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农技咖啡馆】大豆“症青”卖光,病害还是虫害防治策略有哪些-资治网
近年来,国家优惠政策向大豆生产倾斜,大豆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但产量水平持平,大田亩产300-400斤,高产田400-500斤;部分地区或部分地块产量仅为100-200斤,甚至绝收。
在黄淮海地区,夏大豆是主要农作物。 “症状蓝”是大豆生产中的突出问题,减产损失估计在20%-80%,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大豆“症状青”症状为生育后期营养生长旺盛,茎叶荚长时间保持绿色,叶色深绿色,叶增厚,起皱,不脱落,荚稀疏,荚绿色,有荚不膨胀,形成薄片状小疙瘩
大豆“症状青”的症状
2014年嘉祥县大豆出现“症状青”现象,亩产只有200-300斤;
2017年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湖北等省大豆出现“症状青”现象,亩产只有200-300斤;
2018年大豆“症青”现象更为普遍,产量损失更为严重,亩产只有100-200百斤,部分颗粒无收。
这使得一些农户和农场主畏难,不敢种大豆。 目前,“症状蓝”的发生机制尚不清楚,发生原因呈多样性,说法不一。 笔者总结如下
1、病虫为害郭建秋等( 2012 )认为黄淮海夏大豆“症青”现象发生的主要原因可能在于虫害。 与水喷雾(对照)相比,6-7叶期开始以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每周连续喷雾5次,大豆“症青”株率( 0.3 )和溃疡病率( 10.8% )分别下降22.2个和25.9个百分点与单株产量对照的2.53倍) 2008 )的高效氯氰菊酯喷施3次后,症状青发病株比例大幅下降,单株结荚率比对照下降76.3%,小区产量为对照的7.2倍。 吴存祥等( 2018 )指出,引起“症状蓝”的重要原因可能是中稻缘蝽,中稻缘蝽的防治可以有效防止“症状蓝”现象的发生。
稻棘缘蝽每年发生3代,以成虫在枯枝和草丛中越冬。 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4月下旬至6月上旬在春大豆、扁豆、豇豆等豆科作物上产卵,第1代成虫从6月上旬开始出现,在豇豆、扁豆等作物上产卵为害,第2代成虫从7月中旬开始羽化,盛行于8月中下旬第三代成虫于9月上旬至11月中旬羽化,10月下旬以后陆续越冬。 据纪永民( 2018 )介绍,大豆“症青”的成因是刺吸式害虫造成的危害,点蜂缘蝽象为元凶,飞虱、蓟马、盲蝽象、大青叶蝉、虱子为共犯。 离道路很近的大豆“症状很轻”。 郭建秋等人( 2012 )认为,大豆“症青”现象可能是一种新病害。 茬地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31.70%,茬地大豆“症青”株率平均为1.01%,且两者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再生条件下,25个大豆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蓝”现象发生,“症状蓝”株率为8.6%-58.7%,品种间差异极显著; 在前茬条件下,所有大豆品种的“症状蓝”现象较轻,56%的品种“症状蓝”发生率小于1%,品种间差异无显著性。 表示由于反击而发生或恶化了大豆的“症状”。 张慎举( 2007 )正作) CK )的大豆空荚发生率为8.2%,重作1年、2年、3年和4年的大豆空荚发生率分别为17.0%、21.3%、34.8%和43.5%,与对照相比分别为12.1%、19.8% 纪永民( 2018 )指出,大豆“症青”可能是飞虱传播的病毒病。 点燃麦茬的大豆“症状为蓝色”较轻。 但是,至今病原体没有被分离。
2、营养失衡苏天增( 1995 )对商丘、宁陵、濉溪县20个地块植株和土样进行测定,发病空秕荚)植株根际土壤有效硼含量平均为0.34PPm,正常植株根际土壤有效荷瘤前者比后者低34.6%。 水培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缺硼,大豆荚率发生不均。 其中,结荚至鼓粒期缺硼单株荚率达26.5%,单株粒重6.8克,比对照减产46.9%,最为严重; 其次,开花至荚果期缺硼单株荚率为19.2%,单株粒重比对照低38.3%。 硼酸作基肥、拌料或喷施于开花结荚期叶面,秕荚率明显下降,增产10.7%-23.7%。 但是,不同品种对硼的反应差异很大。
郭建秋等( 2012 )介绍,喷硼酸大豆病青稞率为20.0%,荚溃率为31.44%,比对照下降2.5和5.27个百分点。 对单株产量是对照的1.26倍。 不同品种对硼酸喷施的反应不一致,周豆19喷施硼酸会导致后症青株喷施率和荚溃率上升,相对单株产量下降; 其他品种(驻豆7号、中黄42、豫豆22、沧豆7号、冠豆1号)单株产量呈增加趋势。 李伟华等( 2007 )介绍,大豆对植物生长调节剂三醇、784-1和ABT生根粉5号空荚率下降9.3-13个百分点,相对单株产量增长16.4-21.1%。 张慎举等( 2007 )认为,大豆土壤效应性磷、钾、硼等大量、微量营养元素含量反复出现明显缺失。
3、异常气候大豆生长发育适宜温度:苗期21-23度,开花期22-25度,结荚鼓粒期21-23度,成熟期19-20度。 嘉祥县2014年6月下旬至7月中旬长时间干旱; 7月下旬连续10天气温在33度以上,极端最高气温为37.9度。 2017年7月中下旬,连续13天气温33度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7度,8月上旬连续8天气温33度以上;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气温较常年偏低3-5度,且多为阴雨寡照日。 2018年7月中旬持续干旱,7月中下旬连续16天气温34度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9度; 8月上旬连续10天气温在34度以上。 长时间干旱、持续高温或低温可能是大豆“症状青”的主要原因。 提高单产,防治“病青”是关键。 综合各地高产经验,笔者提出以下措施,供参考。 一、轮作转换。 以小麦-大豆-小麦-大豆连为小麦-玉米-小麦-大豆或小麦-辣椒-小麦-大豆或大蒜-大豆-小麦-玉米轮作。 二、培育壮苗。 夏大豆播种宜在六月中旬,遇雨取土直播,遇旱浇水培土后播种,遇大泥可浅播; 机械播种间隔40-50厘米,播种深度3-4厘米,亩产3-4公斤; 种苗后间苗,每亩留苗1.2-1.6万株。 三、防病治病。 1、种子包衣或拌种。 先正达艾科顿或根腐宝吡虫啉包衣可防治大豆根腐病、根结线虫、花叶病、蚜虫; 2、齐苗后喷洒喹硫平氟磺胺剂除草; 喷雾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戊唑醇防治蜂缘蝽象、蚜虫、飞虱、蓟马、叶斑病等; 3、初花前喷洒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戊唑醇,防治蝽象、蚜虫、盲蝽、马氏冷杉、豆和叶斑病等; 4花荚期喷施先正达阿立卡扬彩益防治大豆造桥虫、食心虫、玉米螟和炭疽病、紫癜等。 四、平衡施肥,及时浇水,及时排水。 7月中下旬,连续10天无10毫米以上有效降水的,应当及时浇水补充土壤水分; 第一朵花前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15-20公斤; 可补充硼肥、钼肥、铁肥; 荚鼓期遇雨100毫米以上的,应当及时排水。 五.及时机收。 落叶、植物黄化收获。 收获提前,植物水分含量高,机收易产生水花粒、泥脸粒; 收获变慢,结荚掉粒,破碎率增高,损失较大。
资料来源:南方农村报纸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