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一粒种子很轻,轻得放在手掌上,几乎很难感受到重量,农业专家手里为什么会“沉甸甸”呢? 在与东北农业大学大豆育种专家的接触中,记者找到了答案。
从配置杂交组合,到严格筛选后代,将良种推广到适宜种植的地区……建校73年来,东北农大大豆育种专家立足龙江,服务“三农”。 到目前为止,已经培育和推广了100多个优质大豆品种,为东北乃至全国的农业生产源不断提供新品种和新技术,努力把科研和龙江农业生产问题结合起来,帮助科技向龙江大豆“金豆”转化
“东农豆252”已成为黑龙江第二积温带的主导品种
6月份黑龙江气温上升到30以上。 近日,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副教授杨明亮顶着烈日出现在距离哈尔滨400公里的齐齐哈尔甘南县双河农场。
他眼前,青葱的豆苗长势汹汹,一棵棵挨一棵,紧凑地拢在一起,长大伸向远方,与蓝天接壤。
“这是‘东农豆252’,这是‘253’……”杨明嘴里念叨着,拿起笔记录下表型的数据信息。 此时,呈现在他面前的是还在异地鉴定的新品系,正在同一块田地里“竞相争艳”。
说起“东农豆252”的优点,杨明亮名不见经传。 蛋白质高,油分含量高,大粒,主要营养素均衡,豆浆色泽黄,味甜香,口感好。
杨明亮和学生的研究课题(摄影记者赵一诺) )。
他弯下身摸了摸豆苗,点了点头。 该大豆育种专家满意品种名为“东农豆252”,是东北农业大学陈庆山教授带领学校大豆遗传改良团队在东农42的基础上选育而成的良种。 现为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主导品种,每年推广面积200万亩左右,得到广大种植户和加工企业的认可。
大豆遗传改良小组的一些成员拍照(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
“《东农42》表现出个子太高、节间太长、推广过程中倒伏和下部荚少等缺点。 遭遇强风,多雨的年份倒伏严重,只能人工收获,影响商品性。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陈庆山介绍,团队意识到该品种改良升级的迫切需要,以“东农42”为底盘品种,采用矮秆品种进行杂交,经过反复试验,最终选择一个品系作为区域试验材料,选择“东农豆252”
一个大豆新品种的诞生,通常要经过11年
杨明告诉记者,所有大豆新品种的培育都要从配置杂交组合开始,后代群体要连续5-6年自交,保持稳定才能决选。 选定的品种应先在本公司试验基地进行一年的鉴定试验、一年的品种比较试验,然后参加省和国家的品种比较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品种审定合格后才能大面积推广。 也就是说,一个大豆新品种的诞生,通常需要经过11年。
杨明亮在实验基地调查(摄影记者赵一诺) )。
新品种既是农业的“筹码”,也是农大育种专家的“儿女”。 他们呕心沥血,磨了几十年就一把剑,献给百姓,比田野还长,结果人民的肚子。
陈庆山在实验室工作(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要想重振种子产业,品种的突破是最重要的。 我们要积极进行资源整合、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分配、现代育种体系建设等,带动整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快速发展。 未来大豆大面积生产中,东北北部可稳定在亩产400斤,南部地区稳定在亩产450斤。 那时,我们可以说赢了农业的颠覆。 ”陈庆山说。
4年来,学校高层次人才高增长、零流失
“一手出品种,一手出论文。 ”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张淑珍与大豆有着不解之缘。 2002年留校任教至今,她一直致力于大豆抗病遗传育种的研究,为大豆育种提供抗性资源,参与培育东农号大豆新品种20个。 科研热情和执着促使张淑珍热情投入工作,带领团队深入研究了大豆抗疫菌根腐病的分子机制,为大豆抗病分子育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四年来,学校高层次人才高增长、零流失,总量、水平、贡献率实现较大提升。 ”东北农业大学校长包军说,中国作物学会大豆专业委员会42%的会员来自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省农科院70%的科研人员毕业于东北农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学子挺起了中国大豆科研的脊梁”。
日前,农学院传来的好消息恰到好处地发挥了育种专家们攻克种子的硬实力:学院团队搭建的高通量大豆表型育种平台和分子育种平台已经初步建成,该研发平台技术先进,领先全国
陈庆山在实验基地进行表型数据收集(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一粒种子很重,重得足以连接人民的衣食和国家的粮食安全。 ”陈庆山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不仅要量上安全,质量上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不仅要自己拿在手里,而且要装满优质粮食。
(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赵一诺)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