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渔业  2020  海洋渔业  故事  丰收  海蜇  福建省  水产  渔业发展  渔业经济 

中美博弈中大豆定价权将何去何从?

   2023-04-05 互联网艺莲园2200
核心提示: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几十年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肉禽蛋奶油味的需求逐年增长。 大豆作为重要的蛋白饲料原料和油脂原料,对我国畜牧业和粮食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近两年的大豆进口量都在1亿吨左右,约占世界大豆总贸易量的60%,但作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并不掌握国际大豆定价权,因此在国际大豆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过度的成本传导会给中国的养殖和粮食产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本文主要从中美两国货币金融、种植要素、

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几十年间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人的食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对肉禽蛋奶油味的需求逐年增长。 大豆作为重要的蛋白饲料原料和油脂原料,对我国畜牧业和粮食产业具有重要的影响力。 中国近两年的大豆进口量都在1亿吨左右,约占世界大豆总贸易量的60%,但作为世界最大的进口国,中国并不掌握国际大豆定价权,因此在国际大豆价格发生大幅波动的情况下,过度的成本传导会给中国的养殖和粮食产业带来巨大的经营风险。 本文主要从中美两国货币金融、种植要素、产业链结构三个方面探讨为什么目前美国能够把握国际大豆价格,思考未来大豆定价趋势的走向。 从20世纪50年代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到今天的石油美元,美国通过不断地将黄金和石油挂钩,使美元成为世界贸易结算的“世界货币”。 近50年全球化的加速,再加上各国市场参与者逐渐达成用美元进行贸易结算的共识,无论是进行原材料采购还是商品销售,参与全球贸易都需要一定的美元储备,否则就会出现汇率不稳定、价格不稳定的情况目前各国储备了大量美元作为外汇储备,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SWIFT国际资金清算体系,由此可见美元在国际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另一方面,美国拥有最完善的金融体系,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作为世界上最成熟、流通性最高的期货交易市场之一,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功能。 因此,国际上大部分大豆贸易以CBOT加基础的形式进行报价,这一期货价格目前已成为国际大豆贸易的重要定价标准。 凭借提前设立的优势,美国牢牢控制着国际大豆价格的定价权,但随着近年来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对大豆价格的影响力也在增强。 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美联储通过一系列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向世界“铸币税”行为,引起了许多贸易国的不满,也动摇了美元作为结算货币的优势。 美联储公布的官方数据显示,美国的资产负债表从2020年2月的4.17万亿美元增加到目前的8.95万亿美元,在短短两年内翻了一倍多。 美国无节制的纸币发行引发了全球通货膨胀,最终导致储备美元的贸易国外汇资金大幅贬值。 为了抵制美国这种不良行为,很多国家已经开始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贸易结算。 例如,一带一路沿线的许多国家。 在金融衍生品方面,中国大型商社2日的进口大豆期货成交手续费低于美国芝商所,其他下游加工品豆粕和豆油期货成交量均居世界第一水平,同样将成为商品贸易的重要参考基准。 由此可见,未来中国在货币金融领域对大豆定价权的争夺具有非常大的潜力。 美国在大豆贸易中占有很大的话语权,这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它本身也是一个大豆生产大国,美国无疑有很好的地理条件、栽培技术和栽培政策支持。 首先,大豆的主要产地位于美国中部平原五大湖周边和世界第四长的密西西比河沿岸,拥有充足的水源和充足的日照,非常适合大豆的生长。 此外,该地区平原多,适合工业化大型农机使用,可实现现代化农业种植,大幅提高人均种植效率。 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种植条件,美国转基因种子技术也位居世界前列,其中拜耳(兼并美国种子巨头孟山都)等作物种子供应商每年将销售资金的10%左右用于转基因种子的开发。

转基因大豆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种植效率的提高,其中包括单产高、肥料少、抗虫基因和耐除草剂等特性,表明这些优点大大提高了美国农民的种植效益,减少了劳动力成本的投入。 美国大豆协会ASA公布的2021年美国大豆数据显示,目前美豆平均亩产为237.5公斤,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中国国产大豆平均150公斤/亩。 此外,美国近几年建立的种植支持政策也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民的种植积极性。 根据USDA公布的MarketFacilitationProgram补贴标准,折合平均每亩可补贴人民币45元。 由于美国农户人均种植面积大,每个美国农民都可以领取不小的补贴。 相反,在中国,大豆种植的先天条件比美国相对要差。 中国地形多为山地丘陵,且大部分农业模式以小农经济为主,因此长江中下游平原土地碎片化,不太适合使用现代化农机。 因此,适合现代化农业种植的中国大豆主产区容易局限于中国东北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根据USDA去年公布的数据,美国去年大豆种植面积达到5.29亿亩,这个总面积是中国大豆种植土地的4.2倍,产量1.21亿吨,是中国大豆产量的7.4倍。 这主要是由于中国不同的国情,我国作为一个有14亿人口的大国,首要任务是保障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的生产,因此在19.18亿亩宝贵的耕地资源中可分配用于大豆种植的比例非常有限。 而国产大豆在质量上也与进口大豆不同,蛋白质和油脂含量作为评价大豆经济价值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决定了大豆的最终用途。 据了解,国产大豆蛋白质含量平均为40%左右,高于美国大豆的34.4%,食用营养价值更高,适合豆制品生产。 但在油脂含量上美国大豆的19.3%略高于国产大豆的17%,榨油和饲料的性价比更高。 由此可见,目前国产大豆主要用于食用,但榨油和饲料缺口较大,国内短期内难以摆脱对进口大豆的依赖。 因此,近年来国家对油料作物的种植也十分重视,农村农业部制定了《大豆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文件,主要是为了实现国产大豆“两扩一提”生产目标,分别扩大种植面积,扩大单产,提高一点蛋白质和油脂含量的基本目标。 该政策称今年将给予大豆生产者相关补贴政策,目前预计2022年主产区黑龙江省每亩补贴200-300元,这种补贴力度将远远超过美国。 除了实现生产任务,中国也致力于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科技资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2017年中国化工集团花费430亿美元完成对瑞士先正达的收购,进一步整合了优势农业化工和科技资源。 综合各方面,国产大豆产量增长在未来几年可以预见,但缓慢的增长率对巨大的市场需求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理论上,大豆的现货价格都来源于该产业链各阶段市场参与者对当期商品价值的感知,即哪个国家的大豆贸易市场参与者越多,成交量越大,就说明哪个国家对大豆价格具有影响力。 但是,虽然美国既不是大豆的最大出口国,也不是大豆的最大进口国,但美国可以掌握国际大豆的绝对发言权。 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以美国企业为首的大型粮食企业管理大豆贸易从采购、仓储、物流到深加工四个主要环节,创造了极高的贸易壁垒和规模经济优势,使其他国家的粮食企业难以抗衡。

美国大型粮食企业一般通过与当地大豆生产协会合作的模式为当地农民提供金融信贷和种植技术支持,并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将主产区的农业生产者高度联系起来。 例如,四大粮食商Cargill多年来与巴西巴伊亚洲农民和灌溉者协会( AIBA )合作,牢牢掌握当地每年的大豆资源。 美国的粮食巨头不仅能控制大量的粮食来源,还能构筑世界上最大的运输系统,可以说价值链在大豆产业的所有环节都将受益。 ADM在财报中披露拥有和租赁1630多辆拖车、2580多辆驳船、28200多节列车,在全球主要产区和港口建立了170个大型仓储中心和码头仓库。 可见,美国大型粮食企业在运输成本和资源筹集效率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中国原本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消费国,本国企业在大豆压榨和深加工下游产业链上应该有很强的话语权。 但2003年8月左右,美国大豆市场传出大豆库存将降至20年最低点的消息,华尔街金融炒家将CBOT价格从540美分/蒲炒至1060美分/蒲的高点,市场恐慌直接导致中国下游企业高价疯狂800多万吨大豆此后,由于美国农业部提高库存,华尔街交易员卖空大豆,大多数中国石油企业和加工企业无法承担巨大损失而破产。 此次大豆加工业被美国狙击后,多家美国粮食企业乘机超低价格收购或参股中国大豆下游多家优质企业,完成了大豆终端企业的布局。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97家大型油脂企业中有64家控股或参股跨国公司,占中国植物油压榨产业的66%。 美国长期经营大豆贸易,基本上在大豆产业链上形成了垄断的顶层格局,短期内其优势不会改变。 中国也有很多农产品大企业,但事实上很少有企业像ABCD四大粮食制造商那样重视掌握从农场到基层的完整产业链,所以参与国际贸易会陷入被动局面。 想象一下,一家大豆冲压企业必须在采购、运输和仓储方面得到其他企业的参与。 这家企业的风险和利润在很大程度上无法控制。 根据Mysteel的调查,从我国2021年下半年到现在,油脂企业的大豆压榨利润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去年变化的国际环境。 其实中国的大豆企业可以从经营模式上借鉴美国大型粮食商,提高对大豆现货贸易和加工的抗风险能力。 中国农业企业要想长期稳定发展,就必须加强产业链战略纵深布局,而不是盲目增加产能、拓宽横向。 近十几年,一些中国企业也意识到这一点,加强了海外大豆的供应和物流方面的控制。 鹏都农牧是其中早期就在巴西产区投资大豆的企业,获得稳定廉价的大豆供应,为该企业牛羊畜牧养殖和乳制品生产提供了巨大支撑。 他们通过收购巴西两大农资销售平台Belagrcola和Fiagril实现与当地粮食生产者的深度合作获得了稳定的粮食来源。 主要模式为大豆种植期间向农户赊销种子、农药、化肥等农资,然后在大豆收获期按约定价格向农户回收大豆并冲销,该模式可以减少农户资金压力,减少大豆价格波动的市场风险,实现合作双赢未来,如果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能够参与大豆各环节的价值链,国际大豆定价权有可能向中国企业倾斜。 经过美国企业多年的经营和自身得天独厚的条件,中国短期内确实难以用国际大豆现货定价权动摇美国的影响力。

另一方面,由于国际大豆的经济性,中国现在对进口大豆的对外依存度超过80%,这也引起了中国人对“齐上流阶层”现象的担忧。 因此,中国也提高了对大豆作物的重视,近年来,国内大豆产业也在货币金融、栽培要素、产业链结构等方面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既要积极推动大豆产业发展,也要加强其他油料作物替代品的生产和种植,减少我国对国际大豆的依赖性。 当对进口大豆的刚性需求减少时,需求方的议价能力将逐渐提高。 按照这一推导趋势,中国未来对进口大豆定价的影响力可能会越来越大。 大豆价格和供应相对稳定可以帮助中国油脂和养殖企业持续繁荣。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农业信息
推荐图文
推荐农业信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陕ICP备20220130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