生芥有孙。 ”过去,药典认为萝卜的根、叶都是生的,熟了当作菜吃,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经常吃萝卜不仅有助于防止感冒,还有助于春季解困、祛病的工作。 这也是古人提倡立春大家嚼萝卜吃的初衷。

此外,凤翔民间在立春之日还举行“迎春会”庆祝和祭奠,一般由十几岁的少年在机关化妆,戴纸官服,戴纸帽子,蹬纸鞋,骑牛去祭祀坛,带领民众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祝福,沿途

春节的由来

春节在凤翔民间曾被称为“年”。 《说文解字》年的解释是“老者,禾一熟也”。 也就是说作物成熟的周期叫做年。 《谷梁传》中记载:“五谷都熟有年,五谷大熟有年。 最早的字写法是一个人背负着成熟的草的形象,代表着收获。 ”在周朝,人们根据农作物周期制定年节,过年其实是一种庆祝农业丰收的综合性庆祝活动。 尧舜时期,人们称年为载,夏时称岁,商代改为祭祀岁,周朝才称年。 传说在远古时代,有一种凶恶的怪兽,身体很大,头上长着牛角一样的触角。 眼睛圆圆的。 年住在山洞里,那是山中霸王。 老虎、狮子、黑熊只是几盏灯笼。 张开大嘴,一口就能把人吞下去。 这个怪物的名字叫“年”,人们一看到它就会吓跑。 山羊、猴子、野兔听到了它的吼叫,倒在了地上。 年在山上捕食动物,吃饱后咕咕地躺在洞里大睡。 每当寒尽,新春将至,少年下山来,进村吃人。 所以,人类也非常害怕它。 孩子哭了,只要妈妈说“老了”,孩子就吓得哭不出声来了。 凤翔民间许多老年人说:“年有三怕。 红色、声音、火”。 于是,除夕夜零时,他在院子里焚烧柏枝,往火上撒盐,火堆里便响起了劈啪的爆炸声。 跑了几年下山,进了村子,看到人家烧着柏树圈,听了声音,还是回到了山里。 就这样“一夜两岁,零时两天”,一夜过去了,村民们平安无事。 后来,凤翔民间人从腊月二十三开始祭灶,闹到锣鼓过年,一直闹到正月十五,这也成了西府民间的习俗。 一直流传到现在。

清晨,元旦出丑,大人和孩子穿着新衣服,在村子里到处走走,祝你新年快乐。 从此,人们把新年之初称为“新年”。 每到腊月,家家户户张红春联、放鞭炮、点红蜡烛,把“红”作为吉祥的象征。 这些方法都是当时防止“年”的方法,逐渐演变成过年的习俗。

控制岁费

在春节拜年时,凤翔的民间习俗是把长辈提前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后辈。 据说压岁钱能抑制灾害。 因为“岁”和“祟”谐音,所以后辈收到压岁钱就能平安度过一年。

祭祖

过去凤翔民间有不少大姓户族重视祭祖活动。 他们有祖祠、祖神案,有一套祭祀礼仪规程,其中也有祠堂亩作为祭祀活动基金。 每逢春节就祭祖,除夕傍晚迎接祭祖事件,礼拜到正月初一下午,叫做“除目”。 除此之外,一般家庭在除夕晚上还得给祖先在家门口烧纸的钱。 元宵节要在坟墓上挂灯笼。 春分之后扫墓供奉酒。 特别是进入新的坟墓,在清明节前可以看到道路和田野。 每天都有穿着白戴孝的女人和男人,带着献饭、香蜡、茶酒去墓地供奉。 所谓“扫墓”。 每年10月1日,为死去的幽灵送上冰冷的衣服。 这里有很多迷信,但为了纪念祖先,人们对自己养育的恩德的不忘之情应该得到表达。

拜年

据汉代崔寔《四民月令》记载:“正月朔为正月,自引妻拂弩,清祖祭祀。 祭祀日,敬酒降神完,乃室家尊卑,无大无小,顺序列祖前,以子妇曾孙各上椒酒为家长,颂岁举寿,欣也。 ”春节是一个大节日,祭祖结束后,人们走亲访友,互相拜年,恭祝明年大吉大利。 拜年,以前被称为“见节”“贺岁”“贺正”。 紫萼《梵天庐丛录》记载,男女以此拜年长者,主带幼谒亲友,止子弟代贺,以示拜年。 凤翔民间新年习俗有“初一拜本家,尤指重五服内; 初二拜岳公,即拜舅姑、长家之说。 ”春节拜本家时,后辈先向长辈拜年,祝长辈长寿安康。 长辈把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发给后辈。

凤翔平民的新年对象主要分为三类。 一个是家人或家庭内的新年问候。 二是在民中拜年; 第三,拜访亲戚朋友庆祝新年。 清晨,合家带孩子手拉手向长辈拜年,后辈向尊者鞠躬,长辈要奖励孩子。 凤翔的民间人称之为“散年钱”。

破五

凤翔民间人把农历正月初五俗称为“破五”。 这天早上,先敬神放炮,打贫土,驱邪,马上打扫庭院,把垃圾污物放在玄关外焚烧。 名曰“过五穷”。 传说是从唐韩愈《送五穷文》进化而来的。 从这一天开始撤回供销,中止祭祀。 这一天早饭吃饺子。

送灯笼

过年的时候,在凤翔民间城乡大小的马路上,三三两两穿着新装的人挑了一个红花灯笼,拿着麻花点心,去亲戚家给孩子送灯笼,去看望朋友。 送灯笼的习俗在凤翔民间流传很久,尤其是大舅家,要外甥每年送一次,一直送到孩子长大上学。

头一年过元宵节,大家要为娃制作“长命灯”。 蒸馒头时,用面做成灯盏型,蒸好后放在红纸灯笼蜡架上。 元宵节这盏灯升起来了,有些人抱着娃娃去邻居家加油。 一共走7家。 如今凤翔民间乡村有了电灯,元宵节给娃娃灯笼上油的习俗依然很流行。

元宵节

据凤翔民间传说,元宵节在早期节庆的形成过程中,简称“正月十五”、“正月过半”或“月望”。 隋朝以后被称为“夕”或“元夜”。 到唐朝受道教影响,又称“上元”,直到唐末才称为“元宵”。 但宋以后,又被称为“灯节”。 灯直到隋( 581——619 )才出现,直到唐朝才完成元宵的表示。 元宵被认为是汉武帝正月在辛祠太一开的端。 发展成了规定为南北朝的节日。

每年的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新年叫做元月,古人把夜晚叫做“宵”。 另外,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把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也叫“上元节”。 根据凤翔的民间传统,元旦大地回春的节日夜晚,天上明月高悬,地上灯火通明,人们看灯谜、猜灯谜、吃元宵、合家团圆,其乐融融。

汉朝以来,凤翔民间有元夜挂灯笼、挂彩灯的风俗,所以凤翔民间又把这一天称为“灯节”。

据《岁时杂记》介绍,这是因为遵循了道教的习俗。 道教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称为中元节,十月十五称为下元节,合称为“三元”。 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说:“正月十五元夕节,是上元天宫的祝福之辰。” 天官保佑,地官赦免罪孽,凤翔开始有民间元宵节的习俗,真正的动力来自新时代的阶梯,人们充分利用这个特殊的时期阶段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元宵节的传说

(一) )。

据凤翔民间传说,从前,一只因困而迷路降落地面的神鸟,竟被一个陌生的猎人射杀。 皇帝知道后勃然大怒,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点燃人类,烧死人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看到人民无辜的受难,冒着生命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人们。 大家听到这个消息,头上好像响起了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 久违地,一位老人想到了一个方法。 “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三天,家家户户都在家里挂红灯笼,放鞭炮,放烟火。 这样一来,天帝就会认为人们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点点头,打算分开去。 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现人间一片红光,以为大火是燃烧的火焰,于是天帝宣布不用到下界去点燃。 人们就这样保护了生命和财产。 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那以后,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一天。

(二) ) ) ) )。

凤翔的民间传说说元宵节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 汉武帝有个宠臣叫东方朔,他的性格善良有趣。 宫里有人得罪汉武帝,就要靠东方朔说情。 一年冬天下了几场大雪,汉武帝有点无聊,东方朔去御花园给汉武帝折梅花。 刚进园门,就有一个宫女正流着眼泪要往井里扔。 东方朔赶紧赶来救援,询问她自杀的理由。 原来,这个宫女叫元宵,家里有父母和妹妹。 她进入宫殿后,没有和家人见面。 每年到了老弱病残的春天,我都比平时更想家人,想着如果不能在父母面前孝顺父母,还是死了好,就来下井。 东方朔听说了她的遭遇,很同情她,向她保证,一定会让他和家人团聚。 这一天,东方朔离开宫殿后,在长安街上摆了占卜的摊子。 很多人都在争着给他算卦。 没想到,每个人追求的,都是“正月十六烧身体”的信号。 有一段时间,长安街发生了恐慌。 人们纷纷要求抗灾。 东方朔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派了一个骑着粉红色驴的红衣姑娘,马上跪下哀求。” 那姑娘说:“我是来烧长安的。 玉帝要站在南天门上看。 接受家乡人民的愿望,我把抄写的伟业给你们。 我可以让今天的天子想想办法。 ”然后,扔下红色的贴纸,变大了。 老百姓拿着红纸,赶紧送到皇宫去禀告皇帝。 武帝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六天火,炎红夜宵。” 武帝大惊,马上叫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 东方朔故意想了想,“听说火神很喜欢汤圆,宫里的元宵不是经常给我做汤圆吗? 十五夜可以把元宵做成汤圆。 万岁烧香,京都家家户户烧汤圆,传令齐敬火神君,命臣民一起在正月十六日晚上点灯,在街上放鞭炮、放烟火,像全城失火一样,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之后,告诉他按照东方朔的方法去做。 正月十五,长安城灯火通明,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凡。 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看灯。 他们看到写着“元宵”的大宫灯,惊喜地说:“元宵! 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父母、妹妹重逢了。 就这样过了一夜,长安城还是平安无事。 武帝非常高兴,以后每逢正月十五就制作汤圆供火神君。 正月十六日,街道上也一如既往地点灯放烟火。 元宵做的汤圆最好,所以人们把汤圆叫做元宵,这一天也叫元宵节。

(三) )。

凤翔民间还传说,汉朝时高祖刘邦死后,吕后子刘盈即位汉惠帝。 汉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权力慢慢落到吕后手里。 汉帝病死后,吕后独霸朝廷,将刘氏天下变成吕后天下。 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愤愤不平,但怕吕后残暴,怒不可遏。 吕病死后,诸吕战战兢兢,害怕伤害和排挤。 于是,秘密聚集在上将军吕禄家,为了彻底夺取刘氏江山而共谋叛乱。

这件事传到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了保护刘氏江山,决定出兵讨伐。 后来,诸鲁与开国老臣周伯、陈平取得联系,将吕禄解除设计,“诸鲁之乱”终于完全平定。

平乱后,仵臣拥立刘邦第二个儿子刘恒即位,称汉文帝。 文帝深知太平盛世来之不易,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从此,正月十五成了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元宵赏灯

凤翔民间元宵赏灯习俗始于汉朝,隋、唐时发展成为盛大的灯市。 宋、元时,京都灯市常绵延数十里。 灯会的时间,汉朝限定在正月十五晚上。 唐玄宗的时候被延长到三个晚上。 明朝规定从正月初八持续到正月十七。 唐朝的灯会上出现了杂技。 宋代开始出现灯谜。 明朝又增加了戏曲表演。 灯市使用的彩灯也演出了“橘灯”、“绢灯”、“五彩羊皮灯”、“无骨麦秸灯”、“走马灯”、“孔明灯”等。 起源于南宋的灯生动有趣。 经过历史发展的创造,凤翔民间至今仍使用的灯谜格有粉底格、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凤格等百余种,名目繁多,妙趣横生。

吃元宵

凤翔民间吃元宵的习俗起源于宋朝,意味着祝福家庭团聚和睦,在新的一年里享受幸福。 元宵有实心和带馅两种,又香又酸又咸,有五种味道。 可以煮、炒、炸、蒸。 桂花酒元宵由肉馅、豆沙、芝麻、桂花、果仁五味元宵和葱、芥、蒜、苇、姜调制而成,象征勤劳、长久、向上的五辛元宵各有特色。

龙舞

舞龙灯是凤翔民间独特的传统娱乐活动。 每年春节到元宵节前后,凤翔城乡舞龙灯就成了一种自然习俗。 特别是经过几千年的沿袭和发展,它已成为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凤翔民间人称龙灯为“龙灯舞”或“龙灯舞”。 这一活动从我国汉代民间开始变得相当普遍。 到唐宋,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表现形式也较为多样化。 古人以龙为吉祥化身,用舞龙灯祈求龙的保佑,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凤翔民间舞龙灯沿袭至今,造型完美、造型优美、绚烂多彩,线条刚柔相济,具有相当的表演技巧和浪漫主义色彩。 凤翔民间艺术独具特色,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凤翔民间舞龙灯的舞姿有“蛟龙漫游”、“龙头钻股间”、“头尾齐钻”、“龙摆尾”、“蛇蜕”等。 龙形有九节、十一节、十三节,主要表演蛟龙的动作。 也就是说,龙飞追着红色宝珠,忽而高耸入云,忽而低低,像下海破浪一样,弯弯曲曲,真美。 新春至元宵节,在锣鼓声、鞭炮声中,凤翔民间村落的“龙舞队”大显身手,吸引万名游客。

耍狮子

凤翔民间把舞狮称为“舞狮”、“舞狮”。 狮子在民间心中是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在狮子的游戏中寄托着为民消灾、求吉纳福的美好意志。 狮子在我国历史悠久。 据《汉书 .礼乐志》记载,“象人”是狮子舞蹈的前身。 唐宋诗文中对狮子的生动描写很多。 因此,舞狮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民间艺术,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凤翔是民间传说中的舞狮习俗,每年春节至元宵节前后,各地都会与点社火配套。 表演者一般在锣鼓的音乐中,预先用麻线扎起来装扮成狮子的样子,两人合作,其中一人抬起狮子头,一人抬起狮尾,做出狮子各种形式的动作。 狮子分为文狮子、武狮子两种。 文狮一般是戏码,会表演各种有趣好玩的动作,如搔痒、舔毛、抓耳挠腮、翻滚、跳跃、演戏等。 狮子踩着球、拿着蓝色、玩跷跷板、跳桌子等,玩弄着技巧。 难的是武道表演,比如走梅花桩这样难度很大的动作。

凤翔民间舞狮象征镇宅旺宅,降服鬼神,一年四季平安五谷丰登。

点燃社火

凤翔社火是在继承周、秦、汉、唐百战、散乐和古代锣鼓舞蹈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形成的民间群众性游艺活动。 那是远古人类在向神祈祷、迎接神的比赛中表演的杂技表演,传到了民间。

凤翔民间社火游艺主要集中在每年春节期间,尤以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最多。 这个娱乐活动主要是庆祝丰收,保护平安,避邪惩恶。 内容多以神话、戏剧、故事为主。 主要类型有山社火、步社火、背社火、扛社火、马社火、车社火、高芯社火、地社火、高足社火等。 社火演出时,旗帜招展,鼓乐开路,炮声震耳欲聋,热闹壮观。 郡马家庄的马社火、陈村营的车社火、柳林的高芯、高跷社火、槐原的扛社火等,表演古韵、强烈而古朴,赶庙会迎神游戏,吸引周围数百里的群众前去观赏。 凤翔社火至今不衰,造型多样,如今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朵奇葩。

凤翔民间的社火脸书(马勺脸书)已经成为民间工艺品,展示着美丽朴素的中国工艺。 凤翔民间社火的脸书造型奇特,色彩朴素粗犷,代表了凤翔社火的最高水准。 为了以在舞台上登场的形式进行游戏,观众识别扮演者依靠Facebook。 脸书根据人物的容貌和性格特点,以日月纹、火纹、涡纹、蛙纹等纹饰的不同组合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以色彩识别人物的忠奸善恶,以红为忠,以白为奸,以黑为正,以黄为残虐,以兰为草莽,以绿为义侠,以恶野、金银为神妖。

总之,凤翔民间装社火,历史悠久,形象逼真,脸书造型奇特,纹样严谨,谱多而全。

走马上任

跑竹马是凤翔民间在新年、元宵节、庙会期间举行的娱乐活动。 就像玩社火、舞狮、跳龙灯一样,都是为了向神祈祷、庆祝丰收、祈求四季平安。

凤翔民间竹马的制作一般采用竹篾做成骨架,面上用纸裱起来,再模仿马的形状上色。 竹马分为前后两半,系在演员的腰部,把演员当成骑马一样。 凤翔长青镇团庄村的竹马用长裤填干草,一头做马脖子,一头做马尾,表演人数8到12人。 白色裤腰是表演者的坐骑部位,加上马头,也叫裤马。 跑马一般是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闹“红火”时,在水库、街头巷尾活动。 一般有四六个男孩,四六个女孩,有时会在跑竹马的队伍里增加一个骑驴的“县令”。 该县令可以在队伍前后、左右穿梭,在奔跑中,还可以增加马做跳蹄动作奔跑竹马的趣味性。 表演有时由马柱、马童、骑士各8人组成。 马柱是代表性的壮士,跑马时有速度快的马、速度低的碎马、慢跑的马、勒马等各种各样的步骤。 表演进入高潮时,八个马柱进入广场中央,蜷成一个小圆圈,八个孩子跳上老虎后,分别站在马柱的肩膀上。 马柱直立,马柱一只脚横着,蹄“朝天蹬”了。 脚底放置火花筒,支撑一只脚,用一只手举起另一只火花筒。 点燃后,竹马、马柱慢慢穿过场内。 此时火花四溅,花苞四溅,锣鼓震天,人声鼎沸,蔚为壮观。

另外,以行走路线为中心,“双入门潜水”、“四门斗”、“水洼”、“转八字”、“蛇蜕皮”、“十字寄”、“剪刀股”、“擂台”、“二龙出水”、“南瓜蔓” 从节目内容上可分为《白蛇传》《三打祝家庄》《打渔杀家》0《回娘家》055-790000等,现有内容更新鲜时尚丰富。

唱小曲

凤翔小曲历史悠久。 据《庆丰收》记载:“秦人以礼乐诗书为政治。 ”《史记秦本纪》中也有“秦穆公取凤焉,实为秦音”的记载,可见秦人当时对凤翔已有了自己的音乐,而且创作了自己独特的音乐形式——“秦音”,也就是现在凤翔小曲的雏形和前身秦穆公的女儿溆玉和丈夫萧萧精通音律,相传溆玉比笙更胜一筹,萧萧善于吹箫,箫声不仅婉转悠扬优美,而且能让凤凰飞舞。 就像秦公伐前戎王丧志亡国一样,派出两队美女的乐队,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秦人当时的音乐发展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秦公一号大墓出土的石磬和铭文有“百乐咸集”之说,表明秦朝乐器种类繁多。

秦人在凤翔祭天、祭神、祭田等活动时,离不开音乐。 《吕氏春秋音初》等文献记载秦人乐器种类较多,有鼓、琴、瑟、箫、薯、笙等10多种。 《吕氏春秋》记载了《诗经》篇,也是秦地雍城一带流行的民歌。 《秦风》在体魄和风格上与《石鼓文》相同,都是四字一句的诗,这些民歌都可以配合优美的乐曲演唱。 另外,民间流传着很多音乐和民间故事。 凤翔小曲又称西府曲,它是在古代秦朝宫廷曲和民歌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在凤翔民间广为流传。

凤翔小曲的表现形式有舞台剧、木偶戏、皮影戏和坐唱等,但一般唱到最后,宾白较少,大人们说“听歌”。 歌曲多为家属或村里自乐班,少则七八人,多则二十多人。 主要乐器有板胡、二胡、三味线、笛子、打铃、手竹板等。

凤翔小曲包括平弦、越弦、曲牌三部分。 平弦节奏明快,旋律性强,娇话优美,类似于民歌小调,目前流传着50多首传统歌曲。 弦音域宽,气势豪放,唱腔多变,有七十多首曲调,四百多首传统歌曲。 演唱中一定要从前越调开始,用后越调结束。 一般以“四柱曲”(越调、背弓、五更、金钱)为骨架,配上“混江”、“寄生”、“肥皂罗袍”、“银扣线”、“岗调”、“紧急诉讼”等曲调,使歌唱故事热烈的越弦

凤翔在民间演唱小曲非常受大众的器重和喜爱。 大庭广众之间,“曲子戏,真漂亮。 一遍又一遍地看,看几千遍也不厌。 传说着“几天不用吃饭”的谚语。 群众称赞凤翔小曲“不卑不亢、刚柔适宜、不粗野、雅俗共赏”。

凤翔小曲按艺术风格可分为五大流派。 东派分布在西白村、大盐、王家盐、沟、玉祥等村,以唱戏剧故事见长。 西派分布在六冢、陈村、罗鉴寺、小渭村等村,多唱历史传统歌曲; 南派分布在铁家庄、白家凹、西村、南指挥、石落务等村,多演唱刀马曲和新编剧目; 北派分布于盐坎、董家河、乔家堡、临阵坡等村落,多唱历史故事; 中派分布在小沙凹、大辛、军仓巷、杜家门前等村庄,多唱隐士贤孝等故事。

凤翔小曲是一种古老的传统音乐,有着独特的地域风格和古朴的旋律特色,是秦人留给后人的宝贵文化遗产。 《秦风》有专题报道。 1963年县文化馆编著《杀妲己》,1963年编著《逛雍城》,1963年相继编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凤翔民歌(平弦部分)》等书籍。 凤翔曲目前已列入非遗保护项目。

得百病

凤翔人古称游春为“游百病”,且有正月十六日的俗称。 这一天,家家户户,无论男女老少,总是喜欢去外面玩。 尤其是老年人,迎来了忙碌的时期,过了元宵节,心里就会有闲情逸致,借着明媚的春光出去散散心。 也有人走亲访友,越寺烧香,游览名胜古迹。 总之,这一天家里只有看门人。 路上像蚂蚁一样的人流量不断。 红男绿女的装扮,反映了乡下新年的气氛,春意格外浓厚。 据说这一天出去旅行,不会得百病,所以人们把它称为“游百病”。 “病”字按凤翔平民的口音读作“平”,乍听起来像“游百平”。

一来到春天,人们心情就会变得轻松,精神就会变得愉快。 特别是老年人,顶着春光在旷野行走,可以活动身体,延年益寿。 因此,这种游百病的说法似乎有一定的道理。

雨水

下雨天是凤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令,传说汉初被称为“二月节”。 每年2月16日或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雨水。 此时凤翔川原大地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得名“雨水”。 一般在3月4日或5日之前结束。 在《凤翔曲子》中,“正月里,天一生都是水。 春属树,生者必有水。 因此继承立春之后的雨水”

凤翔民间一般在雨水节气的15天里,从“七九”的第六天走到“九九”的第二天,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历”。 这意味着民间正在进行从冬到春的过度,或者已经完成。 在春风雨水的催促下,田野呈现出春耕繁忙的景象。

凤翔民间有关雨水节气的农谚有:“春雨贵如油”、“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如宝”、“七九八九雨水节,耕牛老人不得休息”等。 有些根据雨水预测后期的天气变化。 “雨有百阴”、“雨有雨,阴有谷雨”、“冷雨,暖启蛰; 温暖的雨,寒冷的启蛰”、“雨东风起,伏天有雨”等等。

启蛰

启蛰在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占第三大节令。 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达到黄经345度就成了惊蛰。 这个节气变暖了,春天开始打雷,预示着醒来后在地下冬眠的昆虫。 “蛟”是仓库的意思。

据考: 《曲目集成》记载:“二月节,万物意外震动,雷电震动,故曰启蛰。 蛆虫吓得离家出走了。 ”近代诗人陶渊明有诗称:“催春、降时雨、雷、散东隅、忍一切蛰居、草木纵横”。 其实昆虫听不见雷声。 大地回春,天气转暖,才是冬眠结束“吓得走出去”的原因。 凤翔民间有“二月打雷,当年麦子丰收”的谚语,“二月打雷,当年麦子丰收”。

这个节气是指闪电活动时隐藏的蛇和青蛙等两栖动物在睡觉的时候醒来。

但是,一个未知的囚禁突然消失,所有的生物都感到松了一口气。 不轻易掠夺人类意志的阳光里,充满了暖洋洋的对世界的自信,鸟儿在树丛里嬉闹,麻雀、鸽子,甚至喜鹊也在草地上盘旋嬉戏。 这是一个快乐的季节。

我国古代把启蛰分为“三候”。 一候桃始华; 二候仓庚叫; 三候鹰会变成鸽子。 描写了进入仲春,桃花红,梨花白,莺叫的燕子飞来的季节。 这时,凤翔民间已进入春耕,唤醒了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

凤翔民间惊蛰时节,真是一个美好的“九九”艳阳天。 有“未过启蛰打雷,四十九日云不开”、“过启蛰寒四十五”等谚语。 有时也会将惊蛰节气中的“风”用于预测天气。 “惊蛰刮北风,劈头盖脑过另一个冬天”、“惊蛰刮南风,苗迟种”、“春雷,万物长”、“惊蛰春雷,农人闲来忙去”、“惊蛰节到了,耕地一刻也值千金

二月二

凤翔民间农历二月初二,俗称“青龙节”,大人们传说“二月二,龙头”。 据说这一节始于三皇最初的伏羲氏时期。 伏羲重农桑,所以决定耕田。 每年2月初2日,皇母送饭,请客亲耕,自养一亩三分地。 此后,皇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仿先王。 直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做法,而且落实为一项重要国策,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各耕三亩,这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也有传说武则天废唐立周立帝,惹怒玉帝,命龙王三年不下雨。 龙王没能被生灵涂掉,偷偷下起了大雨。 玉帝知道把龙王轰进天宫,压在山下,黎民向龙王降雨,向天祈祷,最后感动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时释放龙王,说:“二月二,龙抬头。” 其实,过去民间水利条件恶劣,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敬龙祈雨,祈求神灵丰收。 平民依靠对龙的崇拜,驱凶驱吉,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传说很久以前,人们观察了天空中的苍龙星宿。 在农历二月初二的晚上,从东方的夜空升起,明亮的龙的脖子闪闪发光。 约1小时后,原旅馆龙的喉咙上升到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氏旅馆的龙爪也出现了。 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后来,二月初二被赋予多重意义和寄托,成为“青龙节”,凤翔民间的俗语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 龙属于祥瑞,是风化雨的主宰。 人们期待龙抬头兴云造雨,滋润万物。 当天,不少凤翔市民在龙王庙前祭奠,举行盛大祭礼。 民间谚语有“二月、龙头、大仓满、小仓流”和“龙头不起天不雨”。 这充分表明龙是古代神格谱系中掌管降雨的神,降雨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一年的作物丰收,因此祭祀供奉是人们赖以生存和希望的活动。

另外,民间还有传统的“剃头洗脚”、“炒豆子和爆米花”的风俗。 到二月二日,大人和孩子都剃头,大人也理发,带来好运,祝新的一年顺利。 给孩子理发叫剃“喜头”,借着龙抬头的吉日,保护孩子健康成长,长大后出人头地,十分珍贵。 洗头洗脚是为了洗去身体的厄运。

关于炒豆子、爆米花的习俗,玉龙在民间受旱,义助们下雨被玉帝囚禁,立下规矩,金豆开花才能释放。 人们因玉龙义举而群聚,炒豆子,做爆米花。 由于他误以为自己的身影像金豆一样绽放,而将监控着的太白金星放了出来,所以还保留了每年二月的头两天炒豆子和爆米花的传统。

其次,凤翔民间在2月初2日把为纳吉吃的面称为“龙须面”,煎饼称为“龙鳞饼”,水饺称为“龙耳”、“龙角”。 炒“豆将棋”吃叫做“咬蝎子”,取龙的象征和寓意。

三月三日

三月三日,凤翔民间称上巳节,是纪念黄帝的节日。 传说三月三日是黄帝的圣诞节。 自古就有“三月三日,生轩辕”之说。 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

凤翔民间还传说,这一天是王母女举行蟠桃会的日子。 据晚清《曲艺音乐集成》年记载,“三月初三春正长,观蟠桃宫烧香,沿河一带微起风,有十丈红尘入地”。 据说西王母原是我国西部原始部落的保护神。 她有两个宝石。 一个是吃了长生不老的仙丹,一个是吃了能长寿的仙桃——蟠桃。 神话中的嫦娥,偷走了丈夫后羿得到的西王母仙丹后,飞到了月宫。 后来在一些志怪小说里,把西王母说成福寿之神。

凤翔民间也有“三月三,驴揭鞍”的说法。 从这一天开始,天气变暖了,穿了一冬的棉袄开始脱了,开始换单衣。 也叫“季节的交替”。  

春分

春节在凤翔民间具有昼夜平分的意义,排名二十四节气之四。 这时,太阳直接照射在赤道上,春暖花开,莺莺生长。 适用于农作、田间管理、春季观光旅游等。 时间周期上,太阳位于黄经0度和15度之间,约在3月20日至4月5日之间。春分的意思(一是指一天的时间分为白天和晚上,每个12小时。 二是立春立夏为春,春分正好是春的三个月,将春等分。

凤翔民间进入春分节气后,气温急剧上升,经过冬天的枯枝,突然具有柔嫩的质地。 土湿了,天气确实暖和了。 此时维尼的春分会热闹非凡,四面八方的游客络绎不绝,去赏春、剪春、踏春,祝春天永驻人间。 凤翔民间也有不少地方设立祭坛举行祭日仪式,期盼风平浪静,国家安宁。

凤翔民间有关春分节气的农谚有:“春分麦起床,千金难买”、“春分麦起床,肥水难沾”等等。 此时,春耕、春管、春种进入繁忙期。

清明节

清明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春雨惊春清谷天”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凤翔民间最重要的祭祀活动,祭祖扫墓之日。 考:汉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首次提出清明。 “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清明。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书中说:“万物生长的时候,都是清洁干净的,所以叫清明。 ’根据阳历,清明节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 此时,太阳位于黄经15度的时间节点。 到了唐朝,清明节逐渐兼有寒食节、上巳节。 现在西府的民间人传统上称为“寒食、上巳”二节。 寒食节,冬至日105天,清明前3天。 据传是晋文公纪念介子推的。 苏轼《都门杂咏》诗有云:“惆怅东栏下雪,人多清明去看。” 杜甫《三月三日丽人行》中的“三月三日”,其实是上巳节,也是春意盎然的节日。 但在王维《淮南子、天文》诗《少年分一日游,不清明兼上巳》中,他已与寒食、清明混为一谈,由于清明和寒食日的临近,渐渐寒食与清明融为一体。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的祭祀节日,普通老百姓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以前的习惯,扫墓时要带酒、水果、纸钱等进入墓地,在墓前供奉食物,烧纸钱在墓里种上新土,折下几根嫩绿的新树枝插在墓里,磕头行礼。 唐代诗人杜牧诗《岁时百问》 :“清明时节下雨,行人欲断魂”,写下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大文豪苏轼也写了《东栏梨花》,以此来悼念自己的亡妻,表达深切的哀悼。

上阕:“十年生死浩瀚,不思考,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可言。 就算不知道邂逅,也满是灰尘,鬓角如霜。 ”

下阕:“夜来幽梦忽远乡,小轩窗,正梳洗,无言以对,惟有泪千行。 每年都要以断肠所、明月夜、短松冈为材料。 ”

传统清明节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时节,气温上升,是春耕春种的绝佳时节。 因此,有“不想插柳遮阴”的说法,也有“植树造林,勿逾清明”等农谚。

寒食节传说

传说春秋战国时,晋献公的妃子骏姬为了继承自己的儿子西齐,策划毒计杀害太子申生,申生被迫自杀。 申生的弟弟听了,为了避免惨剧而流亡。 流亡中,因倾听而受到屈辱。 许多和他一起出奔的臣子,纷纷各自沿路奔去。 只有少数几个忠实的人,一直在追着他,其中一个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介子为了救重耳,从自己大腿上切下一块肉,用火烧了之后喂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成为君主。 这就是有名的春秋五霸晋文公。

晋公执政后,赏了那些与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唯独忘了介子推。 晋文公面前有人为介子所折服。 晋公突然想起往事,羞愧难当。 马上派介子来请褒封官推上来,但派了几次,介子都推不出去。 晋公只能亲自邀请。 但是晋文公来介子推家的时候,我关上了大门,介子推不想见他,已经背着老母亲逃进了深山。 晋公让他的御林军上山搜索,但没有找到。 于是,就出现了点燃山,点燃三方,留下其中一方比较好的想法。 火灾发生的时候,介子会自己出去吧。 晋公乃命人放火烧山,熟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最终介子口没有出来。 上山一看,介子推着母亲和儿子抱着烧焦的大柳树死了。 晋公望着介子推着遗体哭拜了一阵,然后埋葬遗体。 发现介子推着脊梁骨堵住柳树的洞。 洞里好像有什么东西。 拿出来一看,原来是半袖,上面写着诗。

切肉奉君尽心尽力,愿主公常清明。

柳树下没有鬼了,好像伴随着你成了谏臣。

如果主心里有我,请想起我经常反省。

臣无愧九泉,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把血本藏在袖里,把介子推和母亲分别葬在那烧焦的大柳树下。 为了纪念推介子人,晋文公把这座山改成“介山”,把山上建祠堂、放火烧山的日子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一天禁放烟花,只吃寒食。 走路的时候,他找一棵烧焦了的柳树,到宫里去坐在木屐上,每天望着它叹息:“你伤心吗?” 据说“脚下”是古人对长辈和同辈的尊敬称呼,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率群臣,穿上素服徒步上山祭奠,致哀,走到墓前,见那棵老柳树复活,千根绿枝迎风飘舞。 晋公看着复活的老柳树,似乎看到了介子推。 他致敬地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摘下树枝,围成一个圈戴在头上。 祭扫后,晋文公给复活的老柳树起了一个“清明柳”的名字,又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此后,晋文公常常把血书袖放在身边,作为鞭策自己执政的座右铭。 他勤奋从政,精心治理,有序治理国家。 晋国百姓能安居乐业,非常怀念有功不居、不谋富贵的介子推。 他死的那天,大家禁放烟火以示纪念,蘸上小麦粉和枣泥做成燕子,用柳条串起来插在门上,召唤他的灵魂。 这叫“子推燕”。 此后,寒食、清明成为全国人民的盛大节日。 每逢寒食节,凤翔平民都会做饭而不生火,只吃冷食以示怀念。

谷雨

谷雨,顾名思义,播谷降雨也是如此,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又是播种移苗、种瓜点豆的最佳季节。 凤翔民间以每年阳历4月19日至21日太阳达到黄经30度时为谷雨。 谷雨节气多雨,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大有好处。

谷雨来源于古人“雨生百谷”的说法。 “清明断雪,谷雨降霜”,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流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加快回升。

我国古代把谷雨分为三候。 “第一候萍始生; 驱赶第二只鸣禽翅膀; 第三季为戴胜降临桑。 ”谷雨过后降雨量增加,浮萍开始生长,后来布谷鸟开始提醒人们播种,在桑树上见到戴胜鸟。

凤翔民间的谷雨节气谚语大致围绕着有雨无雨的中心。 “谷雨沉沉,下着夏雨”、“谷雨下着,四十五天都没有土干”等等。 农事谚语有:“谷雨前后,种瓜点豆”、“谷雨前,好种棉花”、“谷雨不种花,心如蟹爬”、“谷雨是麦子的怀胎,立夏长胡子。 谷雨麦升旗,立夏麦人头攒动”等。

谷雨的来历

凤翔的民间,自开天辟地以来,人类历经了几十万年的无文字的日子,到了皇帝的时代,朝中出现了艺人仓颉。 他立志把人从没有文字的苦难中解放出来,辞官外出,访问九州,回到家乡扬武村,一个人住在沟里,谁也不会写字,花了三年时间才写成一个菜籽大小的字,传说玉帝听了,深受感动奖项是什么? 得了金奖。 那天晚上,仓颉正好睡得很香。 突然,“仓颉,快来领奖! ”我听到有人叫他。 呆呆地睁开眼睛,满屋子都是明亮的光。 他不知怎的,赶紧爬起来环顾四周。 我觉得这没问题,但我看到地上站着一个金人。 他在心里嘀咕:“这是怎么做的,从哪里来的? 难道你在做梦吗? 正想着,东邻西舍的公鸡呜呜地叫着,不一会儿天亮了,金人还是稳稳地站在地上。 他想起了梦中听到的喊声,明白了这个金人是天上神仙给自己的奖品。 仔细想想,自己只做了该做的事,不值得得到这样的奖励。 所以,他向天空三拜,感谢上帝。 第二天,他把全村的年轻人都叫来,抬着金人带进皇帝的宫殿。 皇帝问金人的来历,他说只是偶然选的,说这是天下之礼,应该为天下之人所共用,自己不敢偶然选来私货,特来进贡。 皇帝知道他人格高尚,笑着接受了。 但是过了四五天,皇帝和群臣在围观金人的时候,突然霞光飞来,金人不见了。 皇帝虽然很痛苦,但不知道钱的人去了哪里,所以派人去通知仓颉。

仓颉说睡着了,梦里有人叫了。 “仓颉,玉皇给你颁奖的金人,我不要。 你想要什么? ”仓颉在梦中说:“为了让天下的人们都能吃饭,我想要五谷丰登。” 那个人又说了。 “好的,报告玉皇大帝,让他回收金人,送谷子给你。 ”在这里,仓颉醒来,向窗外看,看到了满天的星星。 知道在做梦,也没多想,又咕咚一声睡着了。

第二天天气晴朗,没有云,仓颉正要出门,却看到满天都在向谷粒落下。 那谷粒下得比雨珠还密,足足下了半个小时,地面上积了一尺多厚才停下来。 仓颉很奇怪,很高兴,赶紧出门,看到谷粒遍布全村,铺满山川平地,村民们也很惊讶,一个个都去家里取谷子。

这时,仓颉突然想起梦中的情景,知道是玉皇大帝对自己的奖励,赶紧去禀报皇帝。 他走到半路,遇到皇帝派来的人,彼此把情况说清楚,又一起去见皇帝。 皇帝听了仓颉的报告,深感仓颉的功绩值得表扬。 于是,他把下谷子雨的日子定为一个叫做“谷雨节”的节日,并吩咐天下人每年到了这一天都要欢歌载舞,感谢上天。 从那以后,谷雨节一直持续着。 凤翔平民每年一到这一天,就有祭祀谷神的传统习俗。

包肚子

凤翔民间又称宝宝出生后第一年端午节前,亲戚朋友来家里给宝宝包肚子、送肚子、绷肚子。 它把这个腹部上面卷成圆形,呈菱角形状。 用红布做面,用白布做里子。 在上面用绸子刺青蛙、长虫、蝎子、虾蛄、箕虫等动物的形象。 所谓“五毒四起”,意为取下制服上的五毒以保护安全。 这五毒可以缠在腹部,放东西,一般是上端用带子套在脖子上,左右系一条带子向后扎,缠在腹部紧贴腹部,起到保护胃肠和脐窝不受潮受寒的作用。 尤其是夏天,宝宝赤裸着身子,腹部只挂着一个红色的卷腹,显得天真烂漫,惹人喜欢。

端午节前包肚子的礼节,也用来送给还没出门的媳妇,但它不是现成的包肚子,而是做红布,带礼物、衣服等,表示当年结婚的信息。

端午节

凤翔民间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为考,这个节日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端”的意思和“初”一样,叫“端午”也像叫“中五”。 端午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 因为午刻是“阳辰”,所以端午节也被称为“端阳”。 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月,所以测量下午。 此外,端午还有夏至节、天中节、诗人节等多个别称。 其源头大多被认为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寒食城东即事》《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贤人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被诬陷,被赶出京城,上衣决、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忧国忧民的《清明》《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史记》055-790000等不朽诗篇,风格独特,影响深远。 公元前278年,秦军打败了楚国的京都。 屈原如同刀割一般,于五月五日写下了绚笔作《离骚》,然后抱石投身汨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悲痛异常,纷纷涌向汨罗江凭吊屈原。 渔夫们划开船,在河里来来去去打捞他的真面目。 一位渔夫说,只要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一声扔进河里,让鱼龙虾蟹吃得饱饱的,就不会咬屈医的身体。 人们看了之后纷纷效仿。 一位老医生端来一坛雄黄酒倒入河里,说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到屈医。 后来,由于害怕饭团为蛟龙所吃,便考虑用楝叶包米饭,缠上彩色线发展成粽子。 以后每年五月初五,就有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凤翔民间的主要活动是腹缠五毒,送五彩丝、香包等,家中插艾叶于门楣上,妇系艾叶于发际。 吃鸡蛋、油饼、绿豆饼、粽子、雄黄酒等。

五颜六色,凤翔民间称“无色线”,又称“搓揉”。 是端午节必需的东西。 根据凤翔的民间风俗,端午节当天,给孩子的手腕、脚踝、脖子接上彩色的线,可以避邪,防止五毒近身。 这条色彩鲜艳的线剪到“六月六”,丢进河里让水流出来。 有人认为这与药王孙思邈的事迹有关,让花丝坠河,等于带走了百病,具有送灾性质。 《天问》年:“五月五日,五彩线挽臂,与鬼用兵,不生病。 “五彩缕”顾名思义是由五色色线合成的,据说西府民间从汉朝就有这个风俗。 当时把白线染成红、黄、蓝、白、黑色星期五的颜色,然后挤出来上色。 这大概与中国的五行观念联系在一起。 直到现在,一直使用刺绣用的线,颜色多而鲜艳。 到了五月五日这一天,大人和孩子都挂上五颜六色的线,一起去的时候,比看谁都漂亮,很有情趣。 当然,有讲究的人依然使用五色线条。

荷包、凤翔在民间也被称为“香包”。 端午节期间,凤翔有民间制作香包的习俗。 节前,各家灵巧的妇女要用色彩鲜艳的花布缝制各种钱包,里面放入香草和中药材,如雄黄、苍术、藿香、丁香、白芷等,在节前一天给孩子们穿上香包。 这个香包叫“胆小灾包”,有时是孩子的祖母做的,有时是孩子的祖母在节前送的。 香包的大小、形状各有规定,小的话直径只有半厘米。 民间称之为“香核”,一般串在彩缕上。 大的有直径10多厘米,红色,彩色蕾丝,一般挂在孩子胸前。 南京片的制作工艺十分精美,还加入药材和香料,佩戴后具有防病治病的作用。 最有趣的是端午节那天,在一些地方民间流行“抢钱包”的风俗。 父母叮嘱孩子把钱包藏起来。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被别人夺走。 抢钱包,一方面是羡慕钱包的精巧,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吉利。 被夺走的人不能生气。

包腹,在凤翔民间蕴含着更多的巫术意义。 每到夏季五毒盛行,五毒指蛇、全蝎、蜘蛛、壁虎、蟾蜍等。 这些动物都有毒,有时咬人后会中毒。 特别是孩子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侵害。 五月又是这些动物活跃的时期,所以端午节的时候,民间用巫术的方法镇压五毒。 制作带有五毒图案的LED是其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这些都是具有巫术意义的民俗现象,表达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节日前,孩子,特别是未满1岁的孩子,谁都可以得到祖母寄来的“五毒腹袋”。 肚兜里用的布,一般为大红色,五毒图案一般为白色、黑色或绿色,与其他颜色的线配合缝制,非常美观,可以说是一件艺术品。 也有短裤的形状,孩子夏天轮流穿,一直穿到秋天的凉爽。 因为漂亮、舒适、结实,所以很讨人喜欢,孩子穿起来也很开心。 有些孩子可以穿两三次夏天。 如果孩子长大穿不下了,母亲会把它当成宝贝一样收藏起来,或者送给别人。

悬挂艾蒿,凤翔之间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蒿”的谚语。 端午节,民间人士把插艾蒿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家家扫庭除,以菖蒲为剑,艾条插门楠,挂堂。

艾蒿,别名艾蒿。 茎和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驱除蚊子和虫蚁,产生净化空气的奇妙芳香。 中医有艾入药、调气血、暖子宫、祛寒湿之功。 将叶加工成“绒”,是灸法治疗的重要药材,

菟丝子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细长叶中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强身健体、杀虫灭菌的良药。

可见,凤翔民间插艾蒿和菖蒲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雄黄酒、雄黄是药材,据说能杀百毒。 所以端午节的时候,凤翔民间人把雄黄泡在酒里,在孩子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踝等处涂雄黄酒,蚊子、五毒(蛇、蝎子、蜈蚣、壁虎、蜘蛛等)一般不会沾到上半身。 在中国四大传说之一的《九歌》中,五月端午节的时候,蛇精白女是不是因为喝了雄黄酒而露出了蛇的真面目?

端午节的时候,凤翔市民一般吃粽子、油饼、绿豆饼等。 其中吃粽子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 粽子的包装一般是用竹叶和苇叶做外皮,里面的配料中加入糯米、红枣、花生米,非常香甜可口,或者只有上好的糯米,加入蜂蜜吃起来非常香甜爽口。

总的来说,凤翔平民过端午节很有趣。 当然,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凤翔民间大众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幸福的内心世界。

立夏

立夏,顾名思义,是夏季开始,凤翔民间每年农历四月间,即公元五月初六前后,太阳达到黄经四十五度时,即为夏季开始。 这时,气候温暖,作物生长逐渐兴旺。 民间的农谚有“立夏、生土”、“立夏锄至三朝”、“立夏不下,耙而高悬”、“立夏不雨,缸无米”等,一年四季

据史料记载,古代天子每到夏天,都会率百官设坛举行迎夏仪式,祭祀炎帝,祈求融合。 古雍历代帝王曾率百官到大郑宫、祈年宫举行天地、火神等仪式活动。 旅途中,皇帝和文武百官身穿朱红色礼服,身穿朱红色玉饰,骑红色马和朱红色车,浩浩荡荡,蔚为壮观。 迎接夏日祭,表达渴望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立夏传说

凤翔民间流传着许多围绕“立夏祭”的美丽动人的故事。 据说以前掌管夏天的天神被称为祝融。 在《怀沙》他说:“野兽长着人的脸,骑在二龙上。” 祝融曾经打破双职工,杀死过没有治水能力的鲫鱼。 可见他确实神通广大。

那个时候,每年立夏,天子都会去南郊祭祀祝融,期待他能守护夏天的平安。 祝融是火神,所以去祭祀的人们骑着红色的车,骑着红色的马,穿着朱衣,连腰里戴的珠子都是红色的。

回朝廷后,天子奖励三公九卿、文武大臣。 其中最高兴的礼物是冰。 掌管冰政的凌官已经请人打开地下室,取出冬天储藏的冰,切成小块,由天子亲自送给大臣。

部长们回家的时候,街上传来了“敲门声”。 街角,放着一个大木桶。 木桶上立着铜月牙招牌,表示木桶里的货色是连夜赶出来的。 小贩握着两根铜锣,鼓足干劲地敲着。 大桶里满是冰,冰的中央是一个小口大的陶缸,缸里是酸甜诱人的冷青梅汤。

青梅、樱桃、珊瑚是立夏之日必备的三鲜。 不熟的梅花有的是,最好的樱桃在南京玄武湖的樱洲。 康熙南巡,江宁织曹寅献上樱桃,康熙舍不得吃,请快马连夜送到北京。 “先进皇太后,朕再用。 ”鲫鱼更是在长江中心,因其稀罕,成为官家大户之风。 普通人无法比较,所以用梅、虾、豌豆代替三鲜。

其中带有壶的豌豆,女孩子一定会吃。 因为豆荚的形状像美目,所以在立夏那天吃的话,可以“笑得很巧,美目已迫不及待”。 孩子必须坐在门槛上,吃鲉又甜又软的豌豆。 立夏吃豌豆,夏天不吃讨厌的食物,身体会舒展。 吃了豌豆就叫人。 称呼人的习惯与后来三国时的“救不了的阿斗”有关。 但由于年代久远,很少有人在意这个习俗的起源。

大人们早就在家门口的大槐树上用麻绳吊着大秤,秤钩上挂着四条天凳。 先把孩子叫来,一个接一个地爬上长椅,双脚悬空。 要把秤放出去,只能增加体重,不能减少体重。 这样你就不怕炎热,长寿健康。 女孩叫后,轻的是燕嫂,重的也是环肥,都很美,大家都高兴地笑着。

长大成人后,孩子们挤成一团,从脖子上取下放在纱袋里的熟鸡蛋,互相碰撞争夺。 鸡蛋打不碎的就赢了,赢了的叫“大王”,输了的剥掉坛子,马上把鸡蛋吃掉了。 立夏吃鸡蛋治愈心灵。 但是,女孩必须小心。 因为母亲们通常在张嘴吃鸡蛋的时候,会掉一根针,给她们穿上耳洞,戴上耳垂。 害怕疼痛而逃跑的人,用被称为“立夏绳”的五色线系在手上。

新嫁的女子,不会来凑这样的热闹。她们正忙着把李子搾汁掺入酒中,据说在立夏这天喝下去,会青春常驻,于是这酒又名为“驻色酒”。三两杯之后,个个脸色绯红,于是又相约去村外的荷塘边吹吹风,顺手折回两根皂荚枝条。

皂荚树要在秋天才会结下扁长的皂荚,女人们一捧捧采摘回去,晒干了,做一年洗衣之用。而立夏这天,每家都要在门前插上一两支新鲜的皂荚

枝条,避邪圧祟。皂荚枝的多刺与皂香,可以吓退作祟的鬼怪。

一场新雨后,荷塘里蛙声一片。岸边皂荚树的刺已经很扎手,旁边的石榴树上,也开出了火焰般的花蕊。不知名的小虫“嘤嘤嗡嗡”地飞来飞去,脚下的泥土也变得松动了,蚯蚓呼之欲出。夏季是万物生长的季节,也是出家人护生之日。立夏之后,在外苦修的行脚僧陆续来到寺院“挂单”,唯恐不经意间伤害了草木虫鱼。《礼记》上也说,这个月草木都在继续生长,不要毁房舍,不要兴土木,不要征劳役,不要伐大树。

所谓休养生息,正在其时。

小  满

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凤翔民间把每年五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视太阳到达黄经60 度时称为小满。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凤翔川原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古代将小满分为三候:“一候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麦秋至。”是说小满节气中,苦菜已经枝叶繁茂,而喜阴的紫枝条细软的草类在强烈的阳光下开始枯死,此时麦子开始成熟。凤翔民间有谚语:“大麦不过小满,小麦不过芒种”、“大麦在场小麦黄,豌豆在地泪汪汪”、“小满不起蒜,留在地里烂”等。

芒 种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凤翔民间一般在6月6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75度的时候。芒种,顾名思义,即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意指大麦、小麦等有芒作物种子已经成熟,抢收十分急迫。晚秋等夏播作物也正是播种最忙季节。“春争日,夏争时。”“争时”即指这个时节的收种农忙。人们常说“芒种三天混割麦”。“三夏”大忙季节,即指忙于夏收、夏种和夏管。“芒种”也称作为“忙种、忙着种”。芒种到来预示着农民开始了忙碌的田间生活。

凤翔民间农谚有“芒种前,忙种田;芒种后,忙种豆”、“小麦不过芒种”、“芒种忙,麦上场”、“芒种忙种,连收带种”、“杏子黄,麦上场”、“枣花开,割小麦”、“五月十三滴一点,耀州城里买大碗”等。

六月六

农历六月初六日,凤翔民间俗称“六月六”,这一天民间习俗有饮绿豆汤,谓能清热、消暑。间有以绿豆汤祭奠于祖坟者。妇女于此日以大麦豆类混合碗中,置于瓮内放置暗室中,使之生芽,以待七月七日晚乞巧之用。是日民间并有洗浴、晒物、赏荷、看谷秀之风。

据考,古代的六月六日,如果恰逢晴天,皇室内的全部銮驾都要陈列出来暴晒,皇史、宫内的档案、实录御制文集等,也要摆在庭院晾晒,因此,故称“晾经节”。

农历六月,因天气已经非常闷热,再加上正值雨季,气候湿热,物品极易霉腐损坏,所以,这一天从皇宫到民间、从城镇到农家小院,都有洗浴和晒物的习俗。旧时,凤翔民间一般百姓没有洗浴设备,但人们很讲究清洁卫生,习惯在此节气进行沐浴洁身,信佛者尤其要以洁净之躯去焚香拜佛,以示虔诚。民间农家这一天翻箱倒柜,拿出衣物、鞋帽、被褥晾晒,因此,有的地方叫“晾衣节”或“晒伏”。民谚有云:“六月六,人晒衣裳龙晒袍”、“六月六,家家晒红绿”,意指五颜六色的各种衣服。

六月六,凤翔民间还有郊游、赏荷的习俗,即踏青到郊外田间看谷物、玉米等禾苗庄稼;城区东湖和乡村有水源的地方,正值荷花盛开,人们结伴赏荷品莲,水塘湖畔柳垂成荫,水中荷花争艳,在此郊游消闲、吃冰食,别有韵味。

七月七

农历七月初七日,俗称“七夕节”,凤翔民间亦称“乞巧节”。也称为织女牛郎相会之期,所以,今人更把这一天当做“情侣节”。据传,七月七日,是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凤翔民间这天晚上,年轻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礼仪,在院内搭棚,天晚时设巧娘位,供瓜果,请天上织女品评,然后一边观赏一边吃献果,认为这样会使人变得灵巧。

凤翔民间的乞巧内容丰富:一是捂指甲,以海眼(凤仙花、杆、叶)加白矾捣碎敷在指甲上,用桑叶或桃叶包严线扎,此晨指甲即变为自然的红色,经久不褪,且可医治灰指甲一类的疾病。二是掐巧。掐巧首先要备巧,早在七夕前一月即六月六日在磁碟或碗内泡上豌豆、扁豆等粮食,七夕时其已发芽长至寸许,甚至除了胚芽还长出一两片叶子。七夕夜孩子们围成一圈,由姑娘领唱“乞巧歌”,并在灯光下置一水碗,由领头的姑娘掐摘豌豆叶芽,投入碗碟内的水面,灯光下的碗碟底就会映出各种像形图案,大家比技巧,看影取义,从图案分析预卜各人的得失和未来。当然去葡萄架下偷听牛郎织女对话一类的传统,对孩子们也充满极大诱惑。民国后,凤翔民间此风渐寝。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古往今来,牛郎织女的故事感天动地,文人墨客总会在这一天,望着银河两岸的牵牛星与织女星,想象着他们一年仅一夕的相会,该是如何让人断肠,对着茫茫星空,那些诗词就喷涌而出。七夕诗中,民间流传最为经久传唱的当属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七夕,古今诗人惯咏星月与悲情。吾生虽晚,世态炎凉却已看透矣。情也成空,且作诗一首罢。是夜,窗外风雨如晦,吾独坐陋室,听一曲杜牧《秋夕》,合成诗韵一首,觉放诸古今,亦独有风韵也。乃书于此,毕而卧。凄然入梦。癸巳年七月初七,野农君子之记一:

日暮晴空起墨云,无端又阻有情人,

一生几度一良夜?泪若倾盆又一年。

风雨七夕计已久,炎凉人事亦非鲜,

年来惯作孤灯读,哪管晴天或雨天。七夕野农君子之记二:

一纸书成寄不成,远游君子且徐行,

登峰日落天辽莽,踏岸江流月半明。

利欲功名似淡水,家国儿女若浮萍,

一年一度是七夕,一半有情半忘情。

夏  至

夏至节气在凤翔民间每年6月21日或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到北回轨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越长。这就意味着炎热将至。这时凤翔地区白昼最长,夜晚最短,太阳达到黄经90度。据《恪遵宪度抄本》中载:“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传说每年的“端午节”起源于夏至节。夏至时正值凤翔民间麦收。夏至不热,但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就是最热的天气了。凤翔民间有谚语:

夏至到,蝉始鸣,

半夏生,木槿荣。

夏至一场雨,一滴值千金。

日长长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

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

夏至东风摇,麦子要坐牢。

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小  暑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凤翔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05度时为小暑。暑,表示炎热的意思。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这就预示盛夏开始,气温升高,并进入伏旱期。凤翔民间有“小暑为小热”的说法,意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这时,凤翔川原农作物都进入了茁壮成长阶段,需加强田间管理。流传在凤翔民间的谚语有:

伏里雨,缸里米。

下到伏头,晒到伏尾。

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淋死鸡,云往南,水上船,云往北,瓦砾晒成灰。

早看东南,晚看西北。

东虹日头西虹雨,南虹出来发雷雨。

早晨雾一雾,下午晒死兔。

月亮被圈套,定有大风到。

星星稀,披雨衣,星星稠,晒破头。

伏天三场雨,遍地都是米。

伏天无雨,缸里没米。

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有雨种荞麦。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雨吃饱饭。

大  暑

大暑连着小暑,在凤翔民间每年的7月23日或24日,太阳到达黄经12度,俗称“三伏天”。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大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凤翔大地“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凤翔川原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和田间管理等任务繁重。凤翔民间有“饮伏茶”“晒伏麦”“烧伏香”“晒箱衣”等习俗。流传在民间的谚语有:

大暑小暑,灌死老鼠。

夏雨隔天埂,夏雨隔牛背。

稻在田里热了笑,人在屋里热了跳,

大暑热不透,大热在秋后。

大暑小暑不热,大寒小寒不冷。

立  秋

立秋是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令。在每年的8月8日或9日立秋。“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以此而揪敛也。”立秋,一般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到了立秋,梧桐树必定开始落叶,因此才有“落一叶而知秋”的成语。此时,草木开始结果孕籽。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因此民间将立秋又称“交秋”。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凤翔民间流传的谚语有:

早晨立了秋,下午凉飕飕。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立秋乔麦白露花,寒露荞麦收到家。

处  暑

处暑是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令,一般是每年的6月23左右。此时太阳达到黄经150度。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也。”意思是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了。我国古代曾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养生猎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之意。

处暑在凤翔民间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一般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夏天到此终止了。

白  露

白露,在凤翔民间也属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川原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节。据考,我国古代将白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二候玄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说此节气正是鸿雁与燕子等候鸟南飞避寒,百鸟开始储存干果、粮食以备过冬。可见白露实际上是气候转凉的象征。

白露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节令。“露”是白露节气后特有一种自然现象,此时天气正如《礼记》所云:“凉风至,白露降,寒蝉鸣。”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古人在《孝纬经》中也云:“处暑后十五日为白露,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凤翔民间谚语云:白露高山田。到了此节气,川原全面开始播种小麦了。在此节令,民间大多农户都要用小麦白面和菜油烙“油旋馍”,预祝来年小麦长得好,“旋窝倒”能够多打粮。

秋  分

凤翔民间秋分节令,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180度。此节气是凤翔民间农业生产上的重要节气。秋分后太阳直射的位置转移到南半球,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少,而地面散失的热量却较多,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变快。凤翔民间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露来”。

寒  露

寒露在凤翔民间排列二十四节气之十七,于每年的10月8日至9日交节。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意思是气温比白露时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了。寒露时节,凤翔地区均已进入秋末。

白露后,天气转凉,开始出现露水,而到了寒露,则露水增多,且气温更低,此时凤翔川原地区会偶见早霜。

古代把露作为转凉的表征。仲秋白露节气“露凝而白”,至秋季寒露时已是“露气寒冷,将凝结”为霜了。凤翔民间农谚曰:

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斗场。

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

霜  降

霜降,在凤翔民间系二十四节气之十八,此时,川原大地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十月二十三日。这时,凤翔地区出现初霜,民间大部分农人在秋茬地播种小麦。

据考:在古代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蛰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土地上的树叶枯黄掉落;蛰虫也全在洞中不动不食,垂下头来进入冬眠状态中。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九月中,气肃而凝,露结为霜矣”。

霜降的到来,意味着凤翔地区秋天的过去和冬天的开始。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日,凤翔民间亦称“中秋节”。时值中秋,金风送爽,天朗气清。是日夜,月明辉清胜于往时,以故人皆于院中献月饼果品敬月以为习。亲友于节前互送月饼,以为秋节敬礼。

据《周礼、春官》记载:周代已有“中秋夜迎寒”、“中秋献良裘”、“秋风夕月(拜月)”的活动;汉代,又在中秋或立秋之日敬老、养老,赐以雄粗饼。晋时亦有中秋赏月之举,不过不太普遍;直到唐代将中秋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杨贵妃变月神、唐明皇逰月宫等神话故事结合起来,使之充满浪漫色彩,玩月之风方才大兴。到了北宋,才正式定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并出现“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的节令食品。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弦重鼎沸,近内延居民,深夜逢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吴自牧《梦梁录》说:“此地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香飘,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筵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围子女,以酬佳节。”更有意思的是,《新编醉翁谈录》记述拜月之俗:“倾城人家子女,登楼或中庭焚香拜月,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明清两朝的赏月活动,盛行不衰。“其祭果饼必圆”;各家都要设“月光位”,在月出方向“向月供而拜”。陆启浤《北京岁华记》载:“中秋夜,人家各置月宫符象,符上兔如人立;陈瓜果于庭,饼面绘月宫蟾兔;男女肃拜烧香,旦而焚之。”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云:“是夕,人家有赏月之宴,或携泊湖船,沿游彻晓。苏堤之上,联诀踏歌,无异白日”;“民间以月饼相邀,取团圆之义”。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称:“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都第一,他处不足食也。呈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蜡兔之形。”“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至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唯供月时男子多不叩拜。”凤翔民间这五百多年中多以中秋祭月、赏月、吃月饼、团圆饭等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总的说来,中秋节起源于周代,盛行于宋代,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凤翔民间将此节沿袭至今。

重 阳 节

九月九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在这一天,凤翔民间人登高远望,思念亲人。正如古诗中所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我国古代把九叫做“阳数”,农历九月初九日,两九相重,都是阳数,因此民间称为“重阳”。

据传,东汉时,凤翔千河畔有一个名叫钢娃的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过得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发生了,千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体遍地没人掩埋。这一年,钢娃的父母也都病死了。钢娃小时候听大人说:“千河里住着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钢娃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西北方黄梅山中住着一个长老和尚,人称梅山大仙,他便收拾行装,启程上山拜师学艺。

梅山大仙给钢娃一把降妖青龙剑。钢娃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练开了。转眼间又是一年。那天钢娃正在练剑,梅山大仙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初九,千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祈福。”

钢娃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初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父老乡亲登上附近的冯家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喝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院子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不大一会儿,只听千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子走去,忽然间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钢娃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钢娃“嗖”的一声把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

此后,千河两岸的百姓,再也不受瘟魔的侵害了。人们把九月九登高避祸,钢娃剑刺瘟魔的事,父传子、子传孙,一直传到现在。从那时起,人们就过起重阳节来,有了重九登高的习俗。

另传:三国时,魏文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倍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可见当时节俗定型。

凤翔民间将重阳节的主题一般定为:求高寿、戴茱萸、酿菊酒、赏菊花及祭酒业神等。如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更具有意义。

立 冬

立冬,在凤翔民间是季节上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每年11月7日至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度。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这就表示冬季至此开始。冬是终了的意思,有农作物收割后要收藏起来的含意。此时,凤翔民间常会出现风和日丽、温暖舒适的十月“小阳春”天气。

立冬,是凤翔民间十月的大节,这时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民间人习惯上把立冬同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在古代社会中,立冬也是个重要的节日,农耕社会,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到立冬这一天要休息一下,顺便犒赏一家人的辛苦,有句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民间有立冬日杀鸡宰羊或以其它营养品进补称“补冬”。

据民间相传,汉魏时期,到了立冬这一天,天子亲率群臣迎接冬令,对为国捐躯的烈士及其家人进行表彰和抚恤,请死者保护生灵,鼓励民众抵御外敌或恶寇的掠夺与侵袭。在民间有祭祖、饮宴、卜岁等习俗,以时令佳品向祖灵祭祀,以尽为人子孙的义务和责任,祈求上天赐给来岁的丰年,农人自己亦获得饮酒与休息的酬劳。

凤翔民间立冬节流传农谚有:“立冬晴,一冬晴”、“立冬雨,一冬雪”、“冬麦雪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等。

十月一

凤翔民间把十月一称“寒衣节”,也叫“烧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三大“鬼节”。

农历十月初一是立冬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冥间的祖先灵魂缺衣少穿,于是,都要上坟添土祭祖,除摆贡品烧纸钱外,还要用彩纸剪成衣帽,焚于坟前;已出嫁的闺女,按旧例回娘家祭礼已故长辈,凤翔民间称“送寒衣”,以此寄托今人对故人的怀念,承载着生者对逝者的悲悯。

据史载,“烧纸钱送寒衣”节俗,因袭先秦的迎冬礼仪脱胎而成。民间传说东汉时期,在有一天的半夜,发明造纸术的蔡伦,他有一位嫂子名叫慧娘,假装因急病而死,蔡伦悲痛欲绝,跪在她的棺材前哭声不止,他边烧纸边哭诉:“我给夫人烧张纸。”他烧完又抱来纸烧,烧了一阵后,突然听见慧娘在棺材里喊:“把门开开,我回来了。”这可把人们吓呆了。人们把棺材打开,慧娘装腔作势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阴间纸在作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慧娘唱了很多遍后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大家不要害怕。我到了阴间,阎王爷就让我推磨受苦,赏了钱,就有许多小鬼帮我,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三曹官也向我要钱,我把全部的钱都送了他,他就开了地府后门,放我回来了。”蔡伦装作糊涂:“我并没有送钱给你啊?”慧娘说:“你烧的纸就是阴间的钱。”这样一说,蔡伦又抱了几捆纸,烧给她的父母。在场的人们一听,便以为烧纸有很大的好处,都向蔡伦买纸,慧娘感慨地送给乡亲。这事一传十,十传百,远近乡亲都来买蔡伦的纸,烧给自己死去的亲人。不到两天,积压的纸被抢购一空。慧娘“还阳”那一天正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后人都在十月初一祭祀祖先,上坟烧纸送寒衣,以示对祖先的怀念。

另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杞良。后来,范杞良被抓去修北疆长城,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在筑城墙里。孟姜女悲愤交加,向长城昼夜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了长城,露出丈夫尸骨。千百年来,这段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忠贞爱情故事广为流传,也成为凤翔民间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小  雪

凤翔民间每年的11月22日至23日为小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40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10月中,雨下而为寒冷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也,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个时期,天气渐渐变冷,开始下雪,一般雪量较小,并且夜冻昼化。小雪前后,凤翔民间农业生产开始进入冬季管理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谚有“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天冷时,农人将铲的白菜用玉米杆等覆盖,以防冻坏。

小雪季节,民间农人的饮食保健宜吃温补性食物和益肾食品,如牛羊肉、黑木耳、黑芝麻、萝卜等,凤翔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节气后,民间开始动手做腊驴肉、香肠等,到了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凤翔民间有农谚:“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节到小雪天降雪,农人此刻不能歇”、“小雪收葱,不收就空,萝卜白菜,收藏窖中”、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瑞雪兆丰年”等。

大  雪

凤翔民间“大雪”节令,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至8日,其时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至此而雪盛也。”其意为天气更冷,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这个时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围也广,故名“大雪”。

古代将大雪节气分为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时期,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为兰草一种,感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

凤翔民间有“瑞雪兆丰年”的谶语,是说严冬积雪覆盖大地,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农作物春季生长的需要,即有“今年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农谚。

凤翔民间大雪节气还有“进补”的习俗,素有“冬天进补,开春打虎”的说法,此时宜温补助阳、补肾养阴益精,也可常喝姜枣汤抗寒。所涉及的农谚有“大雪不冻倒春风”、“大雪不寒来年旱”、“大雪大雪,来年两不缺”、“大雪纷纷兆丰收”等。

冬  至

“冬至”是凤翔民间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令,更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民间传说早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就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令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这一天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凤翔民间在这一天有“吃饺子”的习俗,谚语有“冬至到,吃水饺”。另传,东汉时有位医圣,名叫张仲景,他曾任长沙太守,为官期间,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耳朵却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枣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来纪念医圣张仲景。

据考:冬至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中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时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庆贺仪式,称“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冬至节也是祭祀天地的日子,皇帝在这天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一如年节。在明、清时代,俗称学生过年。是日私塾放假一天,学生为老师置备御寒取暖(棉鞋、炭火费)物资。并祀孔子,公宴先师。此俗至民国初年即废。

此外,凤翔民间还流传“九九消寒图,又称“雅图”。就是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每枝九朵,一枝对应一九,一朵对应一天,每天根据天气实际情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朵梅花。元朝杨允孚在《滦京杂咏》中记载:“试数窗间九九图,余寒消尽暖回初,梅花点徧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作九体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划,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如上联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不管哪种消寒图,旨在消磨时日、娱乐身心的目的,也简单记录了气象变化。据说民间有经验的老人能根据消寒图推测出这一年雨水多寡和丰歉的情况。与此同时,凤翔民间还流传着“九九消寒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和六九,河边看杨柳,七九河冻开,八九雁儿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小  寒

小寒是凤翔民间第二十三个节令,一般在每年公历1 月5日至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度,其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昊。”小寒的意思是天气已经很冷。“小寒”一过,就进入“出门冰上走”的三九天了。

据考,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徙,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民间到处可见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小寒的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本节之内,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说。凤翔民间农谚有“小寒大寒,冻成冰团”、“小寒暖,立春雪”、“小寒寒,惊蛰暖”、“小寒大寒不下雪,小暑大暑田开裂”、“小寒不寒,清明泥潭”、“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九里雪水化一丈,打的麦子无处放”等。

其次,凤翔民间人在小寒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挤油渣渣(靠着墙壁互相挤),如遇到下雪,则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民谚有“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天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锻炼的重要性。从饮食方面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狗、羊肉,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等。

大  寒

大寒是凤翔民间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令。一般在每年的1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0度时为大寒。《授时通考、天时》引《三礼义宗》:“大寒为中者,上行于小寒,故谓之大…..寒气之逆极,故为大寒。”这时寒潮频繁,凤翔川原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冻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

据考,我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里的最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最结实最厚,孩子们可以尽情地在河上溜冰。此外,大寒出现的花讯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亦可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凤翔民间还以大寒气候的变化预测来年雨水及粮食丰歉情况,便于安排农事。如“大寒不寒,人马不安”、“大寒白雪定丰年”、“大寒无风伏干旱”等。

凤翔民间还时常将大寒节气与岁末时间重合,在大寒节气里,除干农活顺应节气外,还要为过年奔波,如赶年集,买年货,写春联,准备各种祭祀礼品,扫尘洁物,除旧布新,准备过年。

民间人在大寒节气还注重养生“藏”,一般做到保持精神安静,把“神”藏于内,不暴露于外。大寒大寒,防风御寒,做到保暖,早晚少出门。在饮食方面以温补为主,早喝人参黄芪酒,晚服杞菊地黄丸,多喝白开水,以健康饱满的体魄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腊  八

凤翔民间将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日,俗称“腊八”。这一天,民间家家户户吃“腊八粥”。据传说,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步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到了明清,其节俗主要是熬煮,品尝腊八粥,从此民间拉开春节的序幕。

据考,“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凤翔民间吃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据说,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代,吃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人、宫女赐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在民间合家团聚一起食用腊八粥。腊八粥主要以小米为原料,一般将食剩的喂家禽家畜,谓能使其茁壮。如喂鸡时说:“给你吃点腊八饭,天天给我下个蛋。”喂猪时说:“给你喝点腊八汤,膘又肥来体又壮”。又涂抹树木,意谓树木根深叶茂,食果丰硕,此风至今犹存,此外,还取其“年年有余”的寓意。

祭  灶

祭灶(祭灶神),在每年腊月二十三日。这一天,凤翔民间家家户户要烙“灶干粮”。这种小烧饼是用麦面作料,掺合着椒、盐、小茴香调和,擀成小圆饼,再用梳子在皮面上压印花纹,烙熟后既好看又中吃,它同锅盔一样干酥耐放,是出门上路的好吃货。这一天,灶爷要回娘家,所以人们献给它,实际上还是供自己吃或者赠送亲友。也有用玉米齑粉熬制的灶糖,供奉灶神,传说灶王爷吃了这种糖,粘糊了嘴,上天去便少说些东长西短。

很早以前,凤翔民间也有迷信较深的人家,为娃“光圆”,或因某事求神保佑,在灶君面前许了愿,所以这一天便杀鸡宰羊为灶爷还愿饯行。

灶王爷的传说

在凤翔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说。据传,月中嫦娥长得像白雪公主,灶中灶王长得像白马王子。中国传统有“男女授受不亲”,人们害怕男人拜月,女人祭灶,有男女之嫌。所以西府民间有些地方禁止女人祭灶。

对于灶王的来历,源远流长。据考:在中华民族诸神中,灶王的资历算是最老的。远在夏代,灶王爷已经是民间尊奉的一位大神。古籍《礼记》礼器篇孔颖达疏记载:“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为灶神。”《庄子》达生篇亦记载:“灶有髻。”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抱朴子》微旨篇中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曰人罪状。”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历吧。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皇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众说不一。就诸神而言,灶王爷是千家万户敬仰的、最富有人性的神。关于灶王爷的由来,凤翔民间也流传着颇为有趣的故事。

(一)

在很久很久以前,凤翔西岭(今陈村镇西吴头)有一户人家姓张,兄弟二人,哥哥叫张德,是泥瓦匠,弟弟叫张才,是画师。张德最拿手的活儿是泥锅台,东家请,西家邀,都夸他是垒灶的高手。张才画的画,不论是神仙人物,还是花草禽兽,栩栩如生。日久天长,张才的画闻名遐迩,人们尊称“张画师”。张德盘锅台远近闻名,方圆几百里都尊他为“张灶王”。张灶王有个“怪癖气”,就是爱管闲事。他不论到谁家盘锅台,如遇到婆媳不和,就要劝说。如遇上媳妇不孝敬父母,他就说;“百善孝为先,你孝敬公婆,将来孩子也会孝敬你,这叫一报还一报。”直说得媳妇频频点头,笑逐颜开,对婆婆似亲娘。如遇上凶婆虐待儿媳,他就劝说:“当长辈要有个长辈的样子,要体贴晚辈的辛苦,小小不言,不要和晚辈争个你高我低。有话好好说,千万不要伤了和气。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一席话说得婆婆心服口服,从此待儿媳像亲闺女似的。因此,左邻右舍,谁家婆媳不和,或有了疑难事,都愿意找张灶王商量解决。

张灶王七十岁那年冬天,偶感风寒,卧床不起,不料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寿终正寝。张灶王咽气后张家可乱套了。张灶王在世时,本是一家之主,家里的大事小事都由他管,大人小孩都听他的吩咐,现在张灶王离开了人世,,张才只会画画写诗,虽是花甲之人,对于管理家务,却一窍不通。这时张才的几房儿媳妇,吵吵嚷嚷闹着要分家。张才一筹莫展,无计可施,整日愁眉苦脸,度日如年。

突然有一天,张才终于想出了一个好点子。腊月二十三日,正是张灶王病故一周年的祭日。这天深夜,张才突然起床,在院子大声呼叫,他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当儿子、儿媳、孙男幼女来到院中,他就带着他们来到厨房里。儿孙们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在飘动着烛光中,张灶王和他已故妻子的美丽容貌若隐若现,全家人惊呆了。

张才这时才说:“今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大哥和大嫂成了神仙,玉皇大帝封大哥为“就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封大嫂为:“灶王奶奶。”你们平时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老爱幼,闹得居家不得安宁。大哥得知你们现在又闹着要分家,很是气恼,准备禀告玉皇大帝,今年三十除夕晚上,他要下界惩罚你们。”

儿孙们听了张才这番话,吓得毛骨悚然,惊恐万状,瑟瑟发抖,立即跪倒在地,连连向灶王爷磕头施礼,祈求灶王爷饶恕,再也不敢闹事。他们急忙取来平时张灶王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再一次烧香磕头,恳求灶王爷不要和小民一般见识。

自从张才家祭灶王之后,经常吵吵闹闹的叔伯兄弟、妯娌媳妇,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和睦相处,敬老爱幼,欢乐度日。这件事很快被乡里邻居得知,一传十,十传百,方圆百里的人都到张才家打探虚实。

其实,腊月二十三夜晚,灶壁上的灶王爷、灶王奶奶,都是画师预先绘制好的,他假借大哥显灵来吓唬儿孙们,万万没有想到此法如此灵验。所以,当乡邻们前来画师家打探情况时,他只好假戏真做,把事先画好的灶王爷像分送到左邻右舍。这样一来,灶王爷显灵的事很快传遍全县,家家户户的灶房里都贴上了灶王像。随着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送灶王升天,除夕夜迎灶王回家,祈求灶王爷保护全家平安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二)

另一美丽的传说:在远古的时候,凤翔民间有个人叫张生,娶妻郭丁香。郭丁香长得眉目清秀,貌若天仙,性情温顺,吃斋念佛,乐善好施,人人羡慕张生有一个贤惠的妻子。夫妻二人感情深笃。郭丁香不但貌美,而且持家有方。她种棉、纺线、织布、种桑、养蚕、织锦,起五更睡半夜,风里来雨里去,省吃俭用,家业很快兴旺起来,成了远近闻名的富户。张生家中存粮大囤满小囤流,金银财宝不计其数,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幸福美满,人人羡慕。

谁知张家富裕后,张生忘本,贪图享乐,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更喜沾花惹草,喜新厌旧,不久以郭丁香不育为名,娶了一个年轻漂亮的媳妇李海棠。李海棠虽说人长得漂亮,可是为人奸诈,好吃懒做,过门不久,妒忌丁香,经常无事生非,闹得家里鸡犬不宁。后来海棠硬逼着张生把丁香休了。

郭丁香离开张家,来到荒郊野外,她口中念念有词“我的鸡跟我飞,我的狗跟我走。”于是家中鸡狗随之而来。接着她又念道“屋里粮食跟我走,金银财宝随我来”。于是,家中粮食、金银、财宝随之而来。从此郭丁香在这里安家落户,不久又重新过上了荣华富贵的日子。自从张生休了郭丁香,他和海棠无所事事,整日吃喝玩乐,不到两年光景,把千万贯家产全部卖光。张生和海棠走投无路,只得沿街乞讨。

在一个风雪交加、北风凛冽的日子,张生行乞来到一家门前,这时他已饿得行走困难,站立不稳。这家丫环红红看他实在可怜,就把他扶进厨房,拿来美味佳肴,让他饱饱地吃了一顿。张生听丫环不住口的夸赞她家女主人智慧善良,好善乐施,可惜命运不佳,直到现在还是孤苦伶仃一人。张生十分敬慕这位女主人,真想面谢这位贵夫人。

恰在这时,贵夫人来到院子里,丫环忙告诉张生说:“你看,我家夫人来了。”张生见了这位贵夫人,头戴金冠,身穿华丽衣衫,面目和善,忙叩头施礼,口中一连声地叫道:“大娘,谢谢你救命之恩!”

贵夫人听了,怒目喝道:“柳条子穿鱼,你瞎了双眼,见了贵妻喊大娘!”

这时张生抬头细看,站在面前的原来就是两年前自己抛弃的妻子郭丁香。他羞愧难言,无地自容,可是躲又无处躲,藏又无处藏,最后只好钻进灶膛里。郭丁香看见了,急忙跟了过去,来到灶房,急忙把他拉出来。可怜张生已活活烧死。善良的丁香看到此情此景,悲喜交加,痛不欲生。她厚葬张生后,抑郁寡欢,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玉皇大帝得知此事后,考虑到郭丁香生前为人,封郭丁香为灶婆。又念及张生能知错认错,封张生为灶王,专管人间、天上传递消息。

自从张生当了灶王爷,每年除夕来到人间,收集各家的善事恶行,于腊月二十三这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据此玉皇大帝扬善惩恶,以保天下太平。

百姓得知张生当了灶王,想起他的生前为人,敬畏交加,担心他在玉皇大帝面前拨弄是非,于是在腊月二十三送灶之时,一边磕头施礼,一边唠叨:“灶王爷呀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并且向他嘴里塞糖,还在嘴里摸糖,希望他说话甜甜的,在玉皇大帝面前不要胡言乱语。

灶王爷深知民间疾苦,状告三尸神在人间为非作歹,并且告诫各家各户从腊月二十三日到除夕,大扫庭院,才使三尸神的阴谋没能得逞。

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天上人间诸神中,唯有灶王爷最具人性,体贴民情。因此历来受到凤翔百姓的敬仰,每年腊月二十三日送灶王,年年如此,乐此不疲。

扫  舍

扫舍就是扫尘。凤翔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一般在祭灶后,正式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除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凤翔人称“扫舍”。按凤翔民间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之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每逢春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理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厅堂院落,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这些习惯。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就有春节扫舍的风俗。《清嘉录》卷十二记载:“腊将残,择宪书宜扫舍宇日,去庭户尘秽。”这一习俗也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积累的在冬季讲究卫生,预防疾病的传统美德。

糊 窗 花

  凤翔民间人每到春节前,就把屋子院落打扫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而最能显示迎接新春的标志,莫过于贴春联、糊花窗了。西府人对糊花窗很有讲究,一般先用白纸作底,贴上用彩色剪刻的窗花。这种窗花包罗万象,鸟兽虫鱼,果蔬花卉,人物故事等都被用小小的剪刀剪成千紫百态。贴时都是对偶式的,有的还在窗户四角贴上亮格(是一种图案型的剪纸,也叫烟格);有的还利用窗花的空隙,贴上如鱼缸、寿桃之类剪纸图案,镶上小块玻璃,光亮透明,十分好看;有的还在窗格的上端剪出两个大孔来,系上纸剪的立体喉咙,迎风飘荡,趣味盎然。窗花是妇女巧手的杰作,花窗则又是一幅农家喜庆的迎春图画。经过千百年来的流传,如今仍在西府乡村中,被大姑娘小媳妇当作一种珍爱的手艺和生活的点缀。现在,随着人们居住环境的改变,这种习俗已经很少见到了,但剪纸作为一种民间工艺,仍然广为流传。

贴 春 联

凤翔民间贴春联的习俗源于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典术》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压伏邪者也。”到了五代时,后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学,他每年都命人题写桃符,成为后世春联之滥觞,而题写于桃符上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便成为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春联”。后来随着造纸术问世,才出现了以红纸代替桃木的张贴春联的习俗。

春联在凤翔民间叫门对、春贴、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每逢春节,无论凤翔城镇还是乡村,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与请来的门神、灶神、土地神、仓神等一同贴出,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锣 鼓 吵 年

自古以来,凤翔民间人们过了腊八,,就开始用锣鼓吵年,这是凤翔民间人的一种娱乐形式。这种锣鼓乐器每个村都有好几副,乐谱也不一样。有的村敲“十三花”,有的村敲“十样锦”,还有“风搅雪”、“八大槌”、“兔儿刨窝”等。买办锣鼓的用费,大都在麦收后由承办人挨户进行集资,待到腊月便购置和补添这种乐器,并责成专人保管。这种锣鼓不光是过春节用,还用作迎神赛会、扭秧歌、舞龙灯、耍狮子时的仪仗。特别是耍社火,他们便集中好多锣鼓,在社火队的前后,用劲地敲打,奏乐助兴。

解放后,随着陕北秧歌的兴起,这种锣鼓慢慢地都以敲“八大槌”为主,很多过去的老花样已为年轻人所遗弃了。后来,公社化时期这种民间鼓乐大多为官办了,花钱由生产队开支,敲打由生产队组织。过去那种锣鼓“吵年”、“迎春”、“赛鼓”等活动被淡化。农村实行了生产责任制,农民吃饱了饭,手头有了钱,身上有了劲,击鼓迎春的娱乐活动,在凤翔民间乡村又活跃起来了。

放 爆 竹

凤翔民间过年,从腊月三十贴出春联后,就依次燃放爆竹,并以此在大年除夕之夜、大年初一、初三、初五(也称破五)、十五必放爆竹。以营造喜庆热闹的气氛。这也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守  岁

据西晋周处的《风土记》中记载:“除夜祭竣事,才动聚饮祝颂而散,谓之‘分岁’,整夜不眠,以待天明,谓之‘守岁’。”凤翔民间对守岁寄予了更美的愿望:守冬夜长命,守岁更长命。苏东坡在《守夜诗》中写道:“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将民间儿童守岁的情景描写得淋漓尽致。

守岁其实是凤翔民间人珍惜光阴、感叹时光如梭的一种外在表现。守岁的“守”字,既有对即将逝去的岁月留恋,也有对即将到来的新年满怀希望。在这个“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的时间,人们一般通宵不眠,互相鼓励,祝贺来年有个好的开端。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