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今年,各地将加大良种、主力技术等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促进粮食稳产丰收。
目前东北大豆处于鼓粒期。 今年,辽宁省积极探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栽培新技术,大豆播种面积新增加10万多亩。 今年海伦重点推广大亩3行密植栽培技术,比传统栽培方式增加了株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黑龙江省海伦市东风镇临河村种粮大户潘彦杰(以前的小垄黄豆每荚3粒,现在多4到5粒,产量就上来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盐碱土壤等后备资源适度有序开发为耕地,推动主要盐碱土壤适应作物从管理向选育更多耐盐碱植物适应盐碱土壤转变。 今年,吉林省大力推广耐盐碱水稻品种种植,新增面积达25万亩。 大安这个合作社今年在7500亩水田里尝试了6种耐盐碱水稻品种,目前已进入灌浆期,这两天他们正在为水稻喷施叶面肥。
吉林省大安市中科合作社理事长潘修强:“今年发展非常好,前期分蘖也不错。 现在,在灌浆期,我试着数了数。 现在这种稻粒每株约130多粒,和去年相比,这亩地大约能生产100多斤粮食。
目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1%,通过良种良法组合、农机农艺融合,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巩固粮食生产能力。
农业和农村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今年,中央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投入29亿元,共遴选发布128个品种,主要推广农业技术114项。 目前,距离秋粮收获还有一个多月。 我们将广泛动员基层农业技术人员,继续加强先进技术推广服务,确保今年秋粮稳丰收。
智慧农业设施帮助农民抗旱保丰收
为降低持续高温对秋粮的影响,各地充分利用各类农业设施设备进行抗旱施肥,确保秋粮安全成熟。
今年,江苏新沂在粮食生产重点村镇建设了9个智慧农田示范点,带动了近30万亩农田。 通过田间安装的数字信息采集设备,农业部门和种植户可以实时了解田间土壤湿度、苗况、温度、湿度等信息。 为了避免近期高温天气影响稻穗分化,影响收获,产粮大户王义胜每天都要打开电脑,按照信息平台提示及时补水。
江苏省新沂市草桥镇水稻种植大户王义胜:“以前,判断稻田是否缺水,就得去稻田挖土看湿度,看农作物根系生长情况。 现在,只要在家看电脑、手机,依靠智能田间系统,一个人就可以同时管理4,500亩水稻,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
7月中旬以来,皖北地区一直没有有效降水,持续晴天高温,土地出现干旱,并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
亳州市台城区赵桥乡双楼村,种粮大户焦魁利用田间肥水一体化自动灌溉设备,对500亩玉米大豆复合种植地块进行喷灌施肥。
安徽省亳州市台城区赵桥乡种粮大师焦魁:这是能刷牌后,自己灌溉,在灌溉的同时也可以补肥。
晚稻秧苗处于分蘖期。 这两天,江西新余袁惠渠灌区正在开闸泄洪,缓解旱情。 今年袁惠渠灌区完成数字化改造,通过安装传感器实现灌溉水量实时监测,科学、系统地调配用水。
袁惠渠工程管理局第一管理区间长倪新:通过灌区升级改造的智能闸口,实时监测灌区流量、水位、土壤湿度,乡镇、村委会收集农户用水情况,结合农作物生长期综合研判需水量,精准泄洪。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