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记者近日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截至5月20日,云南省收获夏粮1357.95万亩,同比增长7.2万亩,占播种面积1486万亩的91.4%。 已经播种的秋粮增加3027.44万亩,同比增加137.46万亩,占计划面积4777万亩的63.4%。 “三夏”(夏收、夏种、夏管)
目前
全省各地抢农时,确保夏粮回仓
云南省农情调度周报称
截至5月20日
昆明市已收获夏粮119.8万亩
比去年同期增加4.07万亩
曲靖市186.92万亩
同比增长1.78万亩
玉溪市47.2万亩
同比增长1.82万亩
保山市98.6万亩
同比增长0.32万亩
秋粮的播种也在全速进行
昆明市已播种秋粮158.15万亩
比去年同期增加22.55万亩
保山市134.91万亩
比去年同期增加21.26万亩
昭通市636万亩
与去年同期持平
从不同作物的进度来看
水稻已经种了八十五点四十五万亩秧苗
水稻种植355.9万亩
玉米1788.46万亩
马铃薯562.13万亩
大豆150.43万亩
今年云南将完成“两个50万亩”任务。 截至5月20日,50万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区划任务分解为9个州、33个县、1635个行政村,执行区划48.2万亩。 大豆需要量为148.6万公斤,执行148.6万公斤。 播种进度36.78万亩,占下达任务的73.6%。 将50.12万亩杂交水稻旱种任务分解到11个州(市)、59个县(县)、2072个行政村,执行地块47.94万亩。 稻谷需要量为116.2万公斤,执行115.95万公斤。 目前,全省播种进度28.04万亩,占任务完成的55.9%。
保山市昌宁县田园镇上丙村民组村民陈永葵家麦田里,收割机往返收获大麦。
不合时宜的村民插秧很忙
目前,昭通市绥江县群众正在抓紧农业,全面开展水稻插秧工作,田间一片繁忙景象。 截至目前,绥江县2万亩水稻种植已接近尾声,为确保今年水稻稳定丰收奠定了基础。 在栗镇水村,传统农具、小型机械在田地里来回移动,村民们插秧抛秧,画着夏耕夏种的画。 清水村水资源丰富,光照充足,稻田肥沃,生产的稻花香米和稻田鱼味道好,质量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近年来,清水村成立了村集体公司,通过土地流转、因地制宜发展稻鱼共生产业,走出了一条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产业发展新路,不仅实现了土地的高效利用,而且使村民腰包鼓了起来。 在中城的回望村夫人水库稻作基地,村民们忙着耕田、种秧苗。 “我家有三亩水田。 这两天,亲戚朋友来帮忙插秧了。 苗种好了就加强田间管理,希望今年有好收成。 ”吴昌逸说。 近年来,太太水库依托当地原生田园风光,打造了集旅游、休闲、生态、娱乐和红色、农耕文化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示范点。 目前已建成梯田水稻种植100多亩,10月左右可以看到金色梯田的美景。 绥江县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为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县加大惠农政策宣传和执行力度,提高农户生产积极性。 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向村民讲解水稻种植、病虫害防治、播种施肥等栽培技术,帮助村民解决难题,为水稻种植保驾护航。
推广良种良法保护怒江粮仓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上江镇蛮英村百家寨组团广袤的田野里,“三面光”沟壑纵横,清水潺潺。 机耕路四通八达,伸向田亩角; 村民们成群结队地平整田埂,种树种玉米种大豆,忙着希望的田地。 百家村小组的村民李文秀一家和来帮忙的村民正在自家的水田里插秧。 他们采用拉丝育秧的方法,牵一根线,一排四五个人顺着线育秧,又快又直。 泸水市农业和农村局技术员余李平拿着皮尺不断测量秧苗密度,指导村民按要求播种。 自大春生产活动开始以来,余李平和小伙伴们一直蹲在田间地头,从育苗到插秧,从病虫害防治到农用物资供应,跑前跑后跟进服务。 “学习科学技术、使用科学技术的人,会先致富。 ”李文秀说,近年来,良种良法的推广,使村里的水稻、玉米产量大幅提高,每年粮食都有剩余销售。 上江镇是怒江族自治州著名的坝区,地处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怒江州交界处,交通便利,土地平整,河流众多,是商品粮和水果、蔬菜生产基地,有怒江州“粮仓”和“鱼米之乡”之称。 近年来,上江镇在山顶、半山腰大力推进草果、核桃、花椒、芒果、柑橘种植等特色生态产业,绿化荒山,保护生态,拓宽大佬增收门路,同时沿怒江一线坝区、半山一带开展高产农田建设,农业“种两列玉米再种两列豆子。 ”在李文秀的玉米地里,余李平一边讲解一边挖洞,种玉米和大豆,一边用手讲解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技术的要领和优点。 “我觉得这样耕作比较好。 一片土地上有两个收获。 ”李文秀热心学习示范操作,自己播种,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充满信心。 余李平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是根据玉米端面优势和大豆固氮作用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特性差异,构建科学的复合空间布局,形成适宜两种作物和谐共生的光照、养分、水分环境,使土地生产率翻一番,成为大豆玉米竞争地的问题“目前,泸水市500亩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示范地块全部落实,辐射种植大豆1.3万亩。 ”余李平说。 今年,泸水市农业农村局成立了大春生产科技服务工作领导小组,联系各乡(镇),为田间地头提供技术指导,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栽培技术,让农民群众有序开展大春农业生产,“藏粮藏地,藏粮藏技” 泸水市农业和农村局种植服务中心副主任张何丽作为上江镇科技服务集团的组长,从2月开始下沉到一线,把技术送到地里。 张何丽表示,泸水市农业农村局和上江镇政府还希望开展抗旱、耐瘠薄的“楚禾优615”水稻试种工作,试种成功后在山区、丘陵、荒山荒坡推广,提高土地利用率,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粮食产量
电力保障灌溉田变成水田
“我们的大池塘很漂亮! 水从山下被吸上来,通过大池塘流到下面的水田。 去,去看看。 ”曲靖市马龙区王家庄街道永发社区副主任宗德文热情地邀请记者参观了他们为高标准农田修建的水库。 看着路边正在施工的高标准田,宗德文兴奋地说:“从一开始就建设高标准田,我每天都跑这里。 田地变成水田。 这次山上有新的希望。 ”今年,永发社区和附近社区将共建设700多亩高标准农田,在宗德文看来,山地将变成沃土,他们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即将开辟。 高标准的农地开始建设,电力消耗成为了难题。 这时,到了4月,宗德文因为用电手续复杂,担心今年水田春耕生产进度会推迟。 通过了解,他得知补助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南方电网云南曲靖供电局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他们开通绿色隧道,制定工作计划,点燃项目发电。 ”宗德文心中的石头掉了下来。 4月22日,永发社区高标准农田项目通电。 泵房充满电,按下按钮,可以从山下通过引水道将水汲取到山顶的蓄水池中,再通过蓄水池引向田地。 看到这一幕,宗德文很高兴。 当前,正值农耕生产关键时期,曲靖供电局采取带电作业方式对高标准农田进行火烧作业,使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快速通电,确保其他农户农耕灌溉用电正常。
执笔摄:王淑娟谢毅杨东升赵思涵李寿华鹿昕张雯温啦阮松萍李建国杨茜瑛来源:云南日报资料:怒江州委员会宣传部情报员:欧蓉编辑:马正麟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