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摘要
黑龙江地区作为我国大豆、玉米重要产区,今年遭遇“冷夏”,低温寡照,同时伴随大量降雨,连续的恶劣天气对大豆、玉米生长影响较大。 调查显示,影响具体表现为大豆单产下降、籽粒小、上市进度推迟10天左右,玉米“秃尖”现象普遍,容重下降,虫害较往年严重,最终单产降幅加大。
总体来看,恶劣天气对玉米的影响比大豆大。 结合大豆种植面积增长20%左右的判断,综合评价,预计2019年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将增长5%左右。 玉米对光照和积温要求较高,受天气影响较大,加上种植面积下降20%的判断,2019年黑龙江省玉米产量可能下降30%以上。
一.调查背景
黑龙江是我国农业大省,其大豆和玉米产量居全国第一,其大豆产量可占我国大豆总产量的50%以上,非常具有代表性。 2019年,从5月下旬开始,黑龙江省出现低温寡照,降雨偏多的情况。 进入8月,连续遭遇“利奇马”、“罗莎”、“玲玲”3次台风影响,黑龙江省境内暴雨接连,引发市场对大豆、玉米减产的担忧。
这次黑龙江地区的调查主要是为了解决以下问题而进行的。 1、天气会产生什么几何影响,大豆玉米产量会大幅下跌吗,质量如何? 2、大豆、玉米价格今年怎么样? 市场对市场价格走势有什么看法?
二.调查途径
本次调查活动由大连商品交易所主办,调查时间为9月23日-9月28日,从哈尔滨出发,途经绥化、海伦、北安、黑河、五大连池、讷河、嫩江、齐齐哈尔、莫旗,最终返回哈尔滨,大豆玉米
三.调查结果
针对调查问题,综合反馈情况和农户调查情况,总结如下。
1、低温寡照,降水量加倍,大豆玉米影响不同
据了解,3次台风的主要影响区域为东部地区,但西部地区同样低温寡照,降水量较往年基本翻倍。 五大连池农场气象监测部门数据显示,五大连池地区2019年作物整个生长期日照比正常水平少172小时,积温少76,无霜期127天,正常118天,年正常降水量380-400mm,今年
)1)大豆)今年连续极端天气,对作物生长发育比较不利,但进入9月中旬后天气好转,连续晴天的日照弥补了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 此外,今年霜冻时间晚,作物基本停止生长,同时持续时间短,对大豆影响不大,大豆单产受到一定影响,质量普遍较好,蛋白质高,颗粒高,但对单产的影响大小与积温带情况相关农户调查显示,黑河一带部分地区单产降幅达20%以上,而绥化地区、齐齐哈尔等积温带相对较高地区单产降幅基本在10%以内。 此外,调查过程中还发现,截至9月底,黑龙江西部大部分地区大豆尚未圆整,农民预计11天后即可开始大面积收获,上市时间比往年晚了10天左右。
在种植面积方面,通过调查,重申了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增长20%的结论。 主要原因是2018年大豆种植补贴比玉米高295元/亩,很多农民都是用玉米种大豆。
)2)玉米因其喜光、喜温的作物生长特性,低温寡照对玉米的影响较大。 通过调研中的实地调查和对农户企业的访谈,黑龙江今年玉米质量普遍参差不齐,穗小、秃尖,容重低、虫害多、水分高,部分玉米在田中还没收获就发生了霉菌同时,农户普遍反映,今年玉米单产降幅较大,同比单产降幅达15%以上。
2、种植效益较大的大豆好于玉米,种植成本明年或略有下降
(1)从种植成本角度看,今年种植成本与去年略有上升,除去地租,大豆玉米种植成本基本与去年持平,大豆种植成本约2500—3500元/中午,玉米种植成本约4000-5000元今年种植成本上涨主要是部分地区地租上涨,地区差异较大,约5000元,综合起来,大豆种植成本几乎每天在7500元以上,玉米种植成本在一万一千元以上。 记者从采访中了解到,地价上涨主要是由于轮种补贴政策的实施,轮种补贴只能在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情况下享受,不少种植大户和企业进行了广泛的圈地,推动了地价上涨。 另一方面,轮种补贴试点时间为2016-2018年,今年至今没有出台更新的政策,同时大豆和玉米种植补贴也比去年有所下降,因此明年租赁成本有可能回落。
)2)从种植收益角度看,种植玉米的农户今年可能亏损严重,大豆基本有平有小有利。 今年由于成本略有上升,玉米单产受到较大影响,灾区单产降幅达40%以上,大部分地区单产降幅也在30%左右,同时补贴也一直保持在低位,今年只有30元/亩。 同时今年不仅单产下降,玉米也同样面临质量下降等问题,企业普遍有降价的意愿。 据部分农民测算,目前象屿出的潮粮0.61元/斤的价格测算,今年玉米每亩亏损200元左右,但大豆补贴较高,同时大部分地区受天气影响比玉米小,成本也同样低
3、贸易商收购态度谨慎,市场价格悲观
)1)玉米方面)今年黑龙江省玉米面临大幅减产,但通过走访,贸易商和深加工企业对玉米收购态度普遍持谨慎态度,原因二是目前加工企业,目前仍有一定库存,同时前几年屯粮对玉米收购持谨慎态度,普遍采取压价政策,也与今年黑龙江玉米质量差、农民话语权低有关。 二是黑龙江减产,吉林、辽宁均获丰收,质量良好。 调查表明,临近吉林省的黑龙江省南部玉米质量明显优于北部地区。 据某玉米深加工企业估算,黑龙江今年减产约500万吨,吉林和辽宁增产可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 因此,玉米总体供应量仍在增加,贸易商和加工企业不急于收购。
)2)关于大豆)目前企业几乎没有18年的大豆库存,只有部分商家有17年的大豆库存,但新豆集中上市期间,一般大豆价格一路走低,下游油脂需求依然低迷,是大型加工企业
)3)无论是大豆、玉米,贸易商和加工企业都认为,正值新粮上市时期,供应集中,对后市场价格持悲观态度,会有所回落。 要表达点什么,春节后,新粮集中出货结束后,中期表示受今年天气影响,大豆普遍籽粒小,大粒高级芋头价格值得期待。
4、2020年或无临时储蓄拍卖,国产大豆寻找再平衡
从长远看,完整大豆供应年度货源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即新粮上市、储存大豆拍卖、国产储存大豆轮换以及部分贸易商收购的陈豆库存。 据了解,今年基本上完全拍摄了2013年和以前的临时储豆。 从2020年开始,临时储豆很有可能消失。 从2009年开始,只有2017年和2015年没有进行临时储豆的拍卖。 多数年份临时储豆供应量在100万吨以上,供应方为黑龙江和内蒙古,这些大豆主要流向油厂,一些保鲜期较好的大豆也同样流入食品。从价格维度来说,南高北低,南方大豆回东北的可能性不大。 在2019/20年度产量与2018/19年度持平的前提下,黑龙江省大豆供应存在临时储存大豆供应短缺导致的理论缺口。 这个差距的解决方法是什么样的,还需要拭目以待。
本文来源于陆家嘴大宗商品论坛
更多信息请访问金融业网站( www.jrj.com.cn )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