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世界粮食市场再次响起“警报”! 世界“大谷仓地带”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伊朗主食价格上涨超过300%,许多城市发生暴动。 豆粕方面,16日油厂豆粕价格继续回升,沿海地区主流价格上涨4260-4310元/吨,广东4320元/吨,江苏4260元/吨,山东4260元/吨,天津4310元/吨。 在这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冲击下,对我国饲料行业有何影响? 今年的饲料有望下降吗?
5月13日,“世界大谷仓地带”突发性禁令、国际小麦炒作层出不穷,印度突然下达的纸片禁令,搅动了全球粮食市场。 5月16日,全球小麦市场的担忧迅速反映在价格上。 5月16日,CBOT小麦主力合约上涨近6%,触及1274.5美分/蒲式耳的上涨,为近2月来最高水平。 CBOT玉米大豆也受此提振,有不同程度的上升。
国内强麦涨幅一度超过4%,跃入3600元/吨关口,盘中新高达到3620元/吨。 目前,国内新麦还处于零星上市阶段,大量收获还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价格持续偏高,使得小麦在饲料需求上不再具备大量替代的优势,目的国杜绝青贮小麦,小麦大量饲用已成过去纵观全球小麦市场,目前美国农业部预测全球小麦产量、库存下滑,印度宣布禁止小麦出口。 再加上小麦主要生产国持续干旱,以及与俄罗斯纷争的大背景下,世界小麦市场的担忧急剧高涨。 据印度当地媒体报道,由于国际粮食价格暴涨,印度小麦出口商近两个月签订了约400万吨小麦合同,接近上年度小麦出口总量的60%。 这也是印度国内小麦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市场分析认为,印度限制小麦出口造成的缺口将难以在短期内填补。 俄罗斯《专家》周刊网站5月14日发表了《限制粮食出口的国家变多》的报道。 报道援引商业内幕消息称,世界已经进入“粮食保护主义时代”,一些国家在通货膨胀高的企业背景下为了保护本国库存,禁止或限制了大规模的粮食出口。 例如,俄罗斯和乌克兰对小麦出口施加限制,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印度和哈萨克斯坦也暂时禁止个别农产品出口以抑制国内价格。 据报道,为了抑制国内价格,印度也禁止了小麦的出口。 印度原本在3月宣布将成为世界领先的小麦出口国。 占世界小麦供应4%的哈萨克斯坦表示,将在6月15日前限制小麦和小麦粉出口。 在国内小麦和面粉价格自2月以来上涨了30%以上之后做出了这个决定。 由于到港大豆量逐渐增加,加上国产进口陈年大豆每周连续收储后,大豆供应从以前紧张的态势转为缓慢,油厂开办和压榨率上升后,豆粕产量逐渐增加,国内豆粕价格从3月下旬开始逐步回落,截至5月上旬,国内主要油厂已有44家江苏、广东、广西豆粕低价均接近4000元/吨,但在最近两天日美大豆期价持续上涨后,进口大豆成本上升,豆粕价格也跟随阶段性触底反弹,已经升至两周以来的高点,但仍将继续上涨
在危机迫近、未来全球粮食危机或一系列突发事件加剧的情况下,国际小麦价格飙升,周一开盘后,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小麦、玉米和大豆期货价格全线上涨。 其中,小麦7月合约为每蒲式耳12.475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70美分,涨幅为5.94%,与2022年初相比累计上涨64%。 此外,伦敦小麦期货市场价格上涨至351.9英镑/吨,创历史新高。 欧洲小麦期货市场平均每吨410.75欧元,略低于3月的历史高点。 泛欧证券交易所小麦期货价格收于每吨411.50欧元的两个月高点。 小麦价格持续高涨,主要是基于削减产量的预期。 上周四,美国农业部公布了2022-2023年作物季全球首次预期。 2022-2023年度世界小麦总产量为7.748亿吨,为2018-2019年度以来首次下降。 全球缓冲库存预计为2.67亿吨,这是连续第二年下降,为六年来最低水平。 乌克兰小麦产量比去年减少35%,为2150万吨,比预想的要减少。 随着粮食产量下降,许多国家收紧粮食出口政策,未来全球粮食危机将会恶化。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发表的世界粮食危机报告指出,人类面临“二战后最大的粮食危机”,多达17亿人遭受粮食、能源、金融系统的破坏,这些破坏导致贫困和饥饿问题的恶化,一些国家的政权动摇。 此外,知名经济学家、安联首席经济顾问Mohamed El-Erian在最新文章中指出,对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增长、能源、粮食和债务危机同时发生的可能性非常高。 El-Erian警告说,政策制定者必须确保乌克兰冲突在其他地方引起的“火灾”最终不会引发第二次毁灭性的“火灾”,破坏世界上最脆弱的人的生命和生活。 为了减少粮食短缺和饥荒的风险,El-Erian提出必须重建紧急粮食安全缓冲和相应的融资工具。 这一措施也可以阻止一些国家发布粮食出口禁令或过度囤积粮食。
豆粕价格已经涨到两周以来的新高
5月17日饲料配料价格表
油料豆粕现货价格齐升相关系统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主要油厂43%的蛋白豆粕价格从上周五开始,因美盘大豆期价上涨而出现明显反弹,仅4天就超过180元/吨,达到两周以来的价格高点。 这包括两天的周末。 相关数据显示,5月中旬以来豆粕成交套数连续几天保持良好,且呈上升态势。 除此之外,在下游需求回升后,市场逐渐看好。 但由于饲料养殖企业和贸易商遵循增持和增持策略,如果后续上涨放缓,补货告一段落后,成交量将恢复正常。
进口大豆成本继续偏高的企业,在近期大豆需求旺盛和美国大豆产区天气不利于大豆播种后,种植进度放缓,米盘大豆期价出现一定反弹。 受此影响,进口大豆成本持续上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目前进口大豆成本在5660-5750元/吨,处于较高价位,这在成本上对国内豆粕价格有一定的支撑。 再加上最近豆粕价格和豆油价格下跌后,油厂的大豆压榨已经出现了普遍的损失。 在高成本导致压榨亏损后,油厂对豆粕涨价意愿的增加将支撑豆粕价格。
豆粕价格上涨空间有限,但虽说美盘大豆期价反弹后,在成本端的支撑下豆粕价格反弹,再加上最新的农业部作物种植进度周度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5月15日的一周,美国大豆种植率为30%,市场预估大豆出苗率为9%,同比19%及5年平均水平低于12%,这对米盘大豆期价有一定支撑。 但目前大豆卸货量增加后,压榨量上升,豆粕产量也增加,豆粕紧张局势有所缓解。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主要油厂豆粕库存57万吨,近期成交提货良好情况下豆粕库存连续4周增长,随着后期压榨持续,豆粕库存有望继续上升,这将对豆粕价格形成压力,上涨空间或有限。 特别是部分地区油厂大豆充足,豆粕产量大但提货慢,压榨机将大线改为小线,避免出现膨胀库。 今天,成本末端及油厂价格上涨意愿强烈,虽说市场需求回暖会带动豆粕价格同步上涨,但随着气温上升,生猪和家禽的消费需求有所下降,但水产饲料储备旺季尚未到来,饲料养殖末端对豆粕的总体需求正在回升豆粕持续波动行情,价格重心小幅上升,市场追赶动力依然不足,预计在美豆上行乏力的情况下豆粕价格继续上涨的空间有限。
饲料降价什么时候来? 业内人士:涉嫌降价持续性的饲料降价并不是普遍的行为。 大农盟饲料董事长王腊松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最近饲料厂降价不多。 由于原料整体下调不明显,豆粕和膨化大豆的价格在下降,但像次粉这样的原料价格在上升,业内人士认为今年的原料价格很难有大的改变。 山东普利生物饲料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琳也对记者说:“销量不是很大。 目前饲料厂正在小幅度提价,尽量降价,很难判断原料后期的动向。 原料的变动直接影响饲料的价格。 海大集团( 62.620,-0.13,-0.21% ) 002311.SZ )在最近的调查活动中表示:“由于饲料成本中原材料成本占95%,所以大宗原材料的涨价对饲料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 由于饲料行业采用成本加成的价格模型,饲料价格会根据上游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进行价格调整。 ”。 5月以来,豆粕处于供需不匹配期,短时间豆粕需求难以快速好转。 上海钢联( 29.150,-0.22,-0.75% )农产品) 6.190,-0.11,-1.75% )事业部高级豆粕分析师邹洪林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5月份大豆进口量进一步上升,油厂开工率保持高位运行但饲料总销量增速下降明显,且目前饲料企业豆粕大多以执行前期采购基本合同为主,豆粕采购前景看好。 需要注意的是下半年豆粕价格或有较强支撑。 邹洪林进一步解释说,2022年大豆进口成本上升明显,后期7-9月进口大豆成本普遍在5000元/吨以上,而且国内主要厂家目前长期大豆进口采购进度缓慢。 如果豆粕价格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大幅下跌,后期大豆进口量将明显减少,国内豆粕现货价格将得到有力支撑。 玉米方面仍然坚挺,截至5月10日,全国玉米均价为每吨2856元。 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玉米高级分析师谢晋江表示,目前全国玉米主产区粮食销售进度为90%,基层余粮逐渐见底,玉米新谷物上市前还有一个月左右的缺口,在需求上玉米是其他谷物他认为,对玉米价格也将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综合来看,玉米价格依然是易涨难跌的态势。 值得一提的是,猪价回暖,饲料厂销量小幅上升。 王腊松说:“除母猪料外,其他饲料均已恢复,预计较最低的4月份上涨10%-20%,对饲料行业来说,一般下半年是旺季。” 本文来源:我钢网、中华粮网、饲料行业信息网、财联社,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