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原题:立体栽培促进高产增收
近日,在辽宁省铁岭市铁岭县蔡牛张庄玉米新品种推广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随着收割机的轰鸣,玉米摘穗剥皮,最后顺流而下,装满了。 旁边的大豆长势喜人。
“这是玉米种大豆条带状复合栽培的新模式,有望通过玉米和大豆高大作物的空间错位组合,发挥立体栽培优势,提高多品种指数,实现玉米和大豆双丰收”合作社理事长赵玉国告诉记者。
今年,铁岭市4个规模经营主体建立了4个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千亩方”。 赵玉国所在的合作社被确定为“千亩方”种植基地后,采用“2:4 (两行玉米,四行大豆),4:4,6:4”的玉米、大豆间距处理模式,有效地推动了大豆与玉米的兼容性发展。
玉米、大豆是同一季节种植的农作物,长期存在“争地”矛盾。 铁岭市推行的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模式,将玉米和大豆合二为一,不仅玉米亩产不减产,而且还能收获一季大豆。
“玉米大豆带型复合栽培模式可以让这两种作物透光。 采用密植方式,玉米每亩可种植6600株,约为常规种植模式的2倍,大豆可种植6000株左右,获得最佳效益。 ”赵玉国说。
把谷物藏在地上,把谷物藏在技术里。 蔡牛张庄合作社向科技谋利。 “播种期间,使用北斗导航定位的无人驾驶系统,可以实现播种的准确性。 合作社还采用“良种配优、扩株增荣、缩株保密”技术促进高产增收。 ”赵玉国说。
受前期多雨、积温低影响,今年辽宁农作物成熟期较常年偏晚,适合缩短收获期,收获期集中。 辽宁省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表示,他们要密切关注作物生长过程、气象条件和农机拥有情况,分区施策、精准指导,加强农机调度,确保适时集中完成收获,颗粒归仓,“丰收在田”,“丰收在田”,“丰收在手上”
“今年铁岭玉米等作物生育期推迟,推广及时晚收。 我们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者合理安排收获时间。 生产者提前提供农机供应、维修服务,在确保作业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收获质量,最大限度扩大机具收获面积,加快收获进度,实现颗粒归仓。 ”铁岭市农业和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说。 (温济聪)。
资料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