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 (记者陈薇吴海舒文冉衡摄)种业振兴奏响“最强音”,种业发展迎来巨大机遇。 今年,河南省委、省政府公布《关于加快建设现代种业强省的若干意见》,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等6项工作,启动农业良种联合攻关,开工建设省农作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中心,建成平原示范区等10个国家级育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7月29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2022年上半年河南省经济运行状况”系列第五次新闻发布会。 河南省委农办副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保仓表示,今年上半年,河南省规划建设“中原农谷”,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国家小麦技术创新中心等高耗能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卫文星具体介绍了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两大种业创新平台建设情况。
“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4150亩田间试验区已全面投入使用,350亩科研设施区6.4万平方米首期工程即将投入使用,项目已累计投资10.16亿元。 ”卫文星介绍,在科研团队建饭方面,两大产业创新平台采取“双跨单岗”“双权分拨”等机制,聚集优秀人才,开始进行小麦、花生、大豆、蔬菜等农作物育种研发。
当前,面向世界种子产业科技前沿,打造“一流课题”,在小麦优质特性形成机制、花生单染色体染色技术、大豆胞囊线虫病抗性遗传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新成果。
新品种研发进展明显,上半年有8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审定,其他63个新品种参加各类区域试验。
选育出的优质小麦新品种郑麦379和郑麦1860位居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前两位,其中郑麦379已连续3年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优质强筋小麦品种。 花生新品种豫花37居全省花生种植面积之首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大豆新品种郑1307居我省大豆种植面积之首。
神农种业实验室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协同创新,共同消除种业发展制约瓶颈生物育种中心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等机构持续开展科技合作。
生物育种中心与有关机构合资组建了“河南中育平韭菜”特种蔬菜公司、“河南中育科蔬菜”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促进产学研深度结合。 同时,利用中心创新优势大力促进秋乐种业上市,目前秋乐种业上市前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下一步,两个平台的工作重点将从科研条件建设转向科技资源集聚、核心技术攻关、体制机制创新和规范化管理方面。 ”卫文星说。
一是以实施“一流课题”为抓手,大力召集海内外优秀人才,增强凝聚力,推动种业再上新台阶。
二是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大力开展基因组学、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表型鉴定等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构建生态育种测试体系,在育种关键技术和新品种选育方面实现突破。
三是探索体制机制创新路径,优化组织方式,提高创新效率,激发创新活力,建立中国特色农作物商业化育种体系,建成与国际接轨的高水平、开放性、充满内生活力的新型研发机构; 四是加强协同创新,构建对外科技合作新机制,积极履行两个平台的公共服务职能。
(编)王时丹|审核)李震|总监)万军伟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