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信息小编为大家带来以下内容:
美国农业部( USDA )昨天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11日当周,大豆销量共计140万吨,其中2021/22销售年9.69万吨,2022/23销售年130.28万吨),预计值30~80万吨其中86万吨进口到中国(大陆地区),约占61.42%。 根据USDA月份的供需报告,预计2021/22年度中国大豆进口量约为9000万吨,比2021/22年度的9976万吨有所下降。 但2022/23年度大豆进口预期量为9800万吨,将回落至高位。
数据公布当天,CBOT大豆期货上涨1.1%,最高触及14.13美元。 从长期看,全球粮食危机还未完全解除,农产品期货月线走势仍为显著多头,截至5月中旬的回落具有暂时回调的特征。 最近2月,CBOT一直处于震荡见底的状态,多空动力比较均衡。 将来出现利多信息和数据的话,有很大概率会有反弹的倾向。
8月3日,第一艘运粮船驶离乌克兰的8月5日,3艘载有5万吨玉米的运粮船驶离黑海港口。 8月10日,联合国高级官员表示,预计通过黑海出口乌克兰粮食的船只数量将“大幅增加”,预计每月出口200-500万吨粮食。 乌克兰被称为“欧洲粮仓”,小麦、玉米、大豆都是出口的主要农作物。 黑海粮食运输线的开通,缓解了全球粮食危机,也沉重打击了农产品期货价格。
利空信息完全消化后,对价格的抑制效果会减弱。 黑海的粮食外运遵循这样的规律。 截至8月3日,CBOT大豆期货反弹特征明显。 如果市价不突破本周二低点14.43美元,突破15.56美元,甚至15.81美元,新一轮上涨的概率就会增加。
昨天,俄罗斯国防部表示,出于战略遏制的需要,3架米格-31战斗机携带“匕首”导弹进入加里宁格勒州。 这表明俄罗斯冲突的影响充斥着波罗的海。 芬兰和瑞典仓促加入北约、立陶宛,不允许俄罗斯物资跨境运输,这表明俄乌冲突的潜在影响正在扩大。 因此,黑海的粮食道路确实畅通,但随时可能被切断,这也是谷物期货品种潜在的利多因素。
CBOT玉米期货的日线走势与大豆期货相似,同样有技术方面的反弹需求。 小麦期货近2月波动幅度较小,空头仍占主导,预计震荡状态仍将持续较长时间。
ATFX分析师团队简明观点:随着需求回升,农产品期货可能走强。
ATFX风险提示与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以上内容仅代表分析师的意见,并非运营推荐。
本文来自金融界
中国Www.yileen.Com.CN艺莲园专注中国农业种植和养殖技术的综合性农业知识网站,涵盖蔬菜,水果,园林花卉,茶叶,粮油,饲料食用菌,温室灌溉,农业机械,水产,渔业,畜牧家禽,特种养殖,农业会展。