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 20 )通育269
1、品种来源:(通育313与马唐远缘杂交后代(//通育316/吉01-125 )吉粳88系选后代) ) ) ) ) ) ) ) ) 65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180023
3、审定情况: 2018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2.8 cm,株型适中,分蘖力强,剑叶直立抬起,茎叶绿色,每亩有效穗数20.4万。 穗长19.2 cm,半弯曲型,平均穗粒154.5粒,结实率89.8%。 椭圆形,颖壶黄色,无芒,千粒重23.3克。 糙米率81.2%、精米率73.5%、整精米率68.9%、粒长4.3、长宽比1.5、白度8%、白度1.8%、透明度1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浓度70、直链淀粉含量14.3%。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中抗、叶瘟中抗、穗瘟中抗、纹枯病中抗。 生育期为140 d,需要10积温2800左右。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73.1公斤,比对照品种35封增产6.9%。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652.7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9.3%。
6、栽培要点: 4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250克催芽种子。 五月中下旬插秧。 株间3015-20 cm,每穴3-4棵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纯氮150公斤左右,按基肥40%、分蘖肥30%、补肥20%、穗肥1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100公斤,均做底肥; 钾肥( K2O ) 130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宜地区:在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延边等中晚稻区种植。
8、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方式:梅河市海龙镇
邮政编码: 135007
联系方式:赵基洪
联系电话: 13604357701
(二十一)交通945
1、品种来源:旱稻10/通系146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170018
3、审定情况: 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2.0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抬起,茎叶绿色,每亩有效穗数23.5万。 穗长18.5 cm,半直立穗型,平均穗粒152.5粒,结实率86.4%。 谷粒椭圆形,颖和铫黄色,薄顶芒,千粒重21.7克。 糙米率86%、精米率73.8%、整精米率66.1%、粒长4.4、长宽比1.7、白度12%、白度4.8%、透明度1级、碱消去值6.5级、胶体浓度75、直链淀粉含量14.9%。 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中感、叶瘟中感、穗瘟中感、纹枯病中抗。 生育期142 d,需要10积温2850左右。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15.8公斤,比对照品种35封增产7.2%。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288.6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8.2%。
6、栽培要点: 4月中上旬播种,5月中下旬插秧。 株间距3020 cm,每孔3-4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纯氮120公斤,按基肥30%、分蘖肥20%、补肥25%、穗肥25%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50公斤,均制成底肥; 钾肥( K2O ) 75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以浅水灌溉为主。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防治。 生育期间注意稻瘟病、纹枯病的防治。
7、适宜地区:在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8、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方式:梅河市海龙镇
邮政编码: 135007
联系方式:赵磊
联系方式: 13843501126
(二十二)通禾885
1、品种来源: 04-7003/稗草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170017
3、审定情况: 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1.5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抬起,茎叶绿色,每亩有效穗数22.5万。 穗长18.4 cm,半弯穗型,主要分蘖穗整齐,平均穗粒数162.6粒,结实率83.7%以上。 粒形椭圆,颖和颖尖均黄,短薄芒,千粒重23.2克。 糙米率83.5%、精米率76.3%、整精米率75.2%、粒长5、长宽比1.7、白度13%、白度2.5%、透明度1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浓度71、直链淀粉含量15.9%。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中感、叶瘟中感、穗瘟中感、纹枯病中抗。 生育期142 d,需10积温2850。
5、产量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467.9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7.8%。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55.7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5.0%。
6、栽培要点: 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催芽种子150克。 五月下旬插秧。 株间3020 cm,每穴2-3棵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20公斤,按基肥40%、补肥20%、穗肥30%、粒肥1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50公斤,均制成底肥; 钾肥( K2O ) 75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宜地区:在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8、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方式:梅河市海龙镇
邮政编码: 135007
联系方式:李彦利
联系方式: 13843505430
( 23 )通禾868
1、品种来源:吉粳88号/Wy35 (通35/玉米DNA系选育材料(//吉09-47 )吉丰10号/里歌) ) ) ) ) ) ) ) )。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200021
3、审定情况: 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2 cm,株型紧凑,剑叶直立抬起,茎叶绿色,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数22.9万。 穗长18.4 cm,穗结实型,平均穗粒数131.3粒,结实率92.2%。 粒形椭圆形,颖壶黄色,稀间短芒,千粒重23.6克。 糙米率84.5%、精米率76.2%、整精米率73.6%、粒长4.7、长宽比1.6、白度10%、白度2%、透明度1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粘度72、直链淀粉含量16.1%。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表现为传染性疾病,叶瘟表现为中抗,穗瘟表现为中感,纹枯病表现为中感。 生育期141 d,10,积温2820。
5、产量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54.4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5.4%。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96.3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4.8%。
6、栽培要点: 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催芽种子200克。 五月下旬插秧。 株间3020 cm,每穴3-4棵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35公斤,按基肥40%、补肥30%、穗肥3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46公斤,均制成底肥; 钾肥( K2O ) 75公斤,70%为底肥,3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应地区: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延边的中晚熟稻区。
8、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方式:吉林省梅河市海龙镇
邮政编码: 135007
联系方式:李彦利
联系方式: 13843505430
(二十四)九稻617
1、品种来源:一品稻/龙粳8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200017
3、审定情况: 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99.0 cm,株型紧凑,剑叶直立抬起,茎叶绿色,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数21.5万。 穗长16.3 cm,穗结实型,平均穗粒145.6粒,结实率89.5%。 椭圆形,颖壶黄色,无芒或少见稀疏芒,千粒重22.1克。 糙米率83.3%、精米率74.6%、整精米率70.7%、粒长4.7、长宽比2、白度19%、白度3%、透明度1级、碱消值7.0级、胶体粘度78、直链淀粉含量15.3%。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表现为中抗,叶瘟表现为中抗,穗瘟表现为感病,纹枯病表现为中感。 生育期141 d,需要10积温2820左右。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53.6公斤,比对照品种35封增产5.4%。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09.6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1%。
6、栽培要点:少播培育强苗,4月中旬播种,播种量为每平方米催芽种子200克。 五月中下旬插秧。 株间3015-20 cm,每穴3-4棵苗。 每公顷施纯氮150公斤,按基肥60%、分蘖肥30%、穗肥1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100公斤,均做底肥; 钾肥( K2O ) 100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应地区:吉林省吉林、长春、通化、辽源、延边的中晚熟稻区。
8、选育单位:吉林市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吉林市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九站街
邮政编码: 132101
联系方式:刘才哲
联系电话: 13944636002
(二十五)吉粳515
1、品种来源:吉粳88/吉粳101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16006
3、审定情况: 201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11.0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抬起,茎叶绿色,每亩有效穗数24.4万。 穗长18.3 cm,弯穗型,平均穗粒129.2粒,结实率87.5%。 椭圆形,颖尖黄色,稀有芒,千粒重25克。 糙米率83.7%、精米率71.9%、整精米率66.8%、粒长4.6、长宽比1.7、白度13%、白度5.3%、透明度2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浓度72、直链淀粉含量17%、含蛋白质苗病中抗、叶病中感、穗病中感、纹枯病中感。 生育期142 d,需要10积温2850左右。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165.6公斤,比对照品种35封增产7.2%。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004.5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5.3%。
6、栽培要点:罕见播种培育强苗,4月中旬播种,播种量每平方米催芽种子250克。 五月中下旬插秧。 株间3015-20 cm,每穴3-4棵苗。 每公顷施纯氮150公斤,按基肥40%、分蘖肥30%、补肥20%、穗肥1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100公斤,均做底肥; 钾肥( K2O ) 130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宜地区:在吉林省四平、通化、吉林、长春、辽源、松原、延边等中晚稻区种植。
8、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公主岭市南昆子镇站北100米
邮政编码: 136102
联系方式:全东兴
联系电话: 13500840516
(二十六)吉粳528
1、品种来源:吉粳105/T639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170020
3、审定情况: 2017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9.6 cm,株型紧凑,分蘖力强,剑叶抬起,茎叶绿色,每亩有效穗数22.1万。 穗长19.2 cm,弯穗型,平均穗粒149.1粒,结实率87.5%。 谷粒椭圆形,颖和铫黄色,薄顶芒,千粒重24.3克。 糙米率85.1%、精米率73.6%、整精米率66.1%、粒长4.9、长宽比1.8、白度30%、白度3%、透明度1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浓度61、直链淀粉含量13.6%。 米质符合三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叶瘟、穗瘟均为中抗,纹枯病为中抗。 生育期143 d,需要10积温2900左右。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326.2公斤,比对照品种35封增产6.2%。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9203.7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7.2%。
6、栽培要点: 4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250克催芽种子。 五月中下旬插秧。 株间3015-20 cm,每穴3-4棵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纯氮150公斤左右,按基肥40%、分蘖肥30%、补肥20%、穗肥1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100公斤,均做底肥; 钾肥( K2O ) 130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宜地区:在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等中晚熟稻区种植。
8、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联系方式:公主岭市南昆子镇站北100米
邮政编码: 136102
联系方式:全东兴
联系电话: 13500840516
(二十七)吉大817
1、品种来源:通禾832/通科17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190023
3、审定情况: 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8.4 cm,株型紧凑,剑叶直立抬起,茎叶绿色,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数20.7万。 穗长20.4 cm,大穗型,平均穗粒148.6粒,结实率89.4%。 椭圆形,颖壶黄色,无芒,千粒重24.2克。 糙米率83.2%、精米率75.3%、整精米率70%、粒长4.7、长宽比1.7、白度4%、白度0.7%、透明度1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粘度70、直链淀粉含量15.4%。 米质符合一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表现为传染病,叶瘟表现为中抗,穗瘟表现为中抗,纹枯病表现为中抗。 生育期142 d,需要10积温2840左右。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56.8公斤,比对照品种35封增产7.6%。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879.4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6.5%。
6、栽培要点: 4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催芽种子200克。 5月中下旬插秧,植株间距3015-20 cm,每穴3-4棵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纯氮175公斤左右,按基肥60%、分蘖肥30%、穗肥1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100公斤,均做底肥; 钾肥( K2O ) 100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应地区: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等中晚熟稻区。
8、选育单位: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公主岭市金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邮政编码: 130062
联系方式:都兴林
联系方式: 13194315511
(二十八)吉大398
1、品种来源:通育211/通丰9号
2、审定编号:国审稻20180075
3、审定情况: 2018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粳型常规水稻品种。 在东北、西北中晚熟稻区栽培,全生育期150.3 d,比对照吉玉粳晚熟5 d。 株高102 cm,穗长18.2 cm,亩产有效穗数26.5万穗,每穗总粒数117粒,结实率88.2%,千粒重23.6克。 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年分别为1.8、1.4,是穗颈传染病损失率最高的3级、中抗稻瘟病。 米质主要指标为整精米率69.1%、白度25.3%、白度4.2%、直链淀粉含量15.7%、胶体浓度66mm、长宽比1.7%,达到农业行业《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三级。
5、产量2016年参加早粳晚熟组区域试验,亩产669.46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3.56%; 2017年延续试验,亩产646.35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5%;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57.23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4.31%; 201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11.52公斤,比对照吉玉粳增产7.45%。
6、栽培要点:少播少种,或用铁盘提前育秧。 四月中旬插秧。 薄植浅插:苗龄3.5-4叶,株间3020 cm,每穴2-3苗,植苗宜浅不深。 温和促生长、稳生长:给予150-170公斤公顷纯氮,底:蘖:补:穗肥4:3:2:1比例施肥4次; 纯磷60-80公斤,均施底肥; 纯钾90-120公斤,分两次施肥,底肥:追肥比例为7:3。 水分管理:浅水促进分蘖,深水保护秧苗,培育湿润强壮的秧苗。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利用人工及药剂等措施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7、适宜地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适宜在吉林省中熟稻区、辽宁省东北部、宁夏引黄灌区及内蒙古赤峰地区种植。
8、选育单位:吉林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公主岭市金福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长春市西安大路5333号
邮政编码: 130062
联系方式:都兴林
联系方式: 13194315511
)二十九)新育40
1、品种来源: XK88/新科90-6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190021
3、审定情况: 2019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3.8 cm,株型紧凑,剑叶提举,茎叶绿色,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数27.8万。 穗长18.1 cm,半直穗型,平均穗粒107.1粒,结实率86.6%。 椭圆形,颖和颖尖黄色,无芒,千粒重24.1克。 糙米率83%、精米率74.5%、整精米率68.2%、粒长4.8、长宽比1.7、白度13%、白度2.5%、透明度1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粘度70、直链淀粉含量16.6%。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为中抗,叶瘟为抗,穗瘟为中抗,纹枯病为中抗。 生育期为140 d,需要10积温2800左右。
5、产量表现: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428.9公斤,比对照品种35种产量增产2.4%。 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559.9公斤,比对照品种通35增产2.7%。
6、栽培要点: 4月中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催芽种子200克。 5月中下旬插秧,植株间距3015-20 cm,每穴3-5棵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纯氮150公斤,按基肥40%、分蘖肥30%、补肥20%、穗肥1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100公斤,均做底肥; 钾肥( K2O ) 120公斤,60%为底肥,4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应地区: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松原、辽源等中晚熟稻区。
8、选育单位:吉林省新田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联系方式: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翰林路77号
邮政编码: 132101
联系方式:田春雨
联系方式: 13630645888
( 30 )通禾861
1、品种来源:平粳8号//吉粳88号/通禾08-6195
2、审定编号:吉审稻20200034
3、审定情况: 2020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4、特征特性:株高106.0 cm,株型紧凑,剑叶直立抬起,茎叶绿色,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数22.9万。 穗长17.0 cm,穗结实型,平均穗粒数156.2粒,结实率86.7%。 粒形椭圆形,颖壶黄色,无芒,千粒重22克。 糙米率85.2%、精米率77.3%、整精米率75.4%、粒长4.7、长宽比1.7、白度5%、白度1.3%、透明度2级、碱消去值7.0级、胶体浓度70、直链淀粉含量16.7%。 米质符合二等食用粳稻品种质量规定要求。 苗瘟为中感,叶瘟为中抗,穗瘟为中抗,纹枯病为中抗。 生育期143 d,需10积温2860。
5、产量吉林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224.6公斤,比对照品种秋田小城镇增产8.8%。 生产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8330.6公斤,比对照品种秋田小町增产10.5%。
6、栽培要点: 4月上旬播种,每平方米播种催芽种子200克。 5月下旬插秧,植株间距3020 cm,每穴3-4棵苗。 氮、磷、钾配方施肥,每公顷施纯氮125公斤,按基肥40%、补肥30%、穗肥30%比例分批施用; 磷肥( P2O5) 46公斤,均制成底肥; 钾肥( K2O ) 75公斤,70%为底肥,30%为穗肥。 水分管理采用分蘖期浅、孕穗期深、籽粒灌浆期浅的灌溉方法。 7月中旬注意二化螟的防治。 分娩期间注意稻瘟病的防治。
7、适宜地区:在吉林省四平、吉林、长春、通化的中晚稻区栽培。
8、选育单位:通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联系方式:梅河市海龙镇
邮政编码: 135007
联系方式:李彦利
联系方式: 13843505430
来自吉林省农业农村厅
主编孟繁杰石威韩铁英
编辑迟瑞冰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