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史晓露
7月18日凌晨5点多,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村。 三辆装满储水罐的卡车开进玉米地,种粮大户奉荣拉起水管,继续往田里浇水。 带状复合种植100亩玉米大豆,大部分都种在地里。 秦光荣最近每天早上和傍晚都要就近从河里打水,缓解旱情。
在遂宁市安居区石洞镇双祠村,种粮大户用自来水浇灌玉米地。
7月以来,四川大部地区持续高温晴天,部分地区气温超过40。 当前,水稻、玉米、大豆等春粮作物已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春粮产量占全年粮食的八成以上,是全年粮食生产的重点。 如何应对高温天气?
近日,农业农村厅召开全省农业抗旱工作视频调度会议,部署农业防汛抗旱工作夺取丰收。 目前,全省各地正在积极行动,落实抗旱保粮措施。
双祠村,一辆装满储水罐的卡车正在准备进入田地。
加强各地农田灌溉全力抗旱保苗
双祠村玉米高达2米以上,持续高温导致玉米枯萎,叶缘和叶尖枯黄。
“玉米受灾比较严重。 ”秦光荣表示,目前春播玉米正处于成熟期,持续高温导致成熟期玉米提前催熟,成熟不充分,夏播玉米也陆续进入开花期,高温热害不利于玉米授粉。
川中、川南、川东等地出现不同程度干旱,尤其是旱地玉米、豆类受影响较大。
“大部分玉米、大豆都是在没有灌溉设施的田地里种植的,很难保水。 ”四川农业大学教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方地区高产栽培岗位科学家雍太文表示,近期调查显示,7月上旬播种的夏大豆受高温晴热影响较大,造成出苗困难和秧苗生长受阻。
为应对高温干旱天气,农业农村厅密切关注天气变化,抓好有利降水天气,根据水稻、玉米、薯类、大豆等不同作物开展以水肥调控为主的田间管理工作,作物植株正常生长,产量正常形成同时,各地要继续组织派出防汛抗旱工作组,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群众落实防汛抗旱,抓好农业灾后生产恢复。
“旱情发生以来,我们成立了9个农业防灾减灾应急小分队深入旱情严重的平武、盐亭、梓潼、安州等地,通过田间地头指导农户科学抗旱。 ”绵阳市农业和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同时,全市对喷灌、滴灌等农田灌溉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和检修,抽水2.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95万亩。
7月18日,德阳中江县永太镇多宝村,灌溉结束后,日前干涸破碎的稻田再次潮湿,农田绿油油。
德阳中江县永太镇多宝村,经过灌溉的稻田绿意葱茏。
中江堰县地处都江堰人民渠灌区尾水片,为缓解农田用水问题,村里修建了3座堰塘。 “今年6月我们提前进行了蓄水工作,最近派上了用场。 ”中江县金穗源粮食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常滔说,今年合作社种了1000多亩水稻,目前田间旱情已有所缓解,对水稻不会造成太大影响。
加强科技服务提前谋划晚秋粮食生产
7月以来,四川省组织农业技术专家赴各地传授“抗旱”秘诀。 近两周,省农科院作物所副研究员李旭毅随组员赴中江、犍为、翠屏、泸县等地,指导各地农户科学抗旱。
“除了及时浇水降低土壤温度外,还可以在水稻上喷施磷酸二氢钾溶液,提高作物抗旱性,确保灌浆。 ”
连日来,雍太文教授和团队成员也多次前往仁寿、荣县、安居等大豆主产区,考察高温天气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影响。
“玉米和大豆中也可以加入抗旱剂和叶面肥。 ”雍太文说,高温时期可采用叶面喷施肥料,既有利于降温湿化,又能补充大豆、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高温干旱还会引起玉米大斑病、锈病、大豆蚜等病虫害,各地要注意病虫害防治。
针对后期可能发生的暴雨洪涝灾害,农业农村厅也提前做了安排部署。 农谚说:“久旱之后,必有大涝。” “下雨可以缓解部分地区的旱情,但同时也要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各地要尽快做好田间开沟防洪工作。 ”农村厅的相关人员说。
此外,晚秋生产是全年农业生产的最后一道防线,也是大灾之年“临灾谢罪”的重要举措。 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提前安排晚秋生产,抓好面积、物资、技术和示范落实,及时改种、补种、增种,确保全省晚秋粮食作物面积达到850万亩以上。
(回答者照片)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只有代表作观点。 全国党媒体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传播服务。
ID:jrtt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