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2022年黑龙江省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差别化补贴政策,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00元左右。 具体补贴标准根据国家下达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总额和玉米、大豆合法实际种植面积等因素统一确定。
黑龙江人民政府印发《2022年黑龙江省扩种大豆工作方案》,提出要大力实施大豆产能提升工程,坚持扩张提单生产的双轮驱动。 2022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达到6850万亩,比2021年增加1000多万亩; 力争总产量达到170亿斤,比2021年增加26亿斤以上。
要点:
1、优化区域布局。 主要推进大米豆轮作,将玉米面积减少到三四五积温带,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并南移一二积温带扩种,适当减少三江平原低产低效和地下水超采区水稻种植。
2、加强政策引导。 2022年,全省继续实施玉米、大豆差别化补贴政策,充分考虑统筹安排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拉近玉米、大豆种植收益。 合理确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 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比玉米生产者补贴高出每亩200元左右。
3、耕地轮作试点补助政策向大豆种植倾斜。 耕地轮作试验技术路径上以玉米和大豆轮作为主。
4、探索开展“稻改豆”试点。 三江平原开展水稻改种大豆试点,主要由北大荒农垦集团开展,适当减少低产低效和地下水超采区井灌区水稻种植,扩大大豆种植面积。
5、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面积,扩大险种,减少大豆生产风险。
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要全面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扩大大豆播种面积,挖掘大豆生产潜力,提高大豆质量,落实好大豆生产各项关键技术措施,提高优质大豆供应能力,为全省大豆生产稳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特别是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
一.合理轮作
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合理留茬,减少连作、复种,有条件的地区实行米-豆-米、米-豆-麦、米-豆-薯等轮作。 轮作地块应掌握前茬作物种类和施药情况,杜绝除草剂药害发生。
二.高标准整地
1 .清除田间秸秆。 前茬为玉米地,采取机械打包、捡拾、耙挖、人工抱养等形式,推进秸秆尽快离田,做该做的事。 清除所有未下地的秸秆,为残茬、整地、播种争取时间。
2 .看整地。 坚持确保底质和表质,对去年深挖秸秆还田的黑色越冬地块,当土层达到7cm~8cm时,先进行上凌封床作业,到15cm~18cm后进行耙、垄、压连续作业,确保底质秋季打垄,土壤结冰3cm~5cm时,进行顶凌镇压,防止土壤流失。 土壤适宜,秋季不平整,但春季达到平整标准时,待土壤结冻10cm~15cm时,深松、耙开、挖掘、打垄、镇压连续作业,避免土壤降温。 对干旱地块,保持土壤不动,采用少耕或免耕的方法进行留茬播种或原垄播种。 积水的,采取措施排涝,确保在土壤耕作适宜期内完成整地工作。
三.精选和处理种子
1 .调整品种。 在品种选择上,按照《黑龙江省2022年农作物优质高效品种种植区划布局》的要求,根据当地生态条件,选择适合审定推广熟期、抗逆性强的优质高产品种。 大豆品种要恢复100积温,确保安全成熟,提高质量。
2 .做好晒种和芽率试验。 播种前精选种子,晾晒种子,提高种子发芽率,同时做好种子发芽试验,选择发芽势和发芽率都高的种子播种,发芽率低的种子及时调整品种更换。
3 .进行种子包衣。 根据当地病、虫、鼠害发生情况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熬制,避免白种子下田,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掌握药量,避免药害和药物浪费。 防治大豆根腐病,使用含普萘嗪原甲草胺成分的大豆种子包衣剂。 如果既需要防止根蛆,又需要防止地下害虫,可以添加噻虫嗪,也可以使用多福克大豆种子包衣剂。 在被孢霉重发生区,必须与非豆类作物轮作五年以上。
四.科学精准施肥
调整配比,增加有机肥,多种施肥方式相结合,科学精准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适当降低化肥用量。
1 .有机肥。 亩产含有机质15%以上的农肥1.5吨~2吨,合并整地施用。
2 .施肥。 根据土壤施肥能力和土壤养分平衡情况,测土配方施肥。 亩施尿素2.5kg~3kg,磷酸二铵8kg~10kg,硫酸钾3kg~5kg一般。
3 .追肥。 首次在大豆初花期喷施叶面尿素0.3kg~0.5kg磷酸二氢钾0.2kg; 第二次在大豆结荚期与病虫防治联合进行,增荚促磷酸二氢钾0.2kg米醋0.16kg。
4 .分层测深施肥。 为通过侧深层施肥提高化肥利用率,建议70%肥料作为底肥施肥,施肥深度宜种10cm~14cm,30%肥料作为种肥施肥,施肥深度宜种4cm~5cm。
五.抢墒及时播种
根据地要保持土壤水分平稳,因地制宜,采用灵活播种方式播种,5月20日大田播种结束,确保大豆在丰产期播种。
1 .适宜地块提倡早播。 土壤温度达到播种条件,达到适宜土壤温度的,应当及时早播、快播,将大豆种植在最佳播种期。
2 .干旱地块可适时采用“带走土壤水分”、浅盖“接受土壤水分”、根据水的种类增加(过滤)土壤水分等技术播种,不符合条件的,可按原垄种植。
3 )对于春水湿地块,绝对不要使用湿耕湿种,可各向同性干燥,及时晚播密植。 播种时可采用大垄栽培,适当浅播浅种,次日轻压,促进早期出苗。
4 .提高播种质量。 播种要严格控制质量,细播种、种精,做到下种均匀、深度一致、覆土牢固,保护群体,稳集体稳。
5 .科学合理密植。 一般来说,中南部地区亩保苗株数为1.5万株~1.6万株; 在北部、西部干旱区或贫瘠土地上,亩护苗株数为1.86万株~2.3万株。 应用密植栽培技术,中南部地区亩保苗1.6万株~1.8万株; 在北部、西部干旱区或贫瘠土地上,亩护苗株2.2万株~2.8万株。
六.采用先进高产栽培技术提高集体产量
垄三栽培技术65cm~70cm垄上双排,行距小行距10cm~12cm; 110cm大垄上两行行距40cm~50cm,垄上三行行距21.5cm~22.5cm,中间行密度比边行减少10%~15%; 130cm大垄上4行行距18cm~20cm,中间行距25cm~30cm,垄上5行行距10cm~12cm,中间行距28cm~30cm,中间行距密度降低30%~40%; 45cm二条密植栽培技术45cm垄上双排,行距小行距10cm~12cm。
七.做好除草工作
化学除草应选择安全、高效、环境友好型的除草方式、除草剂配方,及时适量用药。 土壤质量较好的地块,可在土壤苗前进行封闭除草。
1 .苗前封闭除草。 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可配伍布洛芬、异丙苯、噻吩磺胺、唑吡磺胺、丙炔氟胺等药物。 中西部干旱易旱地区提倡植苗后茎叶除草。
2 .取苗后用茎叶除草。 田苗后除草一般为大豆真叶期~1片复叶期、禾本科杂草3叶~5叶期、阔叶杂草2叶~4叶期。 茎叶喷雾处理可将对映体、喹硫平、高效氟吡哆醇、异吡哆醇等与氟磺胺嘧啶、除草剂、异染色质等药剂混合使用。
化学除草在给药时可加入液体喷射量0.5%~1%植物油型助剂。
八.加强苗期叶片管理
1 .查田。 出苗后,要调查田间,详细调查田间粉种和缺苗情况,提前育苗,为补植做准备,或借苗带土移栽。
2 .中耕。 大豆挖土时,进行铲土前应深松、旋犁,疏解土壤,升温降温,蓄水保护土壤,促进大豆幼苗生长。 产期进行2次、3次铲苗,铲苗损伤率小于3%。
3 .喷灌。 遇到花荚期、鼓粒期干旱时,应及时灌水,保荚养花,提高产量和质量。 喷水量:分枝—开花期30mm,开花—结荚期30mm~40mm,结荚鼓粒期30mm~35mm。
九.病虫害综合防治
加强病虫害监测,达到防治指标,采用农业、物理、生物等综合措施及时防控。
1 .蚜虫的防治。 向田间喷洒吡虫啉、啶虫脒、吡虫啉、抗牛虻等药剂。
2 .红蜘蛛防治。 选择阿奇霉素、螺旋体等药剂田喷雾。
3 .大豆食心虫防治。 利用卵分两次释放赤眼蜂进行防治; 成虫期采集性引诱剂诱杀; 成虫最盛期宜在田间出垄,可用敌敌畏制成毒杆熏田,或用甲霜灵飞机航海。
4 .玉米螟防治。 可用杀虫灯或性引诱剂诱杀成虫; 在田间卵盛期结合中耕除草,清除掉田卵杂草,带到田外丢弃; 大多数幼虫在3龄期时,选择高效氯氟氰菊酯乳剂、溴氰菊酯等药剂进行及时喷雾防治。
5 .大豆菌核病防治。 发现中心病株,立即拔除,移出田间销毁。 药剂防治可采用咪鲜胺、菌核净等药剂田间喷雾。
十.收获
1 .收获时间。 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含水量降至18%以下,联合收获机直接收获。
2 .收获质量。 收割前,必须将收割及运输机械清扫干净。 收割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不掉枝、不扬荚、无泥沙。 收割后晒干5天~7天,进行单割、单拉、单脱粒、单品种保管。
原题: 《【关注】2022年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农业农村系统工作会议指出,今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要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总基调,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从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美丽农村,大力发展科技农业、绿色农业和质量农业,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确保农业稳定供给、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会议指出,要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突出“以粮增豆”主线,确保产能、总量、多样性,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最大限度发挥粮食生产潜力。 继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强化产业扶贫机制,大力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作,促进就近就业,运用充分扶持政策,将各类资金资源集中到重点扶贫县。 会议强调,要抓好大豆种植、黑土地保护、农业创新、农村改革“四件大事”。 坚决打好大豆扩种攻坚战。 坚持扩张、提单生产双轮驱动,推动大豆产能提升项目稳步落地。 优化大豆生产布局。 整合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全面挖掘大豆增产潜力,提高大豆质量,确保今年全省大豆种植面积增加1000万亩以上,新增大豆产量26亿斤。 深入实施农业振兴工作。 大力开展资源保护、创新攻关、企业优秀扶持、基地建设、市场净化“五大行动”。 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扩建寒地种质资源库。 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平台建设。 以玉米、大豆、高端肉牛等为重点,着力攻克农作物、畜禽良种。 积极推进黑龙江国家级大豆种子基地建设,加快建设国家育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严格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管理,开展非主要农作物品种清理,实施分行业知识产权专项措施,依法严厉打击非法使用、制假售假、无证经营等违法行为,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来源:黑龙江日报等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