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曾鸣
10月16日,记者从省农科院获悉,近日,在新乡县小冀镇冀庄村召开的“大豆新品种‘郑1307’生产现场会”上,专家组对“郑1307”示范田进行了实收生产,实收面积100.4亩,平均亩产这是全国首个单产面积超过100亩、平均亩产超过300公斤的高产记录。
“郑1307”是省农科院和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联合选育的划时代大豆新品种,专用于黄淮海地区加工,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早熟抗病、适合机械化管理的特点。 国家生物育种中心的成立,将建立新的育种创新机制和成果转化机制,加快该品种的推广。
测产专家组组长常汝镇研究员认为,作为机收大豆品种,“郑1307”具有不倒、成熟时间一致、不结荚等特点。 “郑1307”多年来百粒重19.4克,节间比较短,荚密,底荚不高,植株上下荚均匀,抗跌能力强,免耕覆秸,精量播种,发挥了品种优势。
“郑1307”育种家、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卢为国研究员表示,该品种主要特点是高产稳产,适应性强。 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大面积机械化栽培; 品质优良,作为豆腐、豆浆等豆制品深加工专用品种,达到了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 同时指出,获嘉的是河南省传统大豆产区,当地农户管理水平高,科技意识强,在这里进行了机收实际生产活动,辐射效应显著。
我国大豆需求量巨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实施大豆振兴规划,扩大种植面积的办法。 在耕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选育突破性品种,采取合理的栽培管理措施,大幅度提高单产是有效的解决办法。 “郑1307”正是满足这一需求的高产稳产新品种,目前已通过河南省和国家黄淮南片鉴定,并在河南省、鲁西南、皖北、苏北等地示范推广,有望成为未来黄淮海大豆品种转型的主导品种。
编辑:赵天翔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