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栽培大豆( Glycine max )是由其近亲野生大豆( Glycine soja )驯养而成。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果实发育过程中基因差异表达可能影响种子大小,参与大豆种子的驯化。 但大豆驯化的遗传变异基础尚不清楚。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贺超英研究组就大豆种子大小的驯化开展了转录组的比较研究。 研究人员发现,栽培大豆和野生大豆之间约37.44%的基因有差异表达,受精后15天( G15 )果实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最大。 研究人员还鉴定了野生大豆G15果实表达显著下调的基因共表达模块,筛选出大豆百粒重、种子含量QTL及基因组选定区域共定位的G15时期差异表达基因,它们与细胞分裂、激素应答和种子成熟过程等相关
该研究揭示了基因转录变化在大豆驯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和调控机制,对理解大豆果实大小的驯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为大豆高产育种提供了一系列重要的候选基因。
该成果于8月3日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杂志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 贺超英研究组硕博连读书生高慧慧和助理研究员王艳是论文联合第一作者,贺超英是论文通讯作者。 该研究得到中科院分子模块化设计育种创新体系战略引领科技专项和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栽培大豆与野生大豆间基因共表达模块和差异表达基因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