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我怎么知道苹果是否甜?
最直观的方法:切下来,尝尝吧!
10000个苹果?
切下来尝尝显然不现实!
何况,这就是10000个接下来要卖的苹果,都切了,就没人要了!
在山东栖霞,由本土企业自主研发的“苹果智能无损分拣与包装生产线”设备,不用切吃就能对苹果的糖度、硬度、内部颜色、内部缺陷等内在品质进行分级。 当然,该设备还可以对着色、形状、尺寸、重量等外在质量进行筛选分级。
经过内在质量的测定和外观的筛选,栖霞苹果可以按等级类别自动打包上市。
这是山东省实施科技“展翅”行动服务乡村振兴的诸多亮点之一。
“展翅”行动的另一个成果是探索了科技与农业融合模式——“三联三化”模式。 即推进科技农业、科研院所下乡、科技专家农民合作,逐步实现农业智慧化、优质化、品牌化。
在距离栖霞西南600多公里的东明县马头镇,麦丰小麦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马国兴一边忙着收获大豆,一边拿着冬小麦播种,忙碌着。
“今年,我们种的大豆‘齐黄34’打破了黄淮夏大豆高产纪录,亩产达到353.45公斤。 ”
“现在耕田,不能脱离科学技术。 没有好的种子、好的方法,合作社就不能走到今天。 ”
马国兴不停地哀叹。
让马国兴如此有底气,是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王法宏的热心指导。
王宏研究员向当地轻轻简化了“两深一浅”的小麦栽培技术。
通过深松作业、分层深施肥和适度浅播,良种与良法配套,亩产从40斤下降到16斤,机工作量也相应下降,可增产7%到10%,总体上每亩可赚100多元
让马国兴等谷物生产者更放心的是,随着王法宏研究员的到来,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将小麦博士站建在了马头镇的田间地头。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菏泽产业技术研究院)也于近期落地。
研究院统筹全院力量,及时对接产业难题,边研究边推进,边创新边转化。 这样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省农科院已经建成55个设施,基本构建了全面覆盖全省具有主要优势的农业产业的战略支撑体系。
据《大众日报》派出的16路乡村振兴调查采访记者了解,在广大的山东省农村地区,中科院、中国农科院、北京大学及省内研究生院等各研究生院也相继在山东省农村地区建立“院士工作站”“大棚实验室”,院士与农民为邻,农民为专家
点击查看10月12日大众日报头版文章# # _ format _ gt _ # # # _ format _ # # # # format _ # #
点击查看10月12日大侠日报3版文章# # _ format _ gt _ # # # _ format _ # # # _ format _ # #
“‘三联三化’模式的实质是深化科教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科技加持使农业越来越含蓄。 ”
“新品种、新技术的开发,使农业科技翅膀变硬,科研专家下沉,科技成果下降,实现了展翅高飞。 ”
山东省农科院党委书记李长胜如是说。
为了让走出去的农业专家们没有后顾之忧,山东省农科院在全国科研机构中打破了“四唯”(只论文、只职位、只学历、只奖项)的10条意见,在9种情况下可以直接聘任四级以上研究员。
用李长胜的话说,这就是激励更多的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写在丰收上。
农科“三联三化”模式对推动山东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形成成效明显。
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两年增长1.3个百分点
农业综合机械化率两年增长4.8个百分点
全省“三品一标”有效用标总数9170个
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60个,企业产品品牌500个
都位于全国前列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马玉峰赵君从春龙设计报道马立莹)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