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食用大豆可以自给自足,但我国每年从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地进口约1亿吨以上的大豆,用于动物饲料生产,约占总消费量的80%。 幸运的是,中国科学家的技术有望取得新突破,打破中国80%的大豆依赖进口的局面。 联合早报11月4日最新报道,来自农科院、新能源科技公司北京首钢朗泽的中国科学家表示,他们已经突破新技术,有可能利用一氧化碳等工业废气制造和批量生产可作为动物饲料的合成细胞分裂素——产乙醇梭菌据《科技日报》报道,这项新技术的批量生产进展也不小,能够合成动物饲料的工厂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数万吨。 如果中国这项新技术成熟,按国内1.2万亿立方米的工业废气产量计算,每年可生产1000万吨自产乙醇梭菌。 农科院科学家薛敏指出,这1000万吨自产乙醇梭菌堪比2800万吨进口大豆。 也就是说,有了这项技术,中国可以减少近三分之一的大豆进口,大大降低了对海外的依赖度。 根据官方统计数据,今年前九个月,我国累计进口了价值401亿美元的大豆。 我国这项新技术,不仅打破了对进口大豆的依赖,而且有助于国内工业废气变废为宝,促进碳排放的减少。 要知道,中国已经制定了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现在也在积极减少煤炭等的使用,加速向清洁能源的转换。 此外,中国早就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预计到2030年,国内新能源汽车所占比重将超过50%,汽油等石油衍生品的消费也将逐步减少。
文|吕佳敏问题|曾云梓图|卢文祥审|廖力思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