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金秋十月,正是丰收的季节。
大豆主产区进入集中收获期
东北是我国大豆的主要产区,目前,这里迎来了大面积的收获。
黑龙江省黑河市是全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今年大豆种植面积1569.3万亩,比去年增加314万亩,占全省三分之一。 连日来,黑河五大连池市大豆进入集中收获期。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某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卢延飞:“我种了八年田,从来没有这么高产过。 每亩生产了570斤。 今年充分发挥大型农机作用,进行了秸秆填埋、深松整地、免耕处理。
作为全国大豆生产的中心地带,黑河现有国家区域性大豆良种繁育基地4个,为大豆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研究员鹿文成表示,今年重点提高大豆良种普及率,提高大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覆盖率,科技贡献率明显提高。
近日,内蒙古以53万亩大豆迎来收获。 经测定,其中200亩高产示范田,平均亩产超过600斤,创内蒙古旱地大豆高产纪录。
内蒙古大旗农牧科技局刘复伟:今年是大豆产量最好的一年,从南到北,比往年亩产50斤左右。
大豆是内蒙古特色农作物,2021年产量33.7亿斤,居全国第二位。 今年,内蒙古积极承担了国家扩大大豆种植的任务,农业技术人员全程跟进指导各地种植户进行品种选择、水肥管理、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目前,全区大豆已进入收获高峰。
黄淮海主产区复合种植大豆玉米间作套种收获
今年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大面积示范推广的第一年,种植面积1500多万亩,其中黄淮海主产区约占六成,是最重要的种植区域。 目前,当地带状复合种植地区的大豆玉米已经开始收获。
金秋时节,河南项城两万亩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大豆获得丰收。 南顿镇魏庄村带状复合种植玉米的大豆田,改造后的联合收割机高效运行,玉米、大豆收获互不影响。
种植大户魏德阳1200多亩土地,一半采用这种种植模式。 玉米亩产1400斤,大豆亩产预计达到300斤。
项城市种植大户魏德阳:今年8月遭遇高温天气和干旱,由于智能化灌溉,可以很好地浇水,节约时间。 玉米不减产的情况下,多出了几百元(亩)的大豆。
项城乡局高级农艺师闫鹏威:“玉米大豆复合种植”还可以充分发挥大豆固氮作用,改善土壤条件,达到节约农民、增收农户、培育地力的多重效应。
连日来,山东省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示范区德州禹城10多万亩大豆玉米陆续收官。 由山东农业技术中心组织的专家测量组,进行田间测量生产。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雍太文:我们选择了三个城镇,每个城镇选择了三个不同的点,测定了产量,达到了平均玉米(亩产550公斤,大豆)亩产120公斤的产量水平。
为保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的顺利进行,农业农村从登记的大豆品种中选择了102个比较合适的品种,并分区域类型向各地推荐。 在技术培训方面,农业农村组织国家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帮助农民种植、栽培、栽培,实现“一省一方案,一县一策略”。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韩天富:今年黄淮海地区也开展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试点,效果良好,玉米产量基本稳定,可以一次收获多豆,从而实现主粮作物和大豆双丰收。
南方地区大豆种植面积产量翻了一番
今年南方地区也将贯彻国家扩大大豆种植面积的要求,通过改进种植技术等措施,实现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并重。
云南今年大豆种植面积230万亩左右,比去年增加12.5万亩。 根据山少的特点,已上市20多个适应高海拔、低纬度的高蛋白、高油大豆新品种。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王铁军:今年,国家层面,大豆每亩补贴150元,云南省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每亩补贴50元。 这样,对我们云南省进一步推动大豆产业发展起到了非常突出的促进作用。
秋收季节,湖北潜江江汉平原腹地,当地迎来大豆丰收。 今年夏天也受高温影响,但新品种耐高温、抗旱、管理完善,大豆产量好于预期。
今年,湖北省积极落实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任务,因地制宜扩大油料作物生产,特别是扩大高蛋白大豆种植规模,稳定大豆面积335.7万亩。
湖北省潜江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罗华二:从技术上推进一喷多促,促进大豆多开花多结荚,(平均)产量达到170公斤以上,比去年增加11公斤以上。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